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及抽真空轮胎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885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模具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及抽真空轮胎模具。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与轮胎模具的中模套和底座相互配合以密封轮胎模具,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还包括下密封环;下密封环设置在中模套的底部,且下密封环的径向内壁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相配合。这样的抽真空轮胎模具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出众,且便于维护。

Sealing device for lower part of tyre mould and vacuum tyre moul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ire mold structure, and discloses a tire mold lower sealing device and a vacuum tire mold. The lower sealing device of the tire mold is cooperated with the middle die sleeve and the base of the tire mold to seal the tire mold. The lower sealing device of the tire mold also includes the lower seal ring; the lower seal ring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mold sleeve, and the radial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eal ring is matched with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base. The vacuum tyre mold has simple structure, outstanding sealing effect and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及抽真空轮胎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模具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及抽真空轮胎模具。
技术介绍
轮胎模具在使用时,为使气体顺畅排出,通过在型腔面上加工大量排气孔,胎坯与模具胎面之间气体由排气孔被动排出,当轮胎花纹结构复杂,花纹深度较大时,受温度及胎坯受热后的流动性影响,极易出现窝气现象,造成轮胎缺胶、轮胎边棱不清晰,影响轮胎的使用性能及外观。这时轮胎模具的密封性能就起到重要的影响了。请参照图1,传统的活络模具10中,尤其是底座12和中模套11之间,往往是通过在中模套11下端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密封件13来实现的密封。但是这种抽真空模具10,底座12的外圆的上端与中模套11下端的外周表面贴合形成密封,为保证强度不变形,一般底座12的外圆的上端厚度较厚,毛坯成本及加工量都较大,对于模具10尺寸要求较高,易受限于硫化机尺寸。且因中模套11为一体式结构,后期不便更换,如有损坏只能整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密封结构制造、维护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抽真空轮胎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与轮胎模具的中模套和底座相互配合以密封轮胎模具。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还包括下密封环;下密封环设置在中模套的底部,且下密封环的径向内壁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相配合。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往往因为密封性不佳而出现窝气现象,造成轮胎缺胶、轮胎边棱不清晰,影响轮胎的使用性能及外观。在轮胎模具的密封结构中,底座与中模套的密封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相关技术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底座的最大外圆的顶部(或称为上端)与中模套的底部(外圆的底部)贴合形成密封结构。为了保障该密封结构的结构强度,保持其不易变形,因此底座的外圆上端的厚度较厚,相应的毛坯成本和加工量都很大,必然造成了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的增加。然而对于尺寸要求较高的模具,且受限于硫化机的尺寸,底座和中模套的设置不能太厚、太大,厚度及高度大,虽可保证密封效果及延长模具寿命,但会降低模具尺寸设计灵活性,使模具适用的硫化机范围受限,需要选用更大规格的硫化机,增加硫化机的设备成本。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中的密封结构(底座或中模套)为一体式结构,后期不便更换,如有损坏只能整体报废。据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包括下密封环,该下密封环设置在中模套的底部,且下密封环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相配合。如此中模套通过下密封环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形成密封结构,以完成对底座与中模套之间的密封。因为下密封环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配合,即密封结构从相关技术中的底座外圆的上端与中模套的下端配合,更改至底座外圆的径向外周与中模套外圆方向(外圆内侧方向,具体是下密封环的内侧面)的配合,底座、中模套均实现免维护(只需要维护下密封环),且这样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密封结构便于维修和更换。综上,这样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具有出众的密封效果,且成本低、维护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第一密封部件设置在下密封环的内侧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之间。进一步的,底座的径向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或下密封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进一步的,第一密封部件为密封圈。进一步的,下密封环可拆卸地设置在中模套的底部。进一步的,下密封环与中模套螺栓连接。进一步的,下密封环与中模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进一步的,第二密封部件为密封圈。进一步的,下密封环与中模套焊接或胶接。进一步的,下密封环与中模套为一体式连接。进一步的,下密封环包括导向面;导向面被配置引导下密封环与底座配合;导向面为锥面或圆弧面构成;进一步的,导向面与底座高度方向具备预设夹角θ,θ为5-40°,优选为20-35°。进一步的,下密封环包括配合面;配合面被构造为与底座配合,使下密封环、中模套和底座相互配合以密封轮胎模具;配合面为圆柱面;或配合面为锥面,锥面与底座高度方向具备预设夹角α,α优选为0-10°。一种抽真空轮胎模具,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包括下密封环,该下密封环设置在中模套的底部,下密封环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相配合。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通过下密封环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形成密封结构,以完成对底座与中模套的密封。因为下密封环与底座的径向外周面配合,即密封结构从相关技术中的底座外圆的上端与中模套的下端配合,更改至底座外圆的径向外周与中模套外圆方向(外圆内侧方向,具体是下密封环的内侧面)的配合,底座、中模套均实现免维护(只需要维护下密封环)。如此,具备这样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轮胎模具密封结构便于维修和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相关技术的轮胎模具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括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抽真空轮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第一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2的第二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标:10-模具;11-中模套;12-底座;13-密封件;20-抽真空轮胎模具;110-上盖;111-环形凹槽;112-第一锥面;120-中模套;131-弓形座;132-花纹块;141-上侧板;142-下侧板;150-底座;161-上滑块;162-安装环;170-上密封环;171-环形凸起;172-第二锥面;200-下密封环;201-第一密封部件;202-第一凹槽;220-第二密封部件;300-密封件;410-配合面;420-导向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及抽真空轮胎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与轮胎模具的中模套和底座相互配合以密封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还包括下密封环;所述下密封环设置在所述中模套的底部,且所述下密封环的径向内壁与所述底座的径向外周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与轮胎模具的中模套和底座相互配合以密封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还包括下密封环;所述下密封环设置在所述中模套的底部,且所述下密封环的径向内壁与所述底座的径向外周面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轮胎模具还包括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下密封环的内侧与所述底座的径向外周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中模套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环与所述中模套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环与所述中模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模具下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翟宝堂刘代平王家栋张伟刘卫华薛广举朱衍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