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33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自动模芯,所述下模具上端设有竖向阵列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管耳模腔,下模具上还设有匹配模腔的滑道,所述滑道和管耳模腔垂直,滑道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向模具内运动的一端连有自动模芯,所述自动模芯包括管耳模芯和压缩弹簧,所述上模具的下端设有匹配滑块的梯形压块。

A new type of rubber bend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rubber elbow di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n upper die, a lower die and an automatic core.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array cavity, the die cavity includes a tube ear cavity, and a slide road with a matching mold cavity, the slider and the tube. A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on the slideway.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an automatic core at one end of the movement in the mold. The automatic core includes a tube core and a compression spr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trapezoid pressure block matching the slide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
技术介绍
一种橡胶弯管的其中一端具有薄片管耳,管耳中间位置设有通孔,现行的橡胶弯管模具硫化时模具采用圆柱销放置式模压结构,产品出模时模芯在产品的管耳上,上模上抬,产品扒下模,工人从下模取产品,因模芯在产品管耳上,脱模时易拉断,导致断裂处废品率高,且该模具生产时圆柱销是放置在模具上的,放置圆柱销两头有弹簧顶起的。试模多次小心翼翼都有压模现象,模芯易丢失,无法转大生产,生产效率极低。另外,传统的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多出一个拖脱模之后再对管耳处进行模芯抽取的工序,不仅增加了劳动量,而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能有效的解决模芯脱模困难,同时带来的模芯脱模后已丢失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自动模芯,所述下模具上端设有竖向阵列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管耳模腔,下模具上还设有匹配模腔的滑道,所述滑道和管耳模腔垂直,滑道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向模具内运动的一端连有自动模芯,所述自动模芯包括管耳模芯和压缩弹簧,所述上模具的下端设有匹配滑块的梯形压块。所述上模具设有螺孔,梯形压块上设有垂直于上模具的沉孔式通孔,梯形压块连接上模具采用螺栓。所述管耳模芯采用YG15制成。优选的,所述模芯连接压缩弹簧端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和管耳模芯一体制成。优选的,所述模芯连接压缩弹簧端还设有圆周纹,所述圆周纹卡在压缩弹簧节距之间。优选的,所述圆周纹设有四圈。优选的,所述圆周纹和管耳模芯为一体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上模具放下与下模具合模的时候,上模具下端的梯形压块会推动滑块向模腔方向运动,压缩弹簧被压缩,管耳模芯向模腔方向做垂直于管耳模腔的运动;当浇注成型之后,上模抬起,梯形压块上移,滑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做复位运动,并抽出管耳模芯,由于此时的产品还在模腔内,所以管耳处的脱模芯造成管耳的断裂问题可以避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很好的解决了橡胶弯管在脱模时造成的管耳断裂问题,以及管耳模芯丢失的问题,并且在上模抬起的过程中就完成了管耳的脱模芯工序,不仅减少了一道工序,节约了人力,还很好的避免了产品出现瑕疵导致的浪费。本技术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生产产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管耳模芯上固定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圆周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上模具1;下模具2;管耳模腔3;滑道4;滑块5;管耳模芯6;压缩弹簧7;压块8;固定销9;圆周纹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自动模芯,所述下模具2上端设有竖向阵列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管耳模腔3,下模具2上还设有匹配模腔的滑道4,所述滑道4和管耳模腔3垂直,滑道4上设有滑块5,所述滑块5向模具内运动的一端连有自动模芯,所述自动模芯包括管耳模芯6和压缩弹簧7,所述上模具1的下端设有匹配滑块5的梯形压块8。所述上模具1设有螺孔,梯形压块8上设有垂直于上模具1的沉孔式通孔,梯形压块8连接上模具1采用螺栓。所述管耳模芯6采用YG15制成,可以保证很好的机械强度。所述模芯连接压缩弹簧7端设有固定销9,所述固定销9和管耳模芯6一体制成,起到固定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上模具1对准下模具2之后放下,梯形压块8推动滑块5向模腔方向做垂直于管耳模腔3的运动,压缩弹簧7收到挤压后压缩,管耳模芯6插入管耳模腔3,向模腔内注入橡胶,并等产品成型;产品成型后,抬起上模具1,梯形压块8上移,滑块5做复位运动,收到压缩的压缩弹簧7复位,同时在固定销9的作用下抽取管耳模芯6,此时产品管耳还在模腔内,本技术起到了保护管耳的作用,并且由于管耳模芯6连接在滑块5上,又同时保护了管耳模芯6,避免了管耳模芯6丢失。实施例2参照图1-5,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自动模芯,所述下模具2上端设有竖向阵列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管耳模腔3,下模具2上还设有匹配模腔的滑道4,所述滑道4和管耳模腔3垂直,滑道4上设有滑块5,所述滑块5向模具内运动的一端连有自动模芯,所述自动模芯包括管耳模芯6和压缩弹簧7,所述上模具1的下端设有匹配滑块5的梯形压块8。所述上模具1设有螺孔,梯形压块8上设有垂直于上模具1的沉孔式通孔,梯形压块8连接上模具1采用螺栓。所述管耳模芯6采用YG15制成,可以保证很好的机械强度。所述模芯连接压缩弹簧7端设有固定销9,所述固定销9和管耳模芯6一体制成,起到固定连接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上模具1对准下模具2之后放下,梯形压块8推动滑块5向模腔方向做垂直于管耳模腔3的运动,压缩弹簧7收到挤压后压缩,管耳模芯6插入管耳模腔3,向模腔内注入橡胶,并等产品成型;产品成型后,抬起上模具1,梯形压块8上移,滑块5做复位运动,收到压缩的压缩弹簧7复位,同时在固定销9的作用下抽取管耳模芯6,此时产品管耳还在模腔内,本技术起到了保护管耳的作用,并且由于管耳模芯6连接在滑块5上,又同时保护了管耳模芯6,避免了管耳模芯6丢失。为了更好的保护管耳模芯6,加固管耳模芯6与压缩弹簧7的连接,所述模芯连接压缩弹簧7端还设有圆周纹10,所述圆周纹10卡在压缩弹簧7节距之间,所述圆周纹10设有四圈,所述圆周纹10和管耳模芯6为一体制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自动模芯,所述下模具(2)上端设有竖向阵列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管耳模腔(3),下模具(2)上还设有匹配模腔的滑道(4),所述滑道(4)和管耳模腔(3)垂直,滑道(4)上设有滑块(5),所述滑块(5)向模具内运动的一端连有自动模芯,所述自动模芯包括管耳模芯(6)和压缩弹簧(7),所述上模具(1)的下端设有匹配滑块(5)的梯形压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自动模芯,所述下模具(2)上端设有竖向阵列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管耳模腔(3),下模具(2)上还设有匹配模腔的滑道(4),所述滑道(4)和管耳模腔(3)垂直,滑道(4)上设有滑块(5),所述滑块(5)向模具内运动的一端连有自动模芯,所述自动模芯包括管耳模芯(6)和压缩弹簧(7),所述上模具(1)的下端设有匹配滑块(5)的梯形压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橡胶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设有螺孔,梯形压块(8)上设有垂直于上模具(1)的沉孔式通孔,梯形压块(8)连接上模具(1)采用螺栓。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文程飞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瑞普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