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回差二级摆线锥齿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407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回差二级摆线锥齿减速器,属于精密机械传动领域,它包括机壳、输入轴、端盖、柱销I、锥齿套I、锥形摆线轮I、偏心套I、钢球组、十字盘、柱销II、锥齿套II、锥形摆线轮II、偏心套II、输出轴、预紧螺母、支承轴承、轴承端盖。该减速器采用NN型二级并联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基本结构,以锥形摆线轮上的外摆线锥形轮廓作为齿廓,与锥齿套啮合传动,通过施加预紧力来消除齿隙,同时配以无齿隙的浮动式钢球等速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传动比大、零齿隙、传动精度高、低冲击的优点。同时,不同于普通的NN型摆线针轮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两锥形摆线轮180°对称安装于不同的偏心轴段,并通过浮动式钢球等速机构连接,可实现啮合力与惯性力的平衡,具有传动运行时惯性力小,转臂轴承负载小、寿命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密减速传动装置,可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航空、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精密机械传动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机器人等精密机械的传动精度与控制精度,要求使用的减速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传动比大、齿隙小、响应快、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要求减速传动装置具有较高的往复定位精度。现有常用的精密减速传动装置多采用单级K-H-V型或二级NN型少齿差传动的机构形式。其中,单级K-H-V型少齿差传动可实现的传动比较小,难以适应机器人装备低速运转的需求。二级NN型少齿差传动可以实现较高的传动比,但是常见的NN型少齿差传动,两行星轮安装于同一偏心轴段,传动运行时惯性力大,转臂轴承负载很大、寿命较低,难以具备优良的传动性能。中国专利号CN201320633087,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摆线钢球行星减速装置的专利文件,其轴承A、中心盘、行星盘和输出盘依次设在偏心输入轴上,中心盘与机架壳体固定连接,中心盘和行星盘相对应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外摆线封闭槽和内摆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回差二级摆线锥齿减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入轴端盖(3)、端盖(6)、转臂轴承I(5)、锥形摆线轮I(7)、柱销I(8)、锥齿套I(9)、偏心套I(32)、第一钢球组(11)、十字盘(12)、第二钢球组(13)、锥齿套II(15)、柱销II(16)、锥形摆线轮II(17)、转臂轴承II(18)、偏心套II(30)、轴套(29)、预紧螺母(21)、输出轴端盖(23)、输出轴(24)、机壳(14),其特征是:输入轴(1)通过过盈配合与偏心套I(32)固连,并通过转臂轴承I(5)与锥形摆线轮I(7)连接;输入轴(1)还通过过盈配合与偏心套II(30)固连,并通过转臂轴承II(18)与锥形摆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回差二级摆线锥齿减速器,包括输入轴(1)、输入轴端盖(3)、端盖(6)、转臂轴
承I(5)、锥形摆线轮I(7)、柱销I(8)、锥齿套I(9)、偏心套I(32)、第一钢球组(11)、十字盘
(12)、第二钢球组(13)、锥齿套II(15)、柱销II(16)、锥形摆线轮II(17)、转臂轴承II(18)、
偏心套II(30)、轴套(29)、预紧螺母(21)、输出轴端盖(23)、输出轴(24)、机壳(14),其特征
是:输入轴(1)通过过盈配合与偏心套I(32)固连,并通过转臂轴承I(5)与锥形摆线轮I(7)
连接;输入轴(1)还通过过盈配合与偏心套II(30)固连,并通过转臂轴承II(18)与锥形摆线
轮II(17)连接,偏心套I(32)与偏心套II(30)的偏心距相等且呈180°对称布置,十字盘(12)
在锥形摆线轮I(7)与锥形摆线轮II(17)之间浮动,输出轴(24)的右端为法兰盘结构,端盖
(6)通过螺钉组(10)与机壳(14)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回差二级摆线锥齿减速器,其特征是:所述锥形摆线轮
I(7)的轮缘是有一定锥度的外摆线轮廓,端盖(6)的左端面上安装有柱销I(8),柱销I(8)上
安装锥齿套I(9),锥齿套I(9)的锥度与锥形摆线轮I(7)的轮缘锥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殷爱国孔霞张介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