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昌和专利>正文

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6172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20:17
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包括平面镜、单向透视镜、透明玻璃。在所述透明玻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单向透视镜,所述透明玻璃两侧的单向透视镜分别与透明玻璃呈一定夹角;所述平面镜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的正后方,所述平面镜由两个一体成型的平面镜片组成,所述两个平面镜片之间呈一定夹角。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可以在不对车辆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用较低的成本,解决车辆两根A柱遮挡视线的问题,彻底消除盲区隐患,提高行车安全。

Car column perspectiv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column perspectiv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lat mirror, a one-way perspective glass, and transparent glass. A one-way perspective mirror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nsparent glass, and the one-way perspective mirrors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nsparent glas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transparent glass, respectively. The plane mirror is arranged in the rear of the transparent glass, and the plane mirror is composed of two integrated plane lenses. The two plane lenses are between them. A certain angle. The automobile column perspective device of this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blocking the sight of the two A columns of the vehicle with low cost without any change of the vehicle, and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 in the blind area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立柱透视装置
本专利技术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A柱是车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A柱结构经常会使驾驶人员产生视野盲区,由于A柱结构产生的视野盲区,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影响交通安全。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简单通过镜面调节实现汽车A柱的透视效果,但存在一些缺点:1、原型体积过大,安装不方便;2、车外光线强度会对透视效果造成影响,如夜间透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包括平面镜、单向透视镜、透明玻璃;在所述透明玻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单向透视镜,所述透明玻璃两侧的单向透视镜分别与透明玻璃呈一定夹角;所述平面镜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的后方,所述平面镜由两个一体成型的平面镜片组成,所述两个平面镜片之间呈一定夹角;车外光线照射到所述单向透视镜的与所述平面镜相对的一面上,通过所述单向透视镜将光线反射到所述平面镜上,所述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所述透明玻璃上,光线透过所述透明玻璃进入车内。进一步,所述平面镜的设有镜面的一面与所述透明玻璃相对。进一步,所述组成平面镜的两个平面镜片之间的夹角为150°~170°。进一步,所述组成平面镜的两个平面镜片之间的夹角为160°。进一步,所述透明玻璃两侧的单向透视镜分别与所述透明玻璃相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面镜、单向透视镜、透明玻璃上端和下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平面镜、单向透视镜、透明玻璃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平面镜的后端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汽车A柱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可以在不对车辆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用较低的成本,解决车辆两根A柱遮挡视线的问题,彻底消除盲区隐患,提高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立柱透视装置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汽车立柱透视装置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汽车立柱透视装置的补角件设置示意图。标注说明:1、平面镜;2、单向透视镜;3、透明玻璃;4、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介绍。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包括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盖板4,盖板4设置在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的上端和下端上,并与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固定连接。在透明玻璃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两侧的单向透视镜2分别与透明玻璃3呈一定夹角,透明玻璃3两侧的单向透视镜2分别与透明玻璃3相连接。平面镜1置在透明玻璃的3的正后方,平面镜1的设有镜面的一面与透明玻璃3相对。平面镜1由两个一体成型的平面镜片组成,两个平面镜片之间呈一定夹角,组成平面镜1的两个平面镜片之间的夹角为150°~170°,优选为160°。平面镜1的后端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汽车A柱上,根据不同车型的A柱的不同角度,可以在平面镜1的后端和A柱之间增加一个补角件进行固定连接。请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运用光线折射的原理,通过几面镜片的组合,将车辆前方的景象折射到镜面上,从而巧妙的绕开了车辆立柱的盲区,将原本被立柱遮挡的景象折射到主观察镜面上显示,造成了透明的假象。当坐在驾驶位向外观察时,能够全方位的看到车辆外面的情况,而不会有所谓的盲区。本专利技术用以投射的镜面采用单向透视镜2,光线照射到单向透视镜2的与平面镜1相对的一面上,通过单向透视镜2将光线反射到平面镜1上,再通过平面镜1将光线反射到透明玻璃3上,光线透过透明玻璃3进入车内。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可以投射景物,而正对驾驶者一方的是透明玻璃3,可以从透明玻璃3上毫无遮挡的看到车外景象,从而实现透视效果。从单向透视镜2的暗的一面向强光面观察时,可以实现透视效果,即从单向透视镜2与驾车者相对的一面上也可以毫无遮挡的看到车外景象。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玻璃3不需要反射车外光线,因此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把透明玻璃3换成深色的玻璃,隔绝镜面的光线强度,甚至也可以与两侧的单向透视镜2呈大角度的U形结构,增加一体性。通过透明玻璃3和单向透视镜2都可以直接看穿车外的景象,而具体的成像都在平面镜1的镜面上。由于不同车型的A柱的角度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车型对镜面角度进行微调,镜面之间的组合需要考虑到折射角度,调整完成后只需固定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的上下两端,即可安装在A柱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平面镜1与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之间的距离,以及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都不确定,需要根据不同车型的A柱具体调整,使调整之后的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可以顺利成像。调整好之后,只用盖板4连接平面镜1、单向透视镜2、透明玻璃3的上下两端,因此,上端和下端的盖板4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平面镜1后面的补角件根据车型的不同也会不同,安装好盖板4之后,将补角件安装在平面镜1的后面,通过补角件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A柱上。请参见图3,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的补角件的设置示意图,补角件根据调整后的平面镜1与地面间的倾斜角度以及组成平面镜1的两个平面镜片之间的夹角不同而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补角件进行调整。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可以在不对车辆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用较低的成本,解决车辆两根A柱遮挡视线的问题,彻底消除盲区隐患,提高行车安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立柱透视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镜、单向透视镜、透明玻璃;在所述透明玻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单向透视镜,所述透明玻璃两侧的单向透视镜分别与透明玻璃呈一定夹角;所述平面镜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的后方,所述平面镜由两个一体成型的平面镜片组成,所述两个平面镜片之间呈一定夹角;光线照射到所述单向透视镜的与所述平面镜相对的一面上,通过所述单向透视镜将光线反射到所述平面镜上,所述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所述透明玻璃上,光线透过所述透明玻璃进入车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镜、单向透视镜、透明玻璃;在所述透明玻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单向透视镜,所述透明玻璃两侧的单向透视镜分别与透明玻璃呈一定夹角;所述平面镜设置在所述透明玻璃的后方,所述平面镜由两个一体成型的平面镜片组成,所述两个平面镜片之间呈一定夹角;光线照射到所述单向透视镜的与所述平面镜相对的一面上,通过所述单向透视镜将光线反射到所述平面镜上,所述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所述透明玻璃上,光线透过所述透明玻璃进入车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透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镜的设有镜面的一面与所述透明玻璃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昌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