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20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包括内芯、弹性体、连接杆、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所述弹性体包裹在所述内芯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内芯的两端,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内芯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杆伸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之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万向减振结构,通过将弹性体包裹在内芯上,然后配合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实现对弹性体以及内芯的包设,可以实现对各个方向上的振动的衰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减振效果更佳。

A kind of universal vibration damp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universal damping structure, comprising an inner core, an elastic body,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the elastic body is wrapped in the inner core and the outer and the inner core is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ore, the first cover the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connected and formed containing space, the inner core and the elastic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connecting rod extends to the holding space; the universal damping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the elastic body wrapped on the core, and then with the first shell and second of elastomer and inner core wrapped with a shell cover, can realize the attenuation of vibration on each dir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a wider and better d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减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一种万向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动力总成的振动影响下,发动机动力总成的位移量有时会偏大,容易导致发动机总成与周边零部件动态干涉,造成发动机总成或者零部件的损坏,还会降低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因此很有必要对发动机动力总成进行有效的减振。目前,通常采用发动机悬置或者变速箱悬置对发动机动力总成进行减振。发动机悬置或者变速箱悬置能够获得一定的减振效果,不过其主要是针对特定方向进行减振,在振动发生的方向过多时,发动机悬置或者变速箱悬置就无法将这些振动全部减弱或者消除了。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万向减振结构,以消除或者衰减多个方向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向减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悬置或者变速箱悬置只针对特定方向减振所引起的减振效果有限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万向减振结构能够衰减多个方向传来的振动,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包括内芯、弹性体、连接杆、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所述弹性体包裹在所述内芯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内芯的两端;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内芯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杆伸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之外。优选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抵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体上设有与所述垫片匹配的沉槽,所述垫片容置在所述沉槽内。优选地,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橡胶半球体和第二橡胶半球体,所述第一橡胶半球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橡胶半球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接形成与所述内芯匹配的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罩壳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罩壳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罩壳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罩壳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厚度相等且端面平齐。优选地,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上均设有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关于所述内芯的中心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包括内芯、弹性体、连接杆、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所述弹性体包裹在所述内芯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芯相连,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内芯的两端,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内芯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杆伸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之外;本专利技术的万向减振结构,通过将弹性体包裹在内芯上,然后配合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实现对弹性体以及内芯的包设,可以实现对多个方向上的振动的衰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减振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万向减振结构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罩壳和内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万向减振结构的局部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罩壳和内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芯,3-连接杆,4-第一罩壳,5-第二罩壳,6-垫片,7-沉槽,8-第一橡胶半球体,9-第二橡胶半球体,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第一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6-通孔,17-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包括内芯1、弹性体、连接杆3、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所述弹性体包裹在所述内芯1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芯1相连,所述连接杆3设于所述内芯1的两端,所述第一罩壳4和所述第二罩壳5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内芯1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杆3伸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之外。上述内芯1优选为球形结构。弹性体优选将内芯1的外表面全部包裹住。内芯1优选为金属铸件,弹性体优选采用橡胶制成,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也优选为金属铸件。弹性体与内芯1的接触部分优选通过硫化工艺连接。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优选与内芯1和弹性体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过程和使用方法为:首先,将连接杆3与内芯1的两端连接,然后将弹性体包裹在内芯1的外表面上,接着将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套设在弹性体的外侧,并将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连接在一起,随后将连接杆3从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围成的容置空间中伸出,最后将连接杆3与车架装配在一起,在车辆发生振动时,由于弹性体在各个方向上均有设置,那么传递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向上的振动经过弹性体都会被衰减,从而达到减弱各个方向上的振动的目的,有效提高减振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减振效果更佳。为了增强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的密封效果,防止杂质进入到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围成的容置空间,影响弹性体的减震效果,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万向减振结构还优选包括垫片6,所述垫片6与所述连接杆3连接,所述垫片6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罩壳4和所述第二罩壳5抵接。所述垫片6优选为2个,垫片6的形状优选与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之间的间隙的形状相同,而且垫片6的面积大于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之间的间隙的面积。其中,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优选为半球形壳体。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围成球形容置空间,在球形容置空间的两端分别为连接杆3留有间隙,垫片6即在容置空间内与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连接,并将这两个间隙遮住。所述垫片6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体上设有与所述垫片6匹配的沉槽7,所述垫片6容置在所述沉槽7内。沉槽7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而且振动经过垫片6再传递到弹性体,有利于进一步对振动进行衰减。更为具体地,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橡胶半球体8和第二橡胶半球体9,所述第一橡胶半球体8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二橡胶半球体9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0与所述第二凹槽11对接形成与所述内芯1匹配的空间。第一橡胶半球体8和第二橡胶半球体9优选为相同结构。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1也优选为弧形凹槽,以适应于内芯1的形状。第一橡胶半球体8和第二橡胶半球体9与内芯1优选通过硫化工艺固接。在第一橡胶半球体8和第二橡胶半球体9上还优选设有与连接杆3匹配的条形凹槽,以实现与连接杆3的良好配合和密封。为了增大第一罩壳4与第二罩壳5的连接面积,降低应力集中,所述第一罩壳4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二罩壳5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3贴合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壳4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14,所述第二罩壳5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5,所述第一安装板14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5的厚度相等且端面平齐。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5的设计,有利于增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万向减振结构的连接点,使专利技术的受力点更加均匀,中和抵消各个方向的振动。此外,所述第一安装板14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5上均优选设有安装孔,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5优选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车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罩壳4和所述第二罩壳5上均设有通孔16。由于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优选与内芯1和弹性体间隙配合,内芯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万向减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1)、弹性体、连接杆(3)、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所述弹性体包裹在所述内芯(1)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芯(1)相连,所述连接杆(3)设于所述内芯(1)的两端;所述第一罩壳(4)和所述第二罩壳(5)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内芯(1)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杆(3)伸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1)、弹性体、连接杆(3)、第一罩壳(4)和第二罩壳(5);所述弹性体包裹在所述内芯(1)的外侧并与所述内芯(1)相连,所述连接杆(3)设于所述内芯(1)的两端;所述第一罩壳(4)和所述第二罩壳(5)相连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内芯(1)和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杆(3)伸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6),所述垫片(6)与所述连接杆(3)连接,所述垫片(6)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罩壳(4)和所述第二罩壳(5)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上设有与所述垫片(6)匹配的沉槽(7),所述垫片(6)容置在所述沉槽(7)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橡胶半球体(8)和第二橡胶半球体(9),所述第一橡胶半球体(8)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开慧马雷刚杨东风伍祥龙杨兆飞陈刚李霞胡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