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9454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臂和旋转支架,所述顶料臂的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结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顶升机构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上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料臂的中部,当所述顶升机构带动所述顶料臂顶起、落下时,所述顶料臂在所述旋转支架的上端枢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工序板料自动排出模具,减少操作人员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Automatic ejecting device for blanking die of stamping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ejecting device for the blanking die of a stamping part, including a top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top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op feed arm and a rotating bracket, one end of the top material arm has an upward bending structure, the other end can b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bracke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otating bracket is fixed. The lower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lower die seat and the upper end is slid to the middle of the top material arm. When the lift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top material arm to rise and fall, the top material arm is pivo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discharge the mould of the process sheet, reduce the number of operators,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冲压件生产过程中,会广泛应用落料模具。根据不同生产条件落料模可分为开卷落料模和单工位落料模,开卷落料模需要专用开卷设备,单工位落料模一般使用普通生产压力机。现有技术中,中小型单工位落料模通常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即模具前方一个操作人员上料,将坯料放到模具上,生产完成后,模具后方操作人员取下落料完成的工序板料。如此,便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实现工序板料自动排出模具,减少操作人员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臂和旋转支架,所述顶料臂的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结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顶升机构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上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料臂的中部,当所述顶升机构带动所述顶料臂顶起、落下时,所述顶料臂在所述旋转支架的上端枢转。前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优选地,所述顶料臂的中部开设长圆孔,所述顶升机构的上端在所述长圆孔内滑动。前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优选地,所述顶料臂的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支架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旋转轴匹配的旋转轴套,当所述顶升机构带动所述顶料臂顶起、落下时,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套内转动。前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优选地,所述顶料机构还包括角钢,所述旋转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角钢上,所述角钢固定在所述下模座的边缘。前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为气缸,并与冲压机床联动。前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优选地,包括两套所述顶料机构和两套所述顶升机构,两套所述顶料机构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顶料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自动顶料装置,安装在模具的取料端,通过设置顶料机构和能够将顶料机构顶起并进行旋转的顶升机构,实现了工序板料的自动排出,不需专职人员取料,减少了劳动量,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还节省了生产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不需操作人员取料,减少了安全隐患,有利于安全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未进行顶料时的状态);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进行顶料时的状态);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安装在下模座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料臂,11-长圆孔,12-旋转轴,2-旋转支架,21-旋转轴套,3-角钢,4-顶升机构,5-连接板,6-下模座,7-工序板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机构和顶升机构4。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臂1和旋转支架2,所述顶料臂1的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结构,即顶料臂1整体呈“L”形或“J”形,当该装置安装在下模座6上时,向上折弯的结构恰位于工序板料7下方,且当顶料臂1被顶升机构4顶起时,向上折弯的结构将工序板料7顶起并排出;顶料臂1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座6上;所述顶升机构4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6上,上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料臂1的中部,当所述顶升机构4带动所述顶料臂1顶起、落下时,所述顶料臂1在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枢转。具体地,为了增大顶料臂1与工序板料7的接触面积,可以在顶料臂1的向上折弯的结构的顶部设置水平的顶料杆或顶料板。如图3所示,先将该自动顶料装置安装在落料模的下模座6上。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坯料放入模具中,顶料装置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落料完成后,上模座上行,工序板料7失去顶部压力,顶升机构4的上端上行,并相对顶料臂1滑动,如图2所示,则顶料臂1在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枢转,则顶料臂1一端的向上折弯的结构会将工序板料7顶起,又由于顶料臂1是作的旋转运动而不是单纯的被水平顶起,所以,顶料臂1对工序板料7会有一个侧向的推力,对工序板料7的排出具有导向作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顶料装置,安装在模具的取料端,通过设置顶料机构和能够将顶料机构顶起并进行旋转的顶升机构4,实现了工序板料7的自动排出,不需专职人员取料,减少了劳动量,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还节省了生产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不需操作人员取料,减少了安全隐患,有利于安全生产。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料臂1的中部开设长圆孔11,所述顶升机构4的上端在所述长圆孔11内滑动。通过设置长圆孔11,使得顶升机构4顶起时,其上端能够在顶料臂1的中部滑动,使顶料臂1顺利转动。具体地,顶升机构4的顶端为U形结构,顶料臂1位于U形结构的槽内,并通过一销轴依次穿过U形结构的一侧、顶料臂1的长圆孔11即U形结构的另一侧,连接方式稳定、可靠。当然,也可通过其它形式实现顶升机构4在顶料臂1上滑动,比如在顶料臂1上设置滑槽,在顶升机构4的顶部设置相应的滑块,令滑块始终在滑槽内。在另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料臂1的一端设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旋转轴12匹配的旋转轴套21,当所述顶升机构4带动所述顶料臂1顶起、落下时,所述旋转轴12在所述旋转轴套21内转动。通过分别在顶料臂1和旋转支架2上设置相互匹配的旋转轴12和旋转轴套21,使得旋转轴12可以在旋转轴套21内旋转,实现了顶料臂1绕旋转支架2旋转。当然,也可以通过在顶料臂1和旋转支架2上开设轴孔,采用销轴实现顶料臂1绕旋转支架2旋转,但是旋转轴12与旋转轴套21配合的连接方式,不需增加第三个零件,更加简单可靠。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料机构还包括角钢3,所述旋转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角钢3上,所述角钢3固定在所述下模座6的边缘。采用角钢3,方便将旋转支架2可拆卸安装在下模座6上,且安装在下模座6的侧面,节省了下模座6正面的使用空间。具体地,角钢3扣在下模座6的边缘,旋转支架2为“L”形的棒状型材,其下端的水平部分焊接在角钢3的水平部分,角钢3的竖直部分开设安装孔,用于与下模座6安装。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机构4为气缸,并与冲压机床联动。令气缸与机床联动,可实现工序板料7顶出的连续自动化。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坯料放入模具中,该顶料装置处于图1状态,落料完成后机床上行,同时与机床联动的气缸(顶升机构4)开始通气,气缸(顶升机构4)上端上行并沿长圆孔11滑动,如图2所示,带动顶料臂1上的旋转轴12在旋转轴套21内转动,同时顶料臂1向上折弯的结构顶起,将工序板料7顶出模具外;此过程顶料臂1也起到工序板料7的滑动导向作用。工序板料7顶出后,机床下行,同时气缸(顶升机构4)断气,该顶料装置恢复到图1状态,进入下一个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料机构和顶升机构(4);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臂(1)和旋转支架(2),所述顶料臂(1)的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结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座(6)上;所述顶升机构(4)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6)上,上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料臂(1)的中部,当所述顶升机构(4)带动所述顶料臂(1)顶起、落下时,所述顶料臂(1)在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料机构和顶升机构(4);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臂(1)和旋转支架(2),所述顶料臂(1)的一端具有向上折弯的结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下模座(6)上;所述顶升机构(4)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6)上,上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料臂(1)的中部,当所述顶升机构(4)带动所述顶料臂(1)顶起、落下时,所述顶料臂(1)在所述旋转支架(2)的上端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臂(1)的中部开设长圆孔(11),所述顶升机构(4)的上端在所述长圆孔(11)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件落料模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臂(1)的一端设有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伟峰赵烈伟陈馨黄林郑薇孔凡燕张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