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9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包括钢片,所述钢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底部卡接有胶条,所述钢片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雨刮护套,所述钢片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雨刮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二放置槽、推柱、第二限位块、第二弹簧、推块、把手、卡块、第一放置槽、滑柱、滑块、拉杆、移动柱、套环、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使用者在对汽车雨刷进行安装时,省时省力,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提高了汽车雨刷的实用性。

A type of car wip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car wiper, including a steel sheet. The two sides of the steel sheet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buckle. The bottom of the buckle is connected with a rubber strip. The two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steel sheet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aining sheath. The center of the top of the steel shee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second fixed blocks, and the second fixed block is fixed. A first fixing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a wiper arm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block. By setting second fixed blocks, first fixed blocks, first card grooves, second card grooves, second placement grooves, a push column, second limit blocks, second springs, a push block, a handle, a block, a first placement slot, a slide column, a slide block, a pull rod, a moving column, a ring, a first position limit block and a first spring. The user can save time and labor, reduce the labor force of the user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car wiper when installing the car wi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雨刷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雨刷结构。
技术介绍
所谓雨刷,就是机动车辆车前玻璃上为了防止雨水及其他污物影响视线而进行简单清理的一种工具,雨刷能发挥良好作用的关键是:橡胶的雨刮条能保持充足的湿润度,只有充足的湿润度,它才能有非常好的韧性,以保持和车窗玻璃接触的紧密性。在汽车对前挡风玻璃进行刮水时,需要用到雨刷,目前现有汽车雨刷,安装时较为繁琐,使用者在对雨刷进行安装时,容易出现费时费力的状况,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力,降低了汽车雨刷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具备便于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雨刷安装时较为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包括钢片,所述钢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底部卡接有胶条,所述钢片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雨刮护套,所述钢片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雨刮臂,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推柱,所述推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推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限位块的右侧和第二放置槽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推柱的右侧贯穿至第二卡槽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柱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块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配合使用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内腔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正面的两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通过活动轴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表面并靠近拉杆的一端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与第一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的表面并远离拉杆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移动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套环和第一限位块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远离拉杆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卡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两个所述拉杆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个拉杆关于滑块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左侧与第二限位块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侧与第二放置槽内壁的右侧焊接。优选的,所述滑柱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第一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二放置槽、推柱、第二限位块、第二弹簧、推块、把手、卡块、第一放置槽、滑柱、滑块、拉杆、移动柱、套环、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雨刷安装时较为繁琐的问题,使用者在对汽车雨刷进行安装时,省时省力,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提高了汽车雨刷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套环,对移动柱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柱在移动时出现摇晃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二放置槽,起到保护第二弹簧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第二弹簧,使灰尘落入第二弹簧,造成第二弹簧出现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设置把手,对推柱起到便于按动的作用,解决了推柱在使用时不便于按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钢片、2卡扣、3胶条、4雨刮护套、5第二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7雨刮臂、8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0第二放置槽、11推柱、12第二限位块、13第二弹簧、14推块、15把手、16卡块、17第一放置槽、18滑柱、19滑块、20拉杆、21移动柱、22套环、23第一限位块、24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包括钢片1,钢片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卡扣2的底部卡接有胶条3,钢片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雨刮护套4,钢片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雨刮臂7,第一固定块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8,第一卡槽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9,第一固定块6左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0,通过设置第二放置槽10,起到保护第二弹簧13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第二弹簧13,使灰尘落入第二弹簧13,造成第二弹簧13出现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第二放置槽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推柱11,推柱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2,推柱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左侧与第二限位块12焊接,第二弹簧13的右侧与第二放置槽10内壁的右侧焊接,第二弹簧13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2的右侧和第二放置槽10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推柱11的右侧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块14,通过设置推块14,对移动柱21起到便于推动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柱21不便于推动的问题,推柱11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块6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15,把手15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把手15,对推柱11起到便于按动的作用,解决了推柱11在使用时不便于按动的问题,第二固定块5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8配合使用的卡块16,卡块16的内腔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7,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槽17,起到保护第一弹簧24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第一弹簧24,使灰尘落入第一弹簧24,造成第一弹簧24出现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第一放置槽17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柱18,滑柱18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第一放置槽17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滑柱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正面的两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拉杆20,两个拉杆20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个拉杆20关于滑块19呈中心对称,拉杆20远离滑块19的一端通过活动轴固定连接有移动柱21,移动柱21的表面并靠近拉杆20的一端套设有套环22,通过设置套环22,对移动柱21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柱21在移动时出现摇晃的问题,套环22的底部与第一放置槽1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柱21的表面并远离拉杆20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限位块23,移动柱2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24,第一弹簧24两端分别与套环22和第一限位块23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柱21远离拉杆20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腔,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6、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9、第二放置槽10、推柱11、第二限位块12、第二弹簧13、推块14、把手15、卡块16、第一放置槽17、滑柱18、滑块19、拉杆20、移动柱21、套环22、第一限位块23和第一弹簧24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雨刷安装时较为繁琐的问题,使用者在对汽车雨刷进行安装时,省时省力,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力,提高了汽车雨刷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使用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雨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包括钢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所述卡扣(2)的底部卡接有胶条(3),所述钢片(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雨刮护套(4),所述钢片(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所述第二固定块(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雨刮臂(7),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8),所述第一卡槽(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9),所述第一固定块(6)左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0),所述第二放置槽(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推柱(11),所述推柱(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2),所述推柱(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2)的右侧和第二放置槽(10)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推柱(11)的右侧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块(14),所述推柱(11)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块(6)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15),所述第二固定块(5)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8)配合使用的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内腔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7),所述第一放置槽(17)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柱(18),所述滑柱(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正面的两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拉杆(20),所述拉杆(20)远离滑块(19)的一端通过活动轴固定连接有移动柱(21),所述移动柱(21)的表面并靠近拉杆(20)的一端套设有套环(22),所述套环(22)的底部与第一放置槽(1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21)的表面并远离拉杆(20)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限位块(23),所述移动柱(2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两端分别与套环(22)和第一限位块(23)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柱(21)远离拉杆(20)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雨刷结构,包括钢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片(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所述卡扣(2)的底部卡接有胶条(3),所述钢片(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雨刮护套(4),所述钢片(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所述第二固定块(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雨刮臂(7),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8),所述第一卡槽(8)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9),所述第一固定块(6)左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0),所述第二放置槽(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推柱(11),所述推柱(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2),所述推柱(1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两侧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2)的右侧和第二放置槽(10)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推柱(11)的右侧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块(14),所述推柱(11)的左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块(6)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15),所述第二固定块(5)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8)配合使用的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内腔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7),所述第一放置槽(17)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柱(18),所述滑柱(18)的表面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侨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