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677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停车库领域,公开了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该天桥立体停车库包括具有两层平面结构的框架、车位提升系统和搬运器,该框架中有升降通道,升降通道中安装有车位提升系统,该框架的下层设置为停车层,该停车层与天桥连接,该停车层中设置有多个停车位,该框架的上层设置有横移导轨,该车库利用车位提升系统将车辆搬离地面,再利用搬运器将搬离地面的车辆搬运到停车位中,完成车辆的停车过程。该立体停车库与天桥相结合,停车层设置在道路的上方空间,充分利用了道路上方空间,减少了对城市中心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增加了相应的机械停车位,缓解了中心区停车难的问题。

A three - 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lot, and discloses a three - 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which includes a frame with two layers of plane structure, a car position lifting system and a carrier. The frame has a lift channel, a lift system is installed in the lift channel, and the lower layer of the frame is set up as a parking layer. The car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yover. There are several parking spaces in the parking layer. The upper layer of the frame has a transversal guide. The garage uses a parking space lifting system to move the vehicles away from the ground, and then uses the transporter to carry the vehicles moving from the ground to the parking space and complete the vehicle's parking distance. The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is combined with the flyover. The parking layer is set in the upper space of the road. It makes full use of the space above the road, reduces the occupation of the urban center land resources, and increases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parking space, alleviates the problem of parking difficulty in the central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车辆保有量不断攀升,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目前解决停车难问题主要是通过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库来实现。智能化立体停车库具备车位容量大、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碎片化土地,提供充足的汽车停车位,是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市建设中解决静态交通问题的新思路,也是提高城市整体形象的一个新途径。然而城市繁华地段土地资源稀缺,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造智能立体停车库。基于这样的现状,展开讨论研究,决定将智能立体停车库与过路天桥相结合,在不大面积占用城市土地的情况下增加机械式立体停车位。缓解城市中心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在不占用城市有限土地空间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繁华路段建设广阔的停车空间,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立体汽车停车库,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繁华地段土地资源稀缺,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造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所述天桥立体停车库包括:具有两层平面结构的框架、车位提升系统和搬运器;所述框架中设置有升降通道,所述车位提升系统安装在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框架的上层设置有横移导轨,所述框架的下层为停车层,所述停车层与天桥连接,所述停车层中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车位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平台立柱、第一升降电机和提升载车平台;所述提升平台立柱与所述框架的下层连接,所述提升载车平台与所述提升平台立柱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固定在所述提升平台立柱的柱顶上,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与所述提升载车平台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带动所述提升载车平台向上移动;所述搬运器包括滑轮、第二升降电机和横移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和所述横移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搬运器的顶部,所述搬运器通过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横移导轨的上方。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立体停车库与天桥相结合,停车层设置在道路的上方空间,充分利用了道路上方空间,减少了对城市中心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增加了相应的机械停车位,缓解了中心区停车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天桥立体停车库轴测图;图2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主侧图;图3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车位提升系统和搬运器的左侧图;图4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提升载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提升平台立柱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天桥立体停车库提升平台立柱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天桥立体停车库装备图中搬运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第一搬运梳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第二搬运梳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由于现有技术中城市繁华地段土地资源稀缺,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造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该车库建立在城市繁华地段的上方,给车辆制造停车的空间,节省土地资源。请参阅图1和图2,分别为天桥立体停车库轴测图和天桥立体停车库主侧图,该天桥立体停车库包括:具有两层平面结构的框架1、车位提升系统2和搬运器3;框架1中设置有升降通道,车位提升系统2安装在升降通道中,框架1的下层为停车层4,停车层4与天桥5连接,停车层4中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框架1的上层设置有横移导轨6。其中,如图1所示,整个车库采用全钢框架结构,框架1中的连接节点均采用螺栓连接,且所有连接节点均采用大六角高强螺栓连接,框架1具有两层平面结构,下层为停车层4,停车层4与天桥5连接,停车层4设置有多个停车位,多个车辆可以停在停车层4中。框架1的上层设置有横移导轨6,且停车层4到横移导轨6的高度距离大于车辆的高度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升降通道是搬运车辆的通道,升降通道设置在框架1的左侧或者右侧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也可设置在框架1的中间位置。请参考图3,图3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车位提升系统和搬运器的左侧图,车位提升系统2包括:提升平台立柱7、第一升降电机8和提升载车平台9,从图1中显示,提升平台立柱7与框架1的下层连接,从图3中显示,提升载车平台9与提升平台立柱7垂直连接,第一升降电机8固定在提升平台立柱7的柱顶上,第一升降电机8与提升载车平台9通过链条连接,以使第一升降电机8带动提升载车平台9向上移动。其中,如图4所示,图4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提升载车平台结构示意图,提升载车平台9包括悬梁架10、混轮11和载车板12,悬梁架10垂直固定连接在载车板12的侧边,混轮11位于悬梁架10的两侧边。进一步地,提升平台立柱7通过柱脚埋件固定在地面上,提升平台立柱7的数量为两个,提升平台立柱7为钢材中的型钢,如图5和图6所示,图5和图6分别为天桥立体停车库中提升平台立柱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和天桥立体停车库提升平台立柱的内侧结构示意图,该型钢的翼缘的内侧为凹槽,两个该型钢翼缘的内侧分别位于两个提升平台立柱7中相邻的一侧,提升载车平台9中的混轮11固定于该型钢翼缘的内侧中,以使提升载车平台9连接提升平台立柱7。第一升降电机8通过链条连接提升载车平台9中的悬梁架10,从而使第一升降电机8与提升载车平台9连接。其中,提升平台立柱7采用的钢材料为型钢,型钢翼缘的内侧为凹槽,两个提升平台7相邻的一侧为凹槽,提升载车平台9中的混轮11固定在凹槽中,使提升载车平台9与提升平台立柱7垂直连接。混轮11可在凹槽中上下移动,从而使整个提升载车平台9可上下移动,第一升降电机8通过链条连接提升载车平台9中的悬梁架10,启动第一升降电机8,第一升降电机8可带动提升载车平台9向上移动。提升载车平台9中的载车板12上装载车辆时,车辆随着提升载车平台9向上移动,从而将车辆搬离地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升平台立柱7高度大于停车层离地面的高度,提升载车平台9向上移动,在升降通道中达到的最高位置后提升载车平台9停止移动,提升载车平台9移动达到的最高位置与停车层4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搬运器3包括:滑轮13、第二升降电机14和横移电机15,第二升降电机14和横移电机15均设置在搬运器3的顶部,搬运器3通过滑轮13与横移导轨6连接。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图7为天桥立体停车库装备图中搬运器的结构示意图,搬运器3还包括:横移框16、升降载车平台17和悬梁柱18,横移电机15通过螺栓固定在横移框16上,横移框16的下方设置有滑轮13,滑轮13与横移电机15连接,以使横移电机15带动滑轮13横向移动,第二升降电机14通过螺栓固定在横移框16的上方,横移框16的下方还连接悬梁柱18,悬梁柱18与升降载车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桥立体停车库包括:具有两层平面结构的框架、车位提升系统和搬运器;所述框架中设置有升降通道,所述车位提升系统安装在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框架的上层设置有横移导轨,所述框架的下层为停车层,所述停车层与天桥连接,所述停车层中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车位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平台立柱、第一升降电机和提升载车平台;所述提升平台立柱与所述框架的下层连接,所述提升载车平台与所述提升平台立柱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固定在所述提升平台立柱的柱顶上,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与所述提升载车平台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带动所述提升载车平台向上移动;所述搬运器包括滑轮、第二升降电机和横移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和所述横移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搬运器的顶部,所述搬运器通过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横移导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桥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桥立体停车库包括:具有两层平面结构的框架、车位提升系统和搬运器;所述框架中设置有升降通道,所述车位提升系统安装在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框架的上层设置有横移导轨,所述框架的下层为停车层,所述停车层与天桥连接,所述停车层中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车位提升系统包括:提升平台立柱、第一升降电机和提升载车平台;所述提升平台立柱与所述框架的下层连接,所述提升载车平台与所述提升平台立柱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固定在所述提升平台立柱的柱顶上,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与所述提升载车平台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带动所述提升载车平台向上移动;所述搬运器包括滑轮、第二升降电机和横移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和所述横移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搬运器的顶部,所述搬运器通过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横移导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桥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载车平台包括悬梁架、混轮和载车板,所述悬梁架垂直固接在所述载车板的侧边,所述混轮位于所述悬梁架的两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桥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平台立柱通过柱脚埋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提升平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提升平台立柱为钢材中的型钢,所述型钢翼缘的内侧为凹槽;两个所述型钢翼缘的内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提升平台立柱中相邻的一侧,所述提升载车平台中的所述混轮固定于的所述型钢翼缘内侧中,以使所述提升载车平台连接所述提升平台立柱;所述第一升降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提升载车平台中的所述悬梁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桥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器还包括:横移框、升降载车平台和悬梁柱;所述横移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移框上,所述横移框的下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帅戴立先徐聪李任戈王振宇韩杰吴佳龙周茂臣廖选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