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445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冷却液泵、热交换器、流量控制阀和控制部,上述冷却液泵用于供给内燃机的冷却液并由内燃机驱动,上述热交换器配备于并列形成的多个流路的各流路,上述流量控制阀控制被供给至多个流路的冷却液,上述控制部控制流量控制阀。控制部进行第1供给模式和第2供给模式的控制,上述第1供给模式为将冷却液供给至多个流路中的一个,上述第2供给模式为在将冷却液供给至多个流路中的一个的同时,将冷却液供给至另一个,并且,控制部进行在处于第1供给模式的状态下暂时地转换为第2供给模式,再恢复为第1供给模式的切换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冷却液进行内燃机的温度管理的冷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结构的冷却控制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展示了以下技术:其具备使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的水泵,还具备供给有冷却水的EGR冷却器、和供给有冷却水的散热器。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下控制方式:通过在将来自内燃机的冷却水供给至散热器的流路上配备恒温器,在冷却水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维持在向EGR冷却器供给冷却水的同时不向散热器供给冷却水的状态,从而促进内燃机的暖机。在专利文献2中展示了以下技术:其具备使内燃机的冷却水循环的水泵,还具备供给有冷却水的EGR冷却器和供给有冷却水的散热器。在该专利文献2中展示了以下控制方式:水泵形成为来自内燃机的曲轴的驱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被传递至该水泵,当在该水泵停止的状态下冷却水的温度上升时,通过使水泵工作而抑制EGR冷却器中的冷却水的沸腾。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96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419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当使用具有除散热器以外、将内燃机的冷却液供给至EGR冷却器或油冷却器的结构的冷却控制装置进行暖机运转时,为了提早预热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却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控制装置,其具备:冷却液泵,所述冷却液泵由内燃机的驱动力驱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配备于多个流路的各流路,由所述冷却液泵输送的冷却液被并列地供给至所述多个流路;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冷却液对多个所述流路的流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对第1供给模式和第2供给模式进行控制,所述第1供给模式为将冷却液供给至构成多个所述流路中的一个的第1流路,所述第2供给模式为在将冷却液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的同时,将冷却液供给至构成多个所述流路中的另一个的第2流路,并且,所述控制部进行在处于所述第1供给模式的状态下基于控制信号而暂时地转换为第2供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30 JP 2015-1948071.一种冷却控制装置,其具备:冷却液泵,所述冷却液泵由内燃机的驱动力驱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配备于多个流路的各流路,由所述冷却液泵输送的冷却液被并列地供给至所述多个流路;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冷却液对多个所述流路的流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对第1供给模式和第2供给模式进行控制,所述第1供给模式为将冷却液供给至构成多个所述流路中的一个的第1流路,所述第2供给模式为在将冷却液供给至所述第1流路的同时,将冷却液供给至构成多个所述流路中的另一个的第2流路,并且,所述控制部进行在处于所述第1供给模式的状态下基于控制信号而暂时地转换为第2供给模式,再恢复为所述第1供给模式的切换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控制装置,其中,基于需要使用配备于所述第2流路的热交换器来进行冷却水的热交换的请求信息而输出所述控制信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谷和良吉田昌弘渡边宽隆舛久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