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087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12
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包括支撑壳体、轮组机构、转动式悬臂机构和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所述轮组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上的驱动电机及二组滚动轮,其中一组滚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设置在二组滚动轮之间,且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包括上半轴及与上半轴呈十字交叉连接的下半轴,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用于与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并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上,所述下半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壳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消除单侧悬臂式钢轮行走在钢轨上时,因侧向力、钢轨安装平整度不足及刚轨表面不平整引起的跳动、噪音和行走钢轮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的二维度平衡移动装备,具体是涉及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
技术介绍
单侧立体堆垛式车库在横向行走过程中,采用移动钢轮与轨道式行走结构,其移动钢轮组与门架采用悬臂式连接。在实际行走过程中,移动轮组装置受力情况包含自重力和门架对其施加的重力,还有门架对其产生的扭矩。这种扭矩,如果采用钢轮和门架固定式连接,导致钢轮与轨道接触表面受力不均匀,受力大的一侧磨损更大,长期运行钢轮弧面将会变形,进而影响门架移动精度和稳定性。轨道表面也受安装或者生产精度影响,行走表面不平整,移动轮组在轨道上行走时,就会产生横向跳动力,影响门架移动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消除移动轮组受到的侧向扭矩以及轨道表面不平整引起的振动,能够保证单侧立体堆垛式车库运行更加平稳可靠的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支撑壳体、轮组机构、转动式悬臂机构和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所述轮组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上的驱动电机及二组滚动轮,其中一组滚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设置在二组滚动轮之间,且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包括上半轴及与上半轴呈十字交叉连接的下半轴,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用于与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并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上,所述下半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壳体上。其中,所述上半轴的下平面上设置有十字形凹槽,所述下半轴的上平面上对应设置有十字形凸块,所述上半轴和下半轴通过十字形凹槽与十字形凸块的连接而相互卡扣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包括川字形结构体、连接在川字形结构体外侧面的外侧限位板及连接在川字形结构体内侧面的内侧限位连接板,所述上半轴的弧形面上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三个弧形卡位,组成川字形结构体的三块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三块连接板通过其底部的弧形凹槽各与一个弧形卡位卡扣连接而使川字形结构体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上,所述外侧限位板位于支撑壳体的外侧夹板的外侧,所述内侧限位连接板位于支撑壳体的内侧夹板的外侧,所述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在内侧限位连接板上。所述下半轴的弧形面两端设置有弧形连接位,所述支撑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下半轴通过弧形连接位与弧形卡槽的卡扣连接而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壳体上。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外侧夹板、内侧夹板、左侧夹板、右侧夹板、顶板、顶部连接板、中间左侧限位板和中间右侧限位板,所述左侧夹板与中间左侧限位板之间形成有左侧凹槽,所述右侧夹板与中间右侧限位板之间形成有右侧凹槽,所述二组滚动轮的其中一组位于左侧凹槽内,另一组位于右侧凹槽内,且均与外侧夹板和内侧夹板可转动连接,所述中间左侧限位板与中间右侧限位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的中间凹槽,所述顶部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顶板的顶面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法兰安装在内侧夹板上,且用于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的滚动轮的轮轴伸入驱动电机的减速器内而与减速器呈悬臂式固定安装。所述二组滚动轮分别包括轮轴、轴衬、轴承、轴承端盖和行走钢轮,所述轴承安装在支撑壳体上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轴衬位于行走钢轮的两侧而用于对行走钢轮进行限位,所述轴承端盖位于轴承的外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壳体上,所述轮轴与行走钢轮通过键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可有效消除或降低门架扭矩及轨道不平整带来的门架振动和行走钢轮磨损;2、本专利技术的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采用单轮组双轮结构,提升了轮组装置承载能力,减小了结构尺寸,并减轻了轮组重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后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上半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下半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包括支撑壳体1、轮组机构2、转动式悬臂机构3和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所述轮组机构2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1上的驱动电机21及二组滚动轮22,其中一组滚动轮22与驱动电机21相连接,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设置在二组滚动轮22之间,且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包括上半轴41及与上半轴41呈十字交叉连接的下半轴42,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3用于与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并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41上,所述下半轴42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壳体1上,通过十字交叉连接的上半轴41和下半轴42的弧形面可以满足二维度平衡一定角度转动,消除门架扭矩及轨道不平整带来的门架振动和行走钢轮磨损。其中,所述支撑壳体1包括外侧夹板11、内侧夹板12、左侧夹板13、右侧夹板14、顶板15、顶部连接板16、中间左侧限位板17和中间右侧限位板18,所述左侧夹板13与中间左侧限位板17之间形成有左侧凹槽,所述右侧夹板14与中间右侧限位板18之间形成有右侧凹槽,所述二组滚动轮22的其中一组位于左侧凹槽内,另一组位于右侧凹槽内,且均与外侧夹板11和内侧夹板12可转动连接,所述中间左侧限位板17与中间右侧限位板18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的中间凹槽,所述顶部连接板16通过螺栓连接在顶板15的顶面上,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法兰23安装在内侧夹板12上,且用于与驱动电机21相连接的滚动轮22的轮轴221伸入驱动电机21的减速器内而与减速器呈悬臂式固定安装。采用这种结构的支撑壳体,可承载重力大,结构紧凑,满足结构设计需求。而且,通过中间左侧限位板17和中间右侧限位板18与转动式悬臂机构3的川字形结构体31的配合作用,可以对下半轴42的旋转方向进行空间限位,从而实现对轮组机构的横向进行有效限位。此外,所述左侧夹板13和右侧夹板14固定在外侧夹板11和内侧夹板12的两端,对整体轮组机构起加强固定作用。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3包括川字形结构体31、连接在川字形结构体31外侧面的外侧限位板32及连接在川字形结构体31内侧面的内侧限位连接板33,所述上半轴41的弧形面上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三个弧形卡位412,组成川字形结构体31的三块连接板31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312,所述三块连接板311通过其底部的弧形凹槽312各与一个弧形卡位412卡扣连接而使川字形结构体31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41上,所述外侧限位板32位于支撑壳体1的外侧夹板11的外侧,所述内侧限位连接板33位于支撑壳体1的内侧夹板12的外侧,所述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在内侧限位连接板33上。通过上半轴41的三个弧形卡位412来限位转动式悬臂机构的川字形结构体31,可以防止滚动轮横向串动。而且,采用这种结构的转动式悬臂机构,不但结构简单,转动可靠性良好,而且通过与支撑壳体1的外侧夹板11和内侧夹板12的配合作用,可以对转动式悬臂机构的旋转方向进行空间限位,从而实现对轮组机构的纵向进行有效限位。同时,通过川字形结构体31与三个弧形卡位412的对应安装,能够对轮组机构进行左右移动性限位。所述上半轴41的下平面上设置有十字形凹槽411,所述下半轴42的上平面上对应设置有十字形凸块421,所述上半轴41和下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1)、轮组机构(2)、转动式悬臂机构(3)和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所述轮组机构(2)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1)上的驱动电机(21)及二组滚动轮(22),其中一组滚动轮(22)与驱动电机(21)相连接,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设置在二组滚动轮(22)之间,且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包括上半轴(41)及与上半轴(41)呈十字交叉连接的下半轴(42),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3)用于与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并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41)上,所述下半轴(42)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壳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1)、轮组机构(2)、转动式悬臂机构(3)和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所述轮组机构(2)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1)上的驱动电机(21)及二组滚动轮(22),其中一组滚动轮(22)与驱动电机(21)相连接,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设置在二组滚动轮(22)之间,且所述二维度平衡转轴机构(4)包括上半轴(41)及与上半轴(41)呈十字交叉连接的下半轴(42),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3)用于与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并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41)上,所述下半轴(42)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壳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轴(41)的下平面上设置有十字形凹槽(411),所述下半轴(42)的上平面上对应设置有十字形凸块(421),所述上半轴(41)和下半轴(42)通过十字形凹槽(411)与十字形凸块(421)的连接而相互卡扣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维度平衡移动轮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式悬臂机构(3)包括川字形结构体(31)、连接在川字形结构体(31)外侧面的外侧限位板(32)及连接在川字形结构体(31)内侧面的内侧限位连接板(33),所述上半轴(41)的弧形面上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三个弧形卡位(412),组成川字形结构体(31)的三块连接板(311)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凹槽(312),所述三块连接板(311)通过其底部的弧形凹槽(312)各与一个弧形卡位(412)卡扣连接而使川字形结构体(31)可转动地连接在上半轴(41)上,所述外侧限位板(32)位于支撑壳体(1)的外侧夹板(11)的外侧,所述内侧限位连接板(33)位于支撑壳体(1)的内侧夹板(12)的外侧,所述立体车库移动支腿固定连接在内侧限位连接板(3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愉段先云李小民邓志文李平廖菲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