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94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包括稳定杆支座、稳定杆支座盖、至少2个螺栓;其中,所述稳定杆支座设有与提升轴轴梁配合的大圆弧面和与稳定杆橡胶轴承配合的小圆弧面;所述稳定杆支座盖设有与稳定杆橡胶轴承配合的圆弧面;所述螺栓将稳定杆支座和稳定杆支座盖连接并与稳定杆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设计,不但能与提升轴匹配完成稳定杆的固定,还可以通过优选方案来帮助稳定杆简化结构和减轻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尤其是商用车辆为保证整车横向稳定性,通常会安装稳定杆;常见的这种稳定杆通常一端固定于车桥上,另一端固定于车架,且在两端分别用不同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在现在的汽车行业,提升轴因为其在减轻车辆自重、降低油耗、减少轮胎磨损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推广和应用。使用了提升轴的汽车,面临着如何在提升轴和车架之间安装稳定杆的问题。但是目前没有与提升轴相匹配的稳定杆固定装置,原有的用来将稳定杆固定于车桥的固定装置在结构与功能方面无法满足将稳定杆固定于提升轴的使用要求。同时,目前通用的稳定杆通常采用橡胶轴承与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与橡胶轴承接触部位为平整曲面;为了保证稳定杆轴向方向的固定效果,橡胶轴承需要设有限位部件,既使橡胶轴承的结构和安装操作均较为复杂,又不利于实现汽车部件的轻量化目标。因此,开发出一种既能与提升轴匹配又有利于简化稳定杆结构的稳定杆固定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完成的任务。目前未发现相关产品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与提升轴匹配又有利于简化稳定杆结构的稳定杆固定装置。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支座、稳定杆支座盖、至少2个螺栓;其中,所述稳定杆支座设有与提升轴轴梁配合的大圆弧面和与稳定杆橡胶轴承配合的小圆弧面;所述稳定杆支座盖设有与稳定杆橡胶轴承配合的圆弧面;所述螺栓将稳定杆支座和稳定杆支座盖连接并与稳定杆夹紧固定。优选的,所述稳定杆支座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所在车辆提升轴轴梁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杆支座的大圆弧面设有用于减小接触面积的凹槽I。优选的,所述稳定杆支座的小圆弧面和/或稳定杆支座盖的圆弧面上分别设有凹槽II和凹槽III。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II、凹槽III数量分别为3个且沿弧面方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稳定杆支座大圆弧面与提升轴轴梁配合并连接,使得本技术与提升轴匹配;通过稳定杆支座的小圆弧面和稳定杆支座盖的圆弧面与稳定杆橡胶轴承接触、压紧,完成稳定杆在提升轴上的安装固定目的;2.优选方案中,在稳定杆支座与轴梁接触面上设有凹槽,减小稳定杆支座与轴梁的接触面积,使稳定杆支座更好的贴合在轴梁上,间隙小,焊接方便,焊后强度高;3.优选方案中,稳定杆支座及稳定杆支座盖与橡胶轴承配合的圆弧面上设有凹槽,在夹紧固定过程中,橡胶轴承外表面被挤压到凹槽内,形成稳定杆的轴向限位结构,从而使橡胶轴承原本的限位部件可以取消,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稳定杆支座1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稳定杆支座,1-1.凹槽I,1-2.凹槽II,2.稳定杆支座盖,2-1.凹槽III,3.螺栓,4.提升轴轴梁,5.橡胶轴承,6.稳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包括稳定杆支座1、稳定杆支座盖2、2个螺栓3。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连接的稳定杆6为U字形结构;本实施例应用时2套共同配合使用,分别设于提升轴轴梁4的两端,且分别连接稳定杆6U字形中底部的横杆。U字形稳定杆6中横杆部位套有2个橡胶轴承5,橡胶轴承5为开口结构,未固定前可在稳定杆6上滑动。所述稳定杆支座1设有与提升轴轴梁4配合的大圆弧面和与橡胶轴承5配合的小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居中锻造出椭圆形的凹槽I1-1。所述稳定杆支座盖2设有与稳定杆橡胶轴承5配合的圆弧面,所述稳定杆支座1的小圆弧面与稳定杆支座盖2圆弧面相对;所述稳定杆支座1与稳定杆支座盖2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螺栓孔,2个螺栓3将稳定杆支座1和稳定杆支座盖2连接并与稳定杆夹紧固定。所述稳定杆支座1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所在车辆提升轴轴梁4上,所述大圆弧面上设有的凹槽I可以减小接触面积,使稳定杆支座1更好的贴合在提升轴轴梁4上,间隙小,焊接方便,焊后强度高。所述稳定杆支座1的小圆弧面与稳定杆支座盖2的圆弧面上分别设有3条沿弧面方向设置的凹槽II1-2和凹槽III2-1。橡胶轴承5外表面中心有凸起,该凸起与稳定杆支座1上小圆弧面三条凹槽II1-2的中间一条配合,完成橡胶轴承5的初定位;然后稳定杆支座盖2在螺栓3的作用下夹紧橡胶轴承5,完成对稳定杆6的安装。在螺栓3打紧过程中,橡胶轴承5外表面被压入稳定杆支座1上小圆弧面三条凹槽II1-2及稳定杆支座盖2上圆弧面三条凹槽III2-1内,形成对稳定杆6的轴向限位结构,从而使橡胶轴承5原本的限位部件可以取消,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重量。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支座(1)、稳定杆支座盖(2)、至少2个螺栓(3);其中,所述稳定杆支座(1)设有与提升轴轴梁(4)配合的大圆弧面和与稳定杆橡胶轴承(5)配合的小圆弧面;所述稳定杆支座盖(2)设有与稳定杆橡胶轴承(5)配合的圆弧面;所述螺栓(3)将稳定杆支座(1)和稳定杆支座盖(2)连接并与稳定杆(6)夹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支座(1)、稳定杆支座盖(2)、至少2个螺栓(3);其中,所述稳定杆支座(1)设有与提升轴轴梁(4)配合的大圆弧面和与稳定杆橡胶轴承(5)配合的小圆弧面;所述稳定杆支座盖(2)设有与稳定杆橡胶轴承(5)配合的圆弧面;所述螺栓(3)将稳定杆支座(1)和稳定杆支座盖(2)连接并与稳定杆(6)夹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轴用稳定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支座(1)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所在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振虎许晔刘宏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