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645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包括行星架、摆线轮及输出机构,所述的行星架由输入轴及偏心轮组成,所述的摆线轮与行星架连接,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和滚子轴承等,该输出轴与输入轴在同一轴心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传动比大,适宜短期间断工作;减速器壳体带有工艺孔和加固装置,使用过程中抗冲击能力强,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
技术介绍
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新颖传动装置,也叫行星摆线减速机。行星传动机构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大大提高了机构承载能力和形位误差动力的传动机构,在结构上采用多个行星轮进行功率分流。行星传动机构由于具有结构复杂、传动平稳等特点使用领域广泛。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做为驱动或减速装置,广泛用于石油、环保、化工、水泥、输送、纺织、制药、食品、印刷、起重、矿山、冶金、建筑、发电等行业。摆线针轮减速机具有减速比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噪音低等优点,但现有的卧式摆线针轮减速机轴承室易磨损,且不能承受较大冲击载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冲击载荷大量存在,所以现有卧式摆线针轮减速机壳体,特别是机座位置经常因载荷冲击导致开裂。另外,壳体轴承箱、箱体内孔轴承室、变速箱轴承室经常磨损,减速机轴承室一旦出现磨损,部件的更换费用高昂,制造周期较长,一般修复方法为拆卸补焊后机加工或扩孔镶钢套等,费时费力,而且费用高昂。中国专利CN104864040B设有一个曲轴和一个摆线齿轮,通过所述曲轴推动所摆线齿轮转动,再通过传递件传递到输出端。该专利能够实现二级传动,第一级为行星齿轮减速,第二级为摆线齿轮减速。本申请与专利CN104864040B不同的是,使用针齿轮作为传动机构,所述输入轴外侧设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所述摆线轮的中心孔为偏心套上滚子轴承的滚道,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所述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所述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减速。所述摆线轮与针齿的啮合齿数多,重叠的系数大,整体机身平衡运转,主要零件用轴承钢淬火后精磨而成,磨损极小。为减少壳体开裂的可能性,减速器壳体特别是机座设有工艺孔和加固装置。与专利CN104864040B相比,本申请所设计的摆线针轮减速机轴承室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由于加装紧固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壳体特别是机座位置抗冲击能力更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磨损小,运转平稳,过载能力强,振动和噪音低的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包括行星架、摆线轮及输出机构。所述的行星架由输入轴及偏心轮组成。所述的摆线轮与行星架连接。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该输出轴与输入轴在同一轴心上。所述的输入轴上装有错位180°的双偏心套。所述的偏心轮设有两个,在两个偏心方向互成180°。所述的摆线轮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所述的摆线轮设有两个,具有相同的奇数齿,装在双偏心套上,两位置错开180°。所述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为偏心套上滚子轴承的滚道,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减速。所述的偏心轮由沿着针齿中心圆圆周均布的一组针齿销组成。所述的针齿销上装有针套。所述的输出机构采用销轴式传动,所述的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输出轴和输入轴在同一轴线上使机型获得尽可能小的尺寸,结构紧凑;减速器壳体带有工艺孔和加固装置,能承受较大冲击载荷,抗冲击能力强;针齿上带有针齿套,减少摩擦,增加使用寿命;部分传动接触采用了滚动摩擦,经久耐用;摆线轮与针齿的啮合齿数多,重叠的系数大,整体机身平衡运转,主要零件用轴承钢淬火后精磨而成,磨损极小。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出轴;2-机座;3-针齿壳;4-针齿套;5-针齿销;6-摆线轮;7-销轴套;8-销轴;9-偏心轮;10-输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强度好,抗冲击能力强的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输出轴1、机座2、针齿轮3、针齿套4、针齿销5、摆线轮6、销轴套7、销轴8、偏心轮9、输入轴10。行星摆线减速器左侧中间部位设有输出轴1,该输出轴1上下两侧均设有出轴紧固环固定,上方出轴紧固环右侧设有卧室机座2,机座2上方有压盖覆盖。行星摆动针轮减速器内部中间部位右侧设有输入轴10,输入轴10外侧设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两个摆线轮6的中心孔为偏心套上滚子轴承的滚道,由摆线轮6与针齿轮3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6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减速。滚柱轴承上方连接有销轴8,销轴8外侧包裹销轴套7,销轴套7上方连接有间隔环,间隔环右侧连接有摆线轮6。摆线轮6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摆线轮具有相同的奇数齿,装在双偏心套上。摆线轮6上方连接有针齿销5,针齿销5外侧包裹针齿套7,针齿套7外侧设有覆盖齿轮减速器的针齿壳。摆线齿与针齿套4啮合传递至针齿形成滚动磨擦,磨擦系数小,啮合区无相对滑动,磨损极小。输入轴10与所述输出轴1在同一轴心上。针齿轮3与轴承孔配合止口的轴线对两轴线孔的同轴度不低于8级,与针齿壳配合的端面对两轴承孔的垂直度不低于6级。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解决了传统减速器轴承室易磨损,不能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等缺点,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适宜短期间断工作,使用过程中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减速器包括行星架、摆线轮及输出机构,所述的行星架由输入轴及偏心轮组成,所述的摆线轮与行星架连接,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和滚子轴承,该输出轴与输入轴在同一轴心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减速器包括行星架、摆线轮及输出机构,所述的行星架由输入轴及偏心轮组成,所述的摆线轮与行星架连接,所述的输出机构包括输出轴和滚子轴承,该输出轴与输入轴在同一轴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上装有错位180°的双偏心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设有两个,在两个偏心方向互成18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线轮的齿廓为短幅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行星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线轮设有两个,具有相同的奇数齿,装在双偏心套上,两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莎茅健王强张玉磊奚蒙吴芳李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