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540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电池模组相对两侧分别贴设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器在采集温度满足冷却条件时,控制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并控制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冷却且通过通道控制开关流入冷却装置,以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在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时,控制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并控制外部储液装置中进行加热且通过通道控制开关流入加热装置,以提升电池模组的温度。上述电池控制装置既能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又能提升电池模组的温度,确保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以及避免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温度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尾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典型代表受到了高度重视,而电动车辆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无需消耗汽油、无废气污染,可减少大量尾气污染,因而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动车辆的关键在于电池,通过电池驱动电动车辆行驶,即电池为电动车辆的动力源泉。电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的使用会产生热量,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若不及时进行散热,电池在较高温度下工作,会导致输出功率降低,影响电池寿命,甚至会出现自热等安全事故,若电池温度过低,电池内的电阻过高,电池的性能会大大衰减。即温度既影响电池的工作又影响使用寿命等,因此,控制电池工作在适合温度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调节电池温度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加热装置、通道控制开关、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冷却装置贴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贴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道控制开关的两端,所述通道控制开关还与外部储液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通道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获得采集温度,并将该采集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冷却条件时,控制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并控制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冷却且通过所述通道控制开关流入所述冷却装置,并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时,控制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并控制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加热且通过所述通道控制开关流入所述加热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采集温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以及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在所述采集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冷却条件;在所述采集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件、第一绝缘导热板以及第二绝缘导热板,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冷却装置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另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贴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另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组以及绝缘导热均温板,所述绝缘导热均温板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池组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侧壁包括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以及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包括第一外壁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壁面相对的第二外壁面,所述电池组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第二外壁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任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池,各所述单体电池层叠排列,各所述单体电池分别与所述绝缘导热均温板的侧壁的内壁面接触的面积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壁面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接触的面积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分别和各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的总面积成正比,所述第二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接触的面积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分别和各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的总面积成正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制冷装置、设置于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加热器、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与所述制冷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制冷装置以及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所述冷却条件时,启动所述制冷装置,通过所述制冷装置对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的液体进行冷却;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时,启动所述加热器,通过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外部存储液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包括进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口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连通状态下,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冷却装置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出口、所述进口以及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二连通状态下,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出口、所述进口以及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一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池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泵,所述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外部储液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泵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管路,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路,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为水箱。上述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在电池模组的第一侧贴设冷却装置,第二侧贴设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池模组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温度检测获得采集温度,为了避免电池模组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工作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的情况,控制器需要将电池模组的采集温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以及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通道控制开关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在采集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此时,冷却装置通过通道控制开关与外部储液装置连通,外部储液装置中的冷却液可通过通道控制开关流入冷却装置,以降低冷却装置的温度,进而降低与冷却装置接触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实现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作用,避免过高温度对电池的工作以及使用寿命的影响。在采集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此时,加热装置通过通道控制开关与外部储液装置连通,外部储液装置中的加热液可通过通道控制开关流入加热装置,以提升加热装置的温度,进而提升与加热装置接触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实现对电池模组进行升温作用,避免过低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即上述电池控制装置既能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又能提升电池模组的温度,可使电池模组工作在合适的温度(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确保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以及避免对使用寿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提供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池模组100的温度,包括冷却装置110、加热装置120、通道控制开关130、温度检测装置(图未示)以及控制器(图未示)。冷却装置110贴设于电池模组100的第一侧,加热装置120贴设于电池模组10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冷却装置110和加热装置120分别连接于通道控制开关130的两端,通道控制开关130还与外部储液装置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以及通道控制开关130连接,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池模组100。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电池模组100的温度获得采集温度,并将采集温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加热装置、通道控制开关、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冷却装置贴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贴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道控制开关的两端,所述通道控制开关还与外部储液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通道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获得采集温度,并将该采集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冷却条件时,控制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并控制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冷却且通过所述通道控制开关流入所述冷却装置,并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时,控制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并控制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加热且通过所述通道控制开关流入所述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加热装置、通道控制开关、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冷却装置贴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贴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通道控制开关的两端,所述通道控制开关还与外部储液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通道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获得采集温度,并将该采集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冷却条件时,控制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并控制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冷却且通过所述通道控制开关流入所述冷却装置,并在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时,控制所述通道控制开关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并控制所述外部储液装置中液体进行加热且通过所述通道控制开关流入所述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采集温度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以及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在所述采集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冷却条件;在所述采集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采集温度满足加热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件、第一绝缘导热板以及第二绝缘导热板,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冷却装置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另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贴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组以及绝缘导热均温板,所述绝缘导热均温板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池组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侧壁包括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以及远离所述容纳腔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包括第一外壁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壁面相对的第二外壁面,所述电池组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面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绝缘导热板贴设于所述第二外壁面。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晖陈俊梯舒亮龙祖刚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