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21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相配合以固定所述主减速器,所述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主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空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通过将第一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与第一支架本体可拆卸地相连,该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强度可靠,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主减速器是实现减速增扭、轮间差速及按结构要求改变传力方向功能的总成部件。对于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越野汽车独立主减速器来说,一般需要3点橡胶支撑固定安装在车架(或副车架)上。主减速器需接收传动轴传来的扭矩,并将扭矩通过两端的半轴齿轮传递给半轴,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主减速器壳体会受到内部传力部件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会通过主减速器固定支架传递到车架上。因此,主减速器固定支架需要在承受主减速器自身重力的同时,也需承受扭矩传递过程中所受的力,且传递的扭矩越大,支架所受到的综合力就越大。此外,主减速固定支架装配复杂,不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相配合以固定所述主减速器,所述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主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架配合配合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配合部的两端以用于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形成为弧形,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形成为与所述配合部相对应的弧形,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配合形成圆形安装空间。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栓孔,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朝向所述主减速器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止抵部和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与所述第二止抵部配合以限制所述主减速器的轴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抵部形成为沿所述配合部的内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凸起,所述第二止抵部形成为沿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内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凸起。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安装部分别朝向所述配合部的同一侧延伸且与所述配合部形成为U字形,每个所述安装部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孔以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安装部上分别设有三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的所述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通过将第一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与第一支架本体可拆卸地相连,该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强度可靠,便于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的第一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的第二支架本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的第二支架本体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与主减速器装配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与主减速器以及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第一支架本体10;配合部11;安装部12;第一止抵部13;安装孔14;螺栓孔15;第二支架本体20;第二止抵部21;主减速器1;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用于与车辆的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配合以固定主减速器1,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架本体10和第二支架本体20。具体而言,第一支架本体10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连,第二支架本体20与第一支架本体10可拆卸地相连,第二支架本体20与第一支架本体10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安装主减速器1的壳体的安装空间。换言之,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用于与车辆的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配合以固定主减速器1,且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共同承受主减速器1自身重力和扭矩传递过程中所受的力,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主要由第一支架本体10和第二支架本体20组成,结构简单,质量轻。其中,第一支架本体10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连,第一支架本体10与第二支架本体20可拆卸地相连,便于拆卸和后期维修,第二支架本体20与第一支架本体10配合以限定出安装空间,主减速器1的壳体与安装空间相配合,安装牢固。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通过将第一支架本体10的两端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连,第二支架本体20与第一支架本体10可拆卸地相连,该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100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强度可靠,便于拆卸。优选地,第一支架本体10包括配合部11和安装部12。具体地,配合部11与第二支架配合配合限定出安装空间,安装部12设在配合部11的两端以用于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连。换句话说,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本体10主要由配合部11和安装部12组成,其中,配合部11与第二支架本体20相配合以限定出安装空间,主减速器1的壳体固定在安装空间内,连接稳固,配合部11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分别与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2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配合部11形成为弧形,第二支架本体20形成为与配合部11相对应的弧形,配合部11与第二支架本体20配合以形成圆形安装空间,圆形安装空间与主减速器1壳体上设有橡胶圆圈形状相吻合,便于装配紧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配合部11和第二支架本体20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栓孔15,配合部11与第二支架本体20通过螺栓相连,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5所示,配合部11和第二支架本体20朝向主减速器1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止抵部13和第二止抵部21,第一止抵部13与第二止抵部21配合以限制主减速器1的轴向运动。可选地,第一止抵部13形成为沿配合部11的内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凸起,第二止抵部21形成为沿第二支架本体20的内轮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凸起。也就是说,第一止抵部13形成为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沿着配合部11的内轮廓周向延伸,第二止抵部21也形成为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沿着第二支架本体20的内轮廓轴向延伸,第一止抵部13与第二止抵部21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相配合以固定所述主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主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主减速器两侧的固定支架相配合以固定所述主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配合以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主减速器的壳体的安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架配合配合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配合部的两端以用于分别与所述主减速器两侧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形成为弧形,所述第二支架本体形成为与所述配合部相对应的弧形,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配合形成圆形安装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减速器中间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栓孔,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雅楠高胜民张电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