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安装壳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41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0:48
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提供一个级进模,所述级进模包括十三个工位,依次为:冲工艺缺口→压平→第一拉深→反拉深→第二拉深→粗整→精整→冲孔→翻孔→冲侧孔→攻牙→落料→废料切除,步骤B,将料带在步骤A所提供的级进模上进行传送,当料带传送至所述冲侧孔工位时,完成冲侧孔操作。步骤C,当料带传送至攻牙工位时,完成对水平螺纹孔的攻牙。步骤D,当料带传送至落料工位时,成品电动机安装壳落下,完成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可实现高精度电动机定转子安装壳体的无人化生产,大大减少对冲压工人及冲压设备的需求。

A method of preparing motor mounting shel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 electric motor mounting shel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A, providing a progressive die. The progressive die includes thirteen workplaces, which are in turn: the blanking process gap, the flatting, the first drawing, the reverse drawing, the second drawing, the coarse whole, the finishing, the punching hole, the flashing hole, the attack of teeth, the blanking and the waste removal, in turn. Step B, the material belt is conveyed on progressive die provided by step A, and when the material belt is transmitted to the side hole working station, the punching side hole operation is completed. Step C, when the belt is conveyed to the tapping position, the tapping of the horizontal threaded hole is completed. Step D, when the belt is conveyed to the blanking station, the finished motor mounting housing falls down to complete the prepar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 electric motor mounting shell, which can realize the unmanned production of a high precision motor fixed rotor installation shell, and greatly reduce the demand for punching workers and stamp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机安装壳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机安装壳通常是由板材通过冲裁工艺加工而成,图1为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旋转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向视角示意图;参见图1-3所示,该电动机安装壳1型面较复杂,其为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侧壁设置有一个水平螺纹孔11,裙边100设置有多个通孔12和台阶螺纹孔13,且裙边100外沿设置有多个缺口,顶面设置有安装孔14、腰形槽15以及凹陷部16,顶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孔17。上述电动机安装壳的现有制造方法为单模具多次冲压成形,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动机安装壳的现有制造工艺原理示意图,图4中显示了现有制造工艺中每个工步所完成的坯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和对应的如图1-2所示的A-A位置的旋转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现有的制造工艺分为12个工步,依次为:落料→拉深→反拉深→拉深→粗整→精整→切边→冲孔→翻孔→冲侧孔→底面攻牙→侧面攻牙。使用了12套模具,各工步的模具用途依次说明如下:落料模具:准备圆形板坯。第一拉深模具:成型筒体主结构。反拉深模具、第二拉深模具、粗整模具、精整模具:成型顶面型面,即成型所述凹陷部16及为所述台阶孔17做准备。切边模具:成型裙边100的缺口。冲孔模具:成型通孔12、安装孔14、腰形槽15、台阶孔17。翻孔模具:成型台阶螺纹孔13的台阶坯孔。冲侧孔模具:成型水平螺纹孔11的坯孔。底面攻牙模具:成型台阶螺纹孔13。侧面攻牙模具:成型水平螺纹孔11。现有的制造方法需要较多操作工人,劳动生产效率低,除了冲侧孔、底面攻牙和侧面攻牙这三个工步不采用冲压方式实现,例如底面攻牙和侧面攻牙这两个工步是将坯件固定放置在模具上再用攻丝设备进行攻丝。其他工步均采用冲压方式加工,在产品冲压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手动送料),难以保证电动机定转子安装壳体成品尺寸的合格率。级进模是多任务顺序冲模,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包括冲裁,弯曲成型和拉伸等多种多道工序,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对于图1的电动机安装壳,其现有制造工艺中除去冲侧孔、底面攻牙和侧面攻牙这三个工步外的其他九个工步均可很容易的通过对现有工步模具进行简单改造来设计为一套级进模,但由于现有的级进模工艺中通常不提供螺纹加工能力,因此,如何将冲侧孔、底面攻牙和侧面攻牙这三个工步,特别是加工螺纹的底面攻牙和侧面攻牙这两个工步整合入级进模,就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所述电动机安装壳为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侧壁设置有一个水平螺纹孔,裙边设置有多个通孔和台阶螺纹孔,且裙边外沿设置有多个缺口,顶面设置有安装孔、腰形槽以及凹陷部,顶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提供一个级进模,所述级进模包括十三个工位,依次为:冲工艺缺口→压平→第一拉深→反拉深→第二拉深→粗整→精整→冲孔→翻孔→冲侧孔→攻牙→落料→废料切除,所述级进模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与各工位上模具连接的上气动弹簧,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除去冲工艺缺口、压平、落料、废料切除四个工位外其余九个工位的下模具连接的下气动弹簧。所述冲侧孔工位设置有冲侧孔装置,所述攻牙工位设置有攻牙装置,所述冲侧孔装置包括冲侧孔下模具和冲侧孔上模具,所述冲侧孔下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定位的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定位件41,与下模板通过下气动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下定位件可滑动连接的托料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侧冲孔底座,与下模板通过矩形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侧冲孔底座可滑动连接的滑块底座,与所述滑块底座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连接的冲头,所述冲侧孔上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与上模板通过上气动弹簧连接的上定位件,以及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冲头产生水平位移的楔形柱。所述攻牙装置包括攻牙下模具和攻牙上模具,所述攻牙上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与上模板通过上气动弹簧连接的上压紧件,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主动螺杆、第一氮气弹簧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压辊,所述攻牙下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定位的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支撑件,与下模板通过下气动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下支撑件可滑动连接的托料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侧攻丝底座,与下模板通过矩形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侧攻丝底座可滑动连接的攻丝支座,所述托料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传动螺杆,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对应的设置有中心螺纹孔的第一传动齿轮,用于加工所述台阶螺纹孔的第一攻牙丝锥,所述第一攻牙丝锥通过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攻丝支座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第二攻牙丝锥,所述第二攻牙丝锥套接在一个第一竖直齿轮内,所述第一竖直齿轮与一个第二竖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竖直齿轮通过一个同轴的第一竖直锥齿轮与一个设置有同轴的第一水平锥齿轮的第一水平传送齿轮连接,第一竖直锥齿轮与第一水平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水平传送齿轮通过一个第二中间齿轮与一个第二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轮中心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螺杆对应的螺纹孔。步骤B,将料带在步骤A所提供的级进模上进行传送,当料带传送至所述冲侧孔工位时,工作过程为,当上模板向下运行时,上定位件与坯件顶面接触,压迫坯件向下运行,也即是同时压迫托料板向下运行,同时楔形柱压迫滑块底座向下运行,所述矩形弹簧的力设置为不比所述下气动弹簧和所述上气动弹簧的力大,在向下运行过程中,所述楔形柱不会推动所述冲头对坯件进行冲孔。当所述上定位件移动到位,也即是所述上定位件与所述下定位件对坯件完成稳定夹持后,所述下气动弹簧停止变形,所述滑块底座也移动到位与搜索侧冲孔底座停止相对位移,此时,所述上气动弹簧继续变形,也就是所述上模板继续位移,推动所述楔形柱向下运动,从而水平推动所述冲头在坯料上冲出侧孔。这样既可完成冲侧孔操作。在所述上模板向上运行过程中,所述滑块底座和所述冲头均可在开模时与料带同步向上浮动。步骤C,当料带传送至攻牙工位时,工作过程为,当上模板向下运行时,上压紧件与坯件顶面接触,压迫坯件向下运行,也即是通过所述第一压辊同时压迫托料板向下运行,同时第一氮气弹簧压迫所述攻丝支座向下运行,在向下运行过程中,所述主动螺杆不会推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当坯件套入所述下支撑件后,所述托料板在向下运行过程中,第一传动螺杆的向下位移会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的中心螺纹孔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旋转,从而经由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一攻牙丝锥旋转,坯件与第一攻牙丝锥接触后继续向下移动,也就是第一攻牙丝锥相对坯件做向上运动,从而完成台阶螺纹孔的攻牙,当所述上压紧件移动到位,也即是所述上压紧件与所述下支撑件53对坯件完成稳定夹持后,坯件向下完全进入下支撑件并被固定后,所述下气动弹簧停止变形,所述攻丝支座也移动到位与下模板停止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此时,所述上气动弹簧继续变形,也就是所述上模板继续位移,所述第一氮气弹簧也继续变形,推动所述主动螺杆向下运动,所述主动螺杆的直线运动带动第二传动轮旋转,并依次经由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水平传送齿轮、第一水平锥齿轮、第一竖直锥齿轮、所述第二竖直齿轮带动第一竖直齿轮旋转,从而又转换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动机安装壳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安装壳为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侧壁设置有一个水平螺纹孔,裙边设置有多个通孔和台阶螺纹孔,且裙边外沿设置有多个缺口,顶面设置有安装孔、腰形槽以及凹陷部,顶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提供一个级进模,所述级进模包括十三个工位,依次为:冲工艺缺口→压平→第一拉深→反拉深→第二拉深→粗整→精整→冲孔→翻孔→冲侧孔→攻牙→落料→废料切除,所述级进模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与各工位上模具连接的上气动弹簧,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除去冲工艺缺口、压平、落料、废料切除四个工位外其余九个工位的下模具连接的下气动弹簧。所述冲侧孔工位设置有冲侧孔装置,所述攻牙工位设置有攻牙装置,所述冲侧孔装置包括冲侧孔下模具和冲侧孔上模具,所述冲侧孔下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定位的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定位件41,与下模板通过下气动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下定位件可滑动连接的托料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侧冲孔底座,与下模板通过矩形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侧冲孔底座可滑动连接的滑块底座,与所述滑块底座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连接的冲头,所述冲侧孔上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与上模板通过上气动弹簧连接的上定位件,以及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冲头产生水平位移的楔形柱。所述攻牙装置包括攻牙下模具和攻牙上模具,所述攻牙上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与上模板通过上气动弹簧连接的上压紧件,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主动螺杆、第一氮气弹簧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压辊,所述攻牙下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定位的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支撑件,与下模板通过下气动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下支撑件可滑动连接的托料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侧攻丝底座,与下模板通过矩形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侧攻丝底座可滑动连接的攻丝支座,所述托料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传动螺杆,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对应的设置有中心螺纹孔的第一传动齿轮,用于加工所述台阶螺纹孔的第一攻牙丝锥,所述第一攻牙丝锥通过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攻丝支座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第二攻牙丝锥,所述第二攻牙丝锥套接在一个第一竖直齿轮内,所述第一竖直齿轮与一个第二竖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竖直齿轮通过一个同轴的第一竖直锥齿轮与一个设置有同轴的第一水平锥齿轮的第一水平传送齿轮连接,第一竖直锥齿轮与第一水平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水平传送齿轮通过一个第二中间齿轮与一个第二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轮中心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螺杆对应的螺纹孔。步骤B,将料带在步骤A所提供的级进模上进行传送,当料带传送至所述冲侧孔工位时,工作过程为,当上模板向下运行时,上定位件与坯件顶面接触,压迫坯件向下运行,也即是同时压迫托料板向下运行,同时楔形柱压迫滑块底座向下运行,所述矩形弹簧的力设置为不比所述下气动弹簧和所述上气动弹簧的力大,在向下运行过程中,所述楔形柱不会推动所述冲头对坯件进行冲孔。当所述上定位件移动到位,也即是所述上定位件与所述下定位件对坯件完成稳定夹持后,所述下气动弹簧停止变形,所述滑块底座也移动到位与搜索侧冲孔底座停止相对位移,此时,所述上气动弹簧继续变形,也就是所述上模板继续位移,推动所述楔形柱向下运动,从而水平推动所述冲头在坯料上冲出侧孔。这样既可完成冲侧孔操作。在所述上模板向上运行过程中,所述滑块底座和所述冲头均可在开模时与料带同步向上浮动。步骤C,当料带传送至攻牙工位时,工作过程为,当上模板向下运行时,上压紧件与坯件顶面接触,压迫坯件向下运行,也即是通过所述第一压辊同时压迫托料板向下运行,同时第一氮气弹簧压迫所述攻丝支座向下运行,在向下运行过程中,所述主动螺杆不会推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当坯件套入所述下支撑件后,所述托料板在向下运行过程中,第一传动螺杆的向下位移会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的中心螺纹孔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旋转,从而经由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一攻牙丝锥旋转,坯件与第一攻牙丝锥接触后继续向下移动,也就是第一攻牙丝锥相对坯件做向上运动,从而完成台阶螺纹孔的攻牙,当所述上压紧件移动到位,也即是所述上压紧件与所述下支撑件53对坯件完成稳定夹持后,坯件向下完全进入下支撑件并被固定后,所述下气动弹簧停止变形,所述攻丝支座也移动到位与下模板停止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此时,所述上气动弹簧继续变形,也就是所述上模板继续位移,所述第一氮气弹簧也继续变形,推动所述主动螺杆向下运动,所述主动螺杆的直线运动带动第二传动轮旋转,并依次经由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水平传送齿轮、第一水平锥齿轮、第一竖直锥齿轮、所述第二竖直齿轮带动第一竖直齿轮旋转,从而又转换为所述第二攻牙丝锥在坯料上对应水平螺纹孔位置的水平旋转进给运动,从而完成对水平螺纹孔的攻牙。在所述上模板向上运行过程中,上述过程逆运行,最终完成攻牙操作。步骤D,当料带传送至落料工位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安装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安装壳为底部开口的筒形结构,侧壁设置有一个水平螺纹孔,裙边设置有多个通孔和台阶螺纹孔,且裙边外沿设置有多个缺口,顶面设置有安装孔、腰形槽以及凹陷部,顶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提供一个级进模,所述级进模包括十三个工位,依次为:冲工艺缺口→压平→第一拉深→反拉深→第二拉深→粗整→精整→冲孔→翻孔→冲侧孔→攻牙→落料→废料切除,所述级进模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与各工位上模具连接的上气动弹簧,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除去冲工艺缺口、压平、落料、废料切除四个工位外其余九个工位的下模具连接的下气动弹簧。所述冲侧孔工位设置有冲侧孔装置,所述攻牙工位设置有攻牙装置,所述冲侧孔装置包括冲侧孔下模具和冲侧孔上模具,所述冲侧孔下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定位的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定位件41,与下模板通过下气动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下定位件可滑动连接的托料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侧冲孔底座,与下模板通过矩形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侧冲孔底座可滑动连接的滑块底座,与所述滑块底座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连接的冲头,所述冲侧孔上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与上模板通过上气动弹簧连接的上定位件,以及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冲头产生水平位移的楔形柱。所述攻牙装置包括攻牙下模具和攻牙上模具,所述攻牙上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压紧定位的与上模板通过上气动弹簧连接的上压紧件,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主动螺杆、第一氮气弹簧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压辊,所述攻牙下模具包括用于对坯件进行定位的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支撑件,与下模板通过下气动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下支撑件可滑动连接的托料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侧攻丝底座,与下模板通过矩形弹簧连接的且与所述侧攻丝底座可滑动连接的攻丝支座,所述托料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传动螺杆,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对应的设置有中心螺纹孔的第一传动齿轮,用于加工所述台阶螺纹孔的第一攻牙丝锥,所述第一攻牙丝锥通过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攻丝支座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第二攻牙丝锥,所述第二攻牙丝锥套接在一个第一竖直齿轮内,所述第一竖直齿轮与一个第二竖直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竖直齿轮通过一个同轴的第一竖直锥齿轮与一个设置有同轴的第一水平锥齿轮的第一水平传送齿轮连接,第一竖直锥齿轮与第一水平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水平传送齿轮通过一个第二中间齿轮与一个第二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轮中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炯李展前肖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