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101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检测与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中的水分挤出,再用二氯甲烷对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将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N‑亚硝基二丙基胺‑d14混合,得到待分析样品;c)对所述待分析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水样中N‑亚硝胺的种类和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水样预处理时步骤简便,容易操作;在样品分析时所用的GC‑MS设备价格相对低廉,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检测与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N-亚硝胺是有潜在致癌性的一类化合物。由于前体化合物如亚硝酸盐和有机氮在水中进行亚硝化或氧化反应可以形成N-亚硝胺,因此这类化合物在国外自来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N-亚硝胺有较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且其常以痕量浓度存在于水体当中,因此检出较为困难。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方法,所以探究一种检测限低、操作方便、测定成本较低的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是极为迫切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检测限低,操作方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中的水分挤出,再用二氯甲烷对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将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N-亚硝基二丙基胺-d14混合,得到待分析样品;c)、对所述待分析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水样中N-亚硝胺的种类和含量。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的用量比为1L:(80~150)ng。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待测水样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L:(10~20)mL。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的填料为椰壳活性炭。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在通过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的混合液之前,先对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待测水样与步骤b)中所述甲醇的体积比为1L:(20~80)μL。优选的,步骤b)中,在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之前,先对所述洗脱液进行干燥。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浓缩具体包括: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后依次进行旋转蒸发和挥发,得到浓缩液;所述旋转蒸发的温度为15~35℃。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待测水样与步骤b)中所述待分析样品的体积比为1L:(0.2~0.8)mL。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待分析样品中N-亚硝基二丙基胺-d14的含量为0.2~0.3m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中的水分挤出,再用二氯甲烷对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将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N-亚硝基二丙基胺-d14混合,得到待分析样品;c)、对所述待分析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水样中N-亚硝胺的种类和含量。本专利技术利用活性炭固相萃取和浓缩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可将原始水样浓缩数千倍,达到GC-MS的最低检测限;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结合使用同位素稀释法和GC-MS分析法,既可对水样中多种痕量N-亚硝胺进行定量测定,又可直观评价检测方法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水样预处理时步骤简便,容易操作;在样品分析时所用的GC-MS设备价格相对低廉,且在大多数分析实验室都已配备,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水样中的N-亚硝胺进行检测时,N-亚硝胺的检测限为2~6ng/L,回收率大约在60~80%左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2.0mg/LN-亚硝胺标准溶液的质谱峰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DMA-d6的标准曲线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MDMA的标准曲线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MEA的标准曲线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DEA的标准曲线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Pyr的标准曲线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Mor的标准曲线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DPA的标准曲线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Pip的标准曲线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DBA的标准曲线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NDphA的标准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中的水分挤出,再用二氯甲烷对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将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N-亚硝基二甲胺-d14混合,得到待分析样品;c)、对所述待分析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水样中N-亚硝胺的种类和含量。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在待测水样中加入内标物,并对其进行固相萃取。其具体操作为:先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其中,所述待测水样中优选含有一定量的N-亚硝胺,所述N-亚硝胺包括但不限于N-亚硝基二甲胺(NDMA)、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NMEA)、N-亚硝基二乙基胺(NDEA)、N-亚硝基二丙基胺(NDPA)、N-亚硝基二丁基胺(NDBA)、N-亚硝基吡咯烷(NPyr)、N-亚硝基吗啉(NMor)、N-亚硝基哌啶(NPip)和N-亚硝基二苯胺(NDPh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内标物为N-亚硝基二甲胺-d6(NDMA-d6);所述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的用量比优选为1L:(80~150)ng,更优选为1L:100ng。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的填料为椰壳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的填料填充量优选为0.3~0.4g/ml。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为6ml的固相萃取小柱,装填2g的椰壳活性炭。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使用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之前,先对其进行活化,所述活化的步骤包括:依次将二氯甲烷、甲醇和水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其中,所述二氯甲烷优选分2~4次通入,更优选分2次通入,每次通入量优选为2~6mL,更优选为3mL;所述甲醇优选分2~6次通入,更优选份4次通入,每次通入量优选为2~6mL,更优选为3mL;所述水优选分3~7次通入,更优选分5次通入,每次通入量优选为2~6mL,更优选为3mL。在本专利技术中,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的混合液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的流速优选为5~20mL/min,更优选为10mL/min;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的混合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中的水分挤出,再用二氯甲烷对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将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N‑亚硝基二丙基胺‑d14混合,得到待分析样品;c)、对所述待分析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水样中N‑亚硝胺的种类和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痕量N-亚硝胺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混合后通过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中的水分挤出,再用二氯甲烷对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将所述洗脱液与甲醇混合,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与N-亚硝基二丙基胺-d14混合,得到待分析样品;c)、对所述待分析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所述待测水样中N-亚硝胺的种类和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待测水样与N-亚硝基二甲胺-d6的用量比为1L:(80~150)n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待测水样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L:(10~20)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的填料为椰壳活性炭。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腊华王佳仪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