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运输结构的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00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运输结构(16)的输送设备,该运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输送元件(20),该运输结构特别是机动车工业中的具有输送滑板的运输板(18)。输送区段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型材(26)的至少一个区段单元(10),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型材限定运输方向(32)。用于运输结构(16)的驱动系统(54)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56),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布置在至少一个纵向型材(26)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能围绕转动轴线(64)转动的驱动轮(62),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轮能作为摩擦轮压紧到输送元件(20)上。支承驱动轮(62)的支承结构(74)以能围绕枢转轴(82)枢转的方式支承,从而驱动轮(62)能相对于纵向型材(26)运动。支承结构(74)的枢转轴(82)与驱动轮(62)的转动轴线(64)形成角度地延伸。

Transport equipment used to transport transport structur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veying device for conveying a transport structure (16),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conveying element (20), in particular a transport board (18) with a sliding plate in a motor vehicle industry. The conveying section comprises at least one section unit (10) having at least one longitudinal profile (26), and the at least one longitudinal profile defines a transport direction (32). The driving system (54) for the transport structure (16) has at least one driving device (56), and at least one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at least one longitudinal section (26) and includes at least one driving wheel (62) capable of turning around the rotation axis (64), and the less one drive wheel can be pressed as a friction wheel to the conveying element (20).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74) of the supporting driving wheel (62) is supported by a way that pivots around the pivot shaft (82), so that the driving wheel (62)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26). The pivot shaft (82)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74) is angled to the rotation axis (64) of the driving wheel (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输送运输结构的输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运输结构的输送设备,该运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输送元件,该运输结构特别是汽车工业中的具有输送滑板的运输板,所述输送设备包括:a)输送区段,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型材的至少一个区段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型材限定运输方向;b)用于运输结构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布置在至少一个纵向型材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轮,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轮能作为摩擦轮压紧到输送元件上;c)支承驱动轮的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以能围绕枢转轴枢转的方式支承,从而驱动轮能相对于纵向型材运动。
技术介绍
这种输送设备例如以辊道输送器的形式用于输送运输结构。在汽车工业中,利用这种输送设备在各个加工-或处理工位、例如涂漆工位或干燥器之间运输特别是车辆车身或其部件。车辆车身或其部件在此固定在本身已知的所谓的运输板上。所述运输板具有两个平行的滑板(Skidkufen),所述滑板在运输期间放置在辊道输送器的辊轮上,所述辊轮通常成对地且沿输送方向连续地布置在输送设备的纵向型材上。驱动装置在实践中包括能被驱动的辊轮,所述辊轮接合在运输板的滑板上。能被驱动的辊轮可以是支承辊,在该支承辊上放置运输板。另选地,驱动装置还可以被设计为摩擦轮驱动装置并且包括驱动轮,该驱动轮侧向地接合在运输板的滑板上。在此必须确保,驱动轮以足够大的力贴靠到运输板的输送滑板上,以便防止驱动轮的不期望的打滑。在由文献EP2523878B1已知的输送设备中,支承结构是枢转杆,该枢转杆的枢转轴平行于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延伸。在此,枢转杆的枢转轴和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在实践中竖直地延伸,但是也已知了一种具有水平轴线的解决方案,其中,在那里轴线在垂直于运输方向的水平平面中延伸。在此,机械构造是成本非常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至少提供了对于已知方案的另选方案并且实现了成本较低的构造的可能性。该目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输送设备中由此实现,即d)支承结构的枢转轴与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形成角度地延伸。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知识:通过放弃已知方案的所述措施能够实现,机械相对简单地可动地支承驱动辊。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在支承结构的枢转轴与驱动轮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角度为90度。在此可以在结构公差的范围内实现正好为90度的偏差。优选地,支承结构的枢转轴至少以一个方向分量沿运输方向或平行于运输方向延伸。特别在平行的延伸时可以使得驱动辊在没有方向分量的情况下沿运输方向和反向于运输方向移动。为了确保运输结构的安全的推进,有利的是,驱动装置包括反轮/配合轮,该反轮与驱动轮协作并且支承在纵向型材的背离驱动轮的一侧上。在此优选地,反轮支承在预紧装置中,通过该预紧装置借助于力作用——特别是借助于弹力——使得反轮被偏压向驱动轮。在第一方案中,支承结构被设计为摆式托架,该摆式托架横向于运输方向跨越纵向型材,其中,驱动轮支承在摆式托架的第一端部部段上,而反轮支承在该摆式托架的第二端部部段上。有利的是,驱动轮以能围绕平行于枢转轴延伸的摆动轴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摆式托架上,和/或反轮以能围绕平行于枢转轴延伸的摆动轴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摆式托架上。通过这种措施,驱动轮和反轮可以自由地在运输板的输送滑板上对齐,由此以最大可能的表面接触实现了接触输送滑板的滑动面。如果驱动轮以能围绕摆动轴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摆式托架上,则支承结构的枢转轴可以在摆动轴下方布置在竖直高度较低的位置处或在摆动轴上方布置在竖直高度较高的位置处。这两种另选方案可以例如根据结构实际情况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另一种有效的方案:支承结构被设计为具有至少两个枢转臂的平行四边形引导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枢转臂在一个端部上以能围绕各自的第一枢转轴枢转的方式连接在纵向型材上并且在相对的端部上以能围绕各自的第二枢转轴枢转的方式与驱动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之一限定支承结构的枢转轴。在此原则上可以将术语“连接”也理解成间接的连接,不必始终实现两个部件的直接的连接;这也由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得出。枢转臂的第一枢转轴可以关于纵向型材的竖直的中心面位于纵向型材的背离驱动轮的一侧上;那么有利的是,第一枢转轴布置在与第二枢转轴相比竖直高度较低的位置处。优选地,枢转臂随后在纵向型材下方延伸。另选地,枢转臂的第一枢转轴也可以关于纵向型材的竖直的中心面位于纵向型材的和驱动轮相同的一侧上;那么有利的是,第一枢转轴布置在与第二枢转轴相比竖直高度较高的位置处。在两个另选方案中则确保了,驱动辊在没有压紧到运输结构上时可以基于重力运动。特别可以在两个另选方案中放弃用于驱动辊的预紧单元。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可以规定,支承结构被设计为枢转托架,该枢转托架通过预紧单元以能围绕枢转轴枢转的方式支承,其中,预紧单元被这样设置,使得驱动轮被向运输结构的输送元件移动。在此可以有利的是,枢转轴沿竖直方向布置在纵向型材下方。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支承结构可以被设计为托架,该托架通过至少一个板簧与纵向型材连接。在此,如果设有至少一对的两个板簧,则可以实现仅具有微小枢转的几乎是直线的运动。有利的是,设有如上面所说明的反轮,该反轮与支承结构分开地借助于支承单元固定在纵向型材上。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辊道输送器的模块化构造的区段单元的透视图,该辊道输送器整体上由多个这种区段单元构成;图2示出图1的辊道输送器的区段单元的相应于图1的视图,具有在其上运动经过的运输板形式的运输结构;图3和图4示出辊道输送器的驱动模块,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借助于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支承结构移动;图5示出辊道输送器的驱动模块,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借助于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支承结构移动;图6和图7示出辊道输送器的驱动模块,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借助于根据第三个实施例的支承结构移动;图8和图9示出辊道输送器的驱动模块,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借助于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支承结构移动;图10和图11示出辊道输送器的驱动模块,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能借助于根据第五个实施例的支承结构移动。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图1和图2,这两个附图分别示出被设计为辊道输送器14的输送设备12的模块化构造的区段单元10。输送设备12和因此是辊道输送器14由多个这种区段单元10构成。输送设备12因此限定输送区段,该输送区段由多个连续地布置的区段单元10形成。然而这种区段单元10也可以存在于升降台、转台、回转工作台、升降站或输送设备12的横向移动装置中,像本身已知的那样。在图2中补充地示出在辊道输送器14上滚动的用于待输送的物体的运输结构16。该运输结构在当前的实施例中是运输板18,像在汽车工业中应用的那样,并且在其上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固定一个或多个待输送的物体;此外特别包括车辆车身或其部件或构件。在车辆车身的情况下,运输板18通常接纳车辆车身,而较小的物体、像例如构件被接纳在自身的运输框架中,该运输框架则自身又被固定在运输板18上。像在图2中可以看出地,运输结构16包括作为输送元件的两个平行的滑板/滑轨20,22,这两个平行的滑板通过横梁24相互连接。辊道输送器14特别被设计为用于以输送技术连接加工或处理工位,在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输送运输结构的输送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送运输结构(16)的输送设备,该运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输送元件(20),该运输结构特别是机动车工业中的具有输送滑板的运输板(18),所述输送设备包括:a)输送区段,该输送区段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型材(26)的至少一个区段单元(10),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型材限定运输方向(32);b)用于运输结构(16)的驱动系统(54),该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56),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布置在至少一个纵向型材(26)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能围绕转动轴线(64)转动的驱动轮(62),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轮能作为摩擦轮压紧到输送元件(20)上;c)支承驱动轮(62)的支承结构(74),该支承结构以能围绕枢转轴(82)枢转的方式支承,从而驱动轮(62)能相对于纵向型材(26)运动,其特征在于,d)支承结构(74)的枢转轴(82)与驱动轮(62)的转动轴线(64)成角度地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8 DE 102015012001.81.一种用于输送运输结构(16)的输送设备,该运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输送元件(20),该运输结构特别是机动车工业中的具有输送滑板的运输板(18),所述输送设备包括:a)输送区段,该输送区段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型材(26)的至少一个区段单元(10),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型材限定运输方向(32);b)用于运输结构(16)的驱动系统(54),该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56),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布置在至少一个纵向型材(26)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能围绕转动轴线(64)转动的驱动轮(62),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轮能作为摩擦轮压紧到输送元件(20)上;c)支承驱动轮(62)的支承结构(74),该支承结构以能围绕枢转轴(82)枢转的方式支承,从而驱动轮(62)能相对于纵向型材(26)运动,其特征在于,d)支承结构(74)的枢转轴(82)与驱动轮(62)的转动轴线(64)成角度地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支承结构(74)的枢转轴(82)与驱动轮(62)的转动轴线(64)之间的角度为9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承结构(74)的枢转轴(82)至少以一个方向分量沿运输方向(32)或平行于运输方向(32)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54)包括反轮(76),该反轮与驱动轮(62)协作并且被支承在纵向型材(26)的背离驱动轮(62)的一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反轮(76)被支承在预紧装置(80)中,通过该预紧装置借助于力作用——特别是借助于弹力——使得反轮被偏压向驱动轮(62)。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承结构(74.1)被设计为摆式托架(86),该摆式托架横向于运输方向(32)跨越纵向型材(26),其中,驱动轮(62)被支承在摆式托架(86)的第一端部部段(88a)上,反轮(76)被支承在该摆式托架的第二端部部段(88b)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轮(62)以能围绕平行于枢转轴(82)延伸的摆动轴(90)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摆式托架(86)上,和/或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里格拉夫
申请(专利权)人:艾森曼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