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1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毛笔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上胶,梳毛,刮胶,去毛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工艺做了精简,将上胶成型简化为若干个简洁的步骤,既可手工完成,也可设计为流水线机械结构实现全自动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笔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汉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专利技术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毛笔从选料到制成,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择料、水盆(分配料、提材、脱脂、梳理、顺齐、清洗、圆头、扎头等)、修笔、刻字、包装五个大的工序,工序中又以水盆和修笔最为复杂。毛笔的笔头选用东北优质大黄狼尾毛为主料,配以适量香狸尾毛、免须、獾针、貉子胸毛、羊毛、鸡毛等细尾毛,经过百余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莱州毛笔共有290多个规格,400多个品种。按头长度分,有大楷、中楷、小楷;按笔头材料分,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山兔毛)、金鸡毫、石獾毫及胎毛笔等;按用途分,有字笔、画笔、修像笔、眉笔等。笔杆按产品等级用料选用中国湖南特产的湘妃、福建凤眼等名竹,镶嵌有粤、桂产乌黑发亮的水牛角和上好的玉石旋制的笔斗、笔顶。开峰尖细,书写流利,柔而不软,刚而含蓄,经久耐磨,"圆、健、尖、齐"四德兼备。上述毛笔生产工艺复杂,而特别在在毛笔上胶整修方面,更是人才奇缺,这也导致了毛笔生产量太小,人工成本极高,毛笔的质料也是五花八门,很难用一个价格去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简化了传统技术中的生产工艺,将上胶成型简化为若干个简洁的步骤,既可手工完成,也可设计为流水线机械结构实现全自动操作。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上胶:将毛笔的笔头朝下在上胶缸中上下往复振动,将笔头上的毛打乱,同时胶水涂覆在笔头的毛上;二、梳毛:将毛笔的笔头朝下,用毛刷或梳子顺着毛的走向梳理,将其梳理整齐,且将毛上的胶水梳理掉;三、刮胶:采用刀片装置对毛笔的笔头进行挤压,然后提起毛笔,一方面将笔头上的胶水挤出,另一方面使得笔头定型;四、去毛头:采用夹子将毛笔笔头多余的毛夹紧去除。所述上胶步骤中,包括两次上胶,即从第一个上胶缸中出来后,进入第二个上胶缸,重复步骤一的动作进行二次上胶。所述上胶缸的底部或侧面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上胶缸缸口设有理毛块,所述理毛块由理毛气压缸带动为笔头除去多余的胶水,所述上胶缸内设有电阻加热装置对胶水进行加热,所述上胶缸被外力驱动上下移动,然后通过理毛块对多余的胶水进行刮胶处理。在所述第三步的梳毛步骤中,设有梳毛槽,所述梳毛槽内相两面设置有梳毛梳,所述两个梳毛梳在气动装置的带动下,相互交叉对毛笔毛头进行梳理,防止粘胶打结。所述刮胶工艺中,包括初次刮胶与二次刮胶两次刮胶工艺。在所述刮胶工艺中设有刮胶槽,所述刮胶槽内设有传动环,所述传动环内设置有刮胶刀片,所述刮胶槽通过外力驱动上下移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气动装置对传动环推动转动,所述传动环带动刮胶刀片转动,刮胶刀片用力挤压毛笔笔头,使得毛笔笔头除去多余的胶水以及形状固定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将传统工艺做了精简,将上胶成型简化为若干个简洁的步骤,既可手工完成,也可设计为流水线机械结构实现全自动操作;(2)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胶工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梳毛工位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梳毛槽外部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梳毛槽内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刮胶工位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刮胶槽外部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刮胶槽内部视图。其中,1上胶缸,2理毛块,3理毛气压缸,4梳毛槽,401梳毛梳,7刮胶槽,8传动环,801刮胶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上胶:将毛笔的笔头朝下在上胶缸1中上下往复振动,将笔头上的毛打乱,同时胶水涂覆在笔头的毛上;二、梳毛:将毛笔的笔头朝下,用毛刷或梳子顺着毛的走向梳理,将其梳理整齐,且将毛上的胶水梳理掉;三、刮胶:采用刀片装置对毛笔的笔头进行挤压,然后提起毛笔,一方面将笔头上的胶水挤出,另一方面使得笔头定型;四、去毛头:采用夹子将毛笔笔头多余的毛夹紧去除。所述上胶步骤中,包括两次上胶,即从第一个上胶缸中出来后,进入第二个上胶缸,重复步骤一的动作进行二次上胶。所述上胶缸的底部或侧面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上胶缸1缸口设有理毛块2,所述理毛块2由理毛气压缸3带动为笔头除去多余的胶水,所述上胶缸1内设有电阻加热装置对胶水进行加热,所述上胶缸1被外力驱动上下移动,然后通过理毛块2对多余的胶水进行刮胶处理。在所述第三步的梳毛步骤中,设有梳毛槽4,所述梳毛槽4内相两面设置有梳毛梳401,所述两个梳毛梳401在气动装置的带动下,相互交叉对毛笔毛头进行梳理,防止粘胶打结。所述刮胶工艺中,包括初次刮胶与二次刮胶两次刮胶工艺。在所述刮胶工艺中设有刮胶槽7,所述刮胶槽7内设有传动环8,所述传动环8内设置有刮胶刀片801,所述刮胶槽7通过外力驱动上下移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气动装置对传动环8推动转动,所述传动环8带动刮胶刀片801转动,刮胶刀片801用力挤压毛笔笔头,使得毛笔笔头除去多余的胶水以及形状固定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上胶:将毛笔的笔头朝下在上胶缸(1)中上下往复振动,将笔头上的毛打乱,同时胶水涂覆在笔头的毛上;二、梳毛:将毛笔的笔头朝下,用毛刷或梳子顺着毛的走向梳理,将其梳理整齐,且将毛上的胶水梳理掉;三、刮胶:采用刀片装置对毛笔的笔头进行挤压,然后提起毛笔,一方面将笔头上的胶水挤出,另一方面使得笔头定型;四、去毛头:采用夹子将毛笔笔头多余的毛夹紧去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上胶:将毛笔的笔头朝下在上胶缸(1)中上下往复振动,将笔头上的毛打乱,同时胶水涂覆在笔头的毛上;二、梳毛:将毛笔的笔头朝下,用毛刷或梳子顺着毛的走向梳理,将其梳理整齐,且将毛上的胶水梳理掉;三、刮胶:采用刀片装置对毛笔的笔头进行挤压,然后提起毛笔,一方面将笔头上的胶水挤出,另一方面使得笔头定型;四、去毛头:采用夹子将毛笔笔头多余的毛夹紧去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步骤中,包括两次上胶,即从第一个上胶缸中出来后,进入第二个上胶缸,重复步骤一的动作进行二次上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缸的底部或侧面设有加热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笔上胶成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缸(1)缸口设有理毛块(2),所述理毛块(2)由理毛气压缸(3)带动为笔头除去多余的胶水,所述上胶缸(1)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仁爱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