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均三嗪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9915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三嗪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子探针由三聚氰氯和4‑氨基‑1,2,4‑三氮唑一步反应制得。该制备方法,易操作,原料成本低廉,反应过程容易控制,产品纯化处理简单,收率高,纯度高。该分子探针不仅应用于有机溶剂中Cu(II)离子含量的检测,还可目视定性检测。在分析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 homogeneous three zine molecular prob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mogeneous three azine molecular prob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molecular probes in this invention are prepared by one-step reaction of cyanuric chloride and 4 - amino - 1,2,4 - three azol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 low cost of raw materials, easy to control reaction process, simple purification process, high yield and high purity. The molecular probe is not only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Cu (II) ion content in organic solvents, but also visually and qualitatively tested. It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analysis and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三嗪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一种均三嗪基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分析化学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常见的污染成分之一金属铜,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汽车尾气、农药化肥等,其离子存在形式主要为二价铜离子。对人体而言,铜是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铜离子对于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浓度过高会扰乱生命系统的正常活动而使细胞中毒,引起严重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例如,威尔逊氏症、阿尔茨海默症、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综合症等;鉴于铜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方面产生的巨大危害,我国国标规定下列食品中铜含量不能超过:粮食10mg/kg、豆类20mg/kg、蔬菜10mg/kg、水果10mg/kg、肉类10mg/kg、水产类50mg/kg、豆类5mg/kg(GB5009.13);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饮用水中铜离子的含量,不能超过20μM。因此,对日常食物、土壤及水体等生活环境中的铜离子进行安全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检测铜离子的探针不断出现,目前常用的检测铜离子方法有原子吸收法、电化学方法、元素分析及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但在运用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三嗪基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探针由三聚氰氯和4‑氨基‑1,2,4‑三氮唑一步反应制得,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三嗪基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探针由三聚氰氯和4-氨基-1,2,4-三氮唑一步反应制得,具有如下所示结构:。2.一种均三嗪基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向50-60mL水中,加入0.031-0.033mol的4-氨基-1,2,4-三氮唑、0.032-0.035mol碳酸钠,冰浴搅拌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玲匡轩崔玉孙旭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