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423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及固液分离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水罐及絮凝剂罐,所述第一污水罐的物料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污水流量计及缓冲管;所述絮凝剂罐的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絮凝剂泵,絮凝剂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控调节阀组及絮凝剂流量计;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与所述污水管道连接的卧螺离心机及与卧螺离心机的污水排放口连接的第二污水罐及第三污水罐;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与污水流量计、絮凝剂流量计、第一污水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大米蛋白的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大米蛋白生产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大米蛋白生产过程会产生废水,现在对污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米蛋白生产工厂必须要配置高要求的污水处理装置,把污水处理掉排放标准才能对外排放。大米蛋白生产污水中主要是糊精、纤维、脂肪、灰分以及部分回收不了的蛋白,基本都是无害的有机物质,对污水常规的处理方式是生物发酵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COD、BOD等指标,达到排放标准,但是该方法一次性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及固液分离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水罐及絮凝剂罐,所述第一污水罐的物料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泵,所述第一污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污水管道,所述污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污水流量计及缓冲管;所述絮凝剂罐的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絮凝剂泵,絮凝剂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控调节阀组及絮凝剂流量计;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与所述污水管道连接的卧螺离心机及与卧螺离心机的污水排放口连接的第二污水罐及第三污水罐,污水排放口与第二污水罐及第三污水罐的连通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截断阀及第二截断阀,第二污水罐及第三污水罐上分别设有第二吸附剂添加口及第三吸附剂添加口,所述第二污水罐及第三污水罐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污水泵,所述第二污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板框,所述板框具有固废排放口及达标水排放口;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与污水流量计、絮凝剂流量计、第一污水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污水罐、第二污水罐、第三污水罐及絮凝剂罐的底部出口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污水罐底阀、第二污水罐罐底阀、第二污水罐罐底阀及絮凝剂罐底阀。所述自控调节阀组包括一个自动调节阀门和三个调节阀。所述缓冲管的管径大于污水管道的管径1.5-2倍;所述缓冲管具有倾斜45°的进料支管,絮凝剂通过所述进料支管进入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后的污水管道的长度范围为15-20米。所述第一污水罐及絮凝剂罐分别配置了污水液位计及絮凝剂液位计,所述污水液位计及絮凝剂液位计均与PLC控制柜连接。所述卧螺离心机与污水管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自控调节阀组与缓冲管的连接管道上配置了止回阀,所述第二污水泵与卧螺离心机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所述PLC控制柜安装于第一污水罐的一侧,其根据检测流量、液位值及泵的运行状态参数,控制自控调节阀组的开启比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采用专门的絮凝剂及装置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分离絮凝物后,再利用专门的吸附剂及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的成本与生物发酵法相当,但是一次性投资成本降低40%,占地面积减少5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污水罐;11、第一污水罐底阀;12、第一调节阀;13、止回阀;14、絮凝剂流量计;15、污水管道;16、PLC控制柜;17、软管;18、卧螺离心机;19、固体废渣排放口;2、絮凝剂罐;20、污水排放口;21、第二吸附剂添加口;22、第三吸附剂添加口;23、第二污水罐;24、第三污水罐;25、第二污水罐罐底阀;26、第三污水罐罐底阀;27、第一截断阀;28、第二截断阀;29、第二污水泵;3、第一污水泵;30、第二调节阀;31、板框;32、固废排放口;33、达标水排放口;4、絮凝剂泵;5、污水流量计;6、缓冲管;7、自控调节阀组;8、污水液位计;9、絮凝剂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及固液分离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水罐1及絮凝剂罐2,第一污水罐1的物料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泵3,第一污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污水管道15,污水管道15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12、污水流量计5及缓冲管6;絮凝剂罐2的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絮凝剂泵4,絮凝剂泵4的输出端与缓冲管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控调节阀组7及絮凝剂流量计14;固液分离系统包括与污水管道15连接的卧螺离心机18及与卧螺离心机18的污水排放口20连接的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污水排放口20与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的连通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截断阀27及第二截断阀28,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上分别设有第二吸附剂添加口21及第三吸附剂添加口22,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污水泵29,第二污水泵2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板框31,板框31具有固废排放口32及达标水排放口33;通过操作第一截断阀27及第二截断阀28,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可轮换使用,确保生产连续性。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16,PLC控制柜16与污水流量计5、絮凝剂流量计14、第一污水泵3连接。PLC控制柜16安装于第一污水罐1的一侧,其根据检测流量、液位值及泵的运行状态参数,控制自控调节阀组7的开启比例。如图1所示,第一污水罐1、第二污水罐23、第三污水罐24及絮凝剂罐2的底部出口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污水罐底阀11、第二污水罐罐底阀25、第三污水罐罐底阀26及絮凝剂罐底阀。如图1所示,自控调节阀组7包括一个自动调节阀门和三个调节阀。自动调节阀作为自控阀,反应灵敏,阀门还配置了旁通阀以备自控阀检修时使用。如图1所示,缓冲管6的管径大于污水管道15的管径1.5-2倍;缓冲管6具有倾斜45°的进料支管,絮凝剂通过进料支管进入缓冲管6,缓冲管6后的污水管道15的长度范围为15-20米。絮凝剂进料时采用斜45°进入,减少阻力。污水管道15的管内液体流速0.5-1.0m/s,缓冲管6后的污水管道长度15-20米,流速不能太快或管道太短,否则会影响絮凝效果。如图1所示,第一污水罐1及絮凝剂罐2分别配置了污水液位计8及絮凝剂液位计9,污水液位计8及絮凝剂液位计9均与PLC控制柜16连接。如果出现液位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下,PLC控制柜16会报警,避免应为污水不足或絮凝剂不足导致的系统不稳定。如图1所示,卧螺离心机18与污水管道15之间通过软管17连接。软管17的设置,减少离心机对管道系统的振动。如图1所示,自控调节阀组7与缓冲管6的连接管道上配置了止回阀13,第二污水泵29与板框31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30。止回阀13的设置,避免因为絮凝剂泵4或自控调节阀组7出现故障时,物料返到絮凝剂罐2中。工作时,第一污水罐1中的物料经过第一污水泵3输送,流经污水管道15,絮凝剂从絮凝剂罐2送出,经过自控调节阀组7,从缓冲管6进入污水管道与污水混合,污水流量计5安装在污水管道15上实现在线检测,絮凝剂流量计14安装在絮凝剂管道上实现在线检测,检测的数值反馈到PLC控制柜16,污水与絮凝剂按固定比例混合,根据预设的程序,PLC会调整自控调节阀组7的开启度,进而调整絮凝剂添加量。添加絮凝剂后的污水进入卧螺离心机18,经过分离后,废渣从固体废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及固液分离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水罐(1)及絮凝剂罐(2),所述第一污水罐(1)的物料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泵(3),所述第一污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污水管道(15),所述污水管道(15)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12)、污水流量计(5)及缓冲管(6);所述絮凝剂罐(2)的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絮凝剂泵(4),絮凝剂泵(4)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管(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控调节阀组(7)及絮凝剂流量计(14);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与所述污水管道(15)连接的卧螺离心机(18)及与卧螺离心机(18)的污水排放口(20)连接的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污水排放口(20)与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的连通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截断阀(27)及第二截断阀(28),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上分别设有第二吸附剂添加口(21)及第三吸附剂添加口(22),所述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污水泵(29),所述第二污水泵(2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板框(31),所述板框(31)具有固废排放口(32)及达标水排放口(33);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16),所述PLC控制柜(16)与污水流量计(5)、絮凝剂流量计(14)、第一污水泵(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及固液分离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污水罐(1)及絮凝剂罐(2),所述第一污水罐(1)的物料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泵(3),所述第一污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污水管道(15),所述污水管道(15)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12)、污水流量计(5)及缓冲管(6);所述絮凝剂罐(2)的输出管道上安装有絮凝剂泵(4),絮凝剂泵(4)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管(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自控调节阀组(7)及絮凝剂流量计(14);所述固液分离系统包括与所述污水管道(15)连接的卧螺离心机(18)及与卧螺离心机(18)的污水排放口(20)连接的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污水排放口(20)与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的连通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截断阀(27)及第二截断阀(28),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上分别设有第二吸附剂添加口(21)及第三吸附剂添加口(22),所述第二污水罐(23)及第三污水罐(2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污水泵(29),所述第二污水泵(29)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板框(31),所述板框(31)具有固废排放口(32)及达标水排放口(33);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16),所述PLC控制柜(16)与污水流量计(5)、絮凝剂流量计(14)、第一污水泵(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蛋白生产污水的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罐(1)、第二污水罐(23)、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秋生陈天祥陈林冯伟朱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