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828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吊架管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连接,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均通过一体式锻造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发动机吊架的刚度、强度大大提高,车架稳定性和抗振能力得以加强,车体共振问题得以解决。

Engine hanger structure of large displacement pedal motorcyc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torcycle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 large displacement pedal motorcycle engine hanger hanger structure, including left arm, connecting rod forging forging forging arm connecting rod and right arm connecting rods are mutually connected, the left arm hanging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forging forging arm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pipe, between the forgings in the boom and right arm connecting rod forging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the left arm, the connecting rod forging forging forging crane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are right arm through the integral forg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rigidity and strength of the engine hanger frame is greatly improved, stability and anti vibration ability to to strengthen the bod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o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国内踏板摩托车发动机主要为上悬挂结构,所采用的发动机吊架为管式结构,管式结构的发动机吊架强度、刚度不足,吸震效果差,发动机吊架的强度直接影响到摩托车的行驶稳定性及摩托车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刚度和强度更好的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所述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吊架管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与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小减震套,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与车架的连接端上均安装有大减震套。上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的小减震套设置在发动机连接管的内腔中,位于两个小减震套之间的发动机连接管内腔中的设置有内轴套,内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小减震套连接。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吊臂连杆连并形成的夹角角度为23°-33°。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吊臂连杆连并形成的夹角角度为28°。上述大减震套上设有螺栓安装座。上述大减震套和小减震套均为橡胶材质制成。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均通过一体式锻造成型。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均为钢材制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发动机吊架采用的锻造而发的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右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连接而成,使发动机吊架的刚度、强度大大提高,车架稳定性和抗振能力得以加强,车体共振问题得以解决。2、本技术的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右吊臂连杆上设置的橡胶大减震套以及发动机连接管两端设置的小橡胶减震套,可以对来自发动机的震动源实现二次缓冲减震的作用。3、本技术的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之间通过锻件中吊臂连杆连并形成的夹角,使吊架的空间结构增加,易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夹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合车架及发动机安装示意图。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右吊臂连杆2、锻件中吊臂连杆3、吊架管4、发动机连接管5、大减震套6、小减震套7、内轴套8、车架吊耳9、发动机吊耳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均通过一体式锻造成型,锻件左吊臂连杆1和锻件中吊臂连杆3之间通过吊架管4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5连接,优选的,锻件左吊臂连杆1、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均采用钢材制成,本技术的结构以材质的选用使发动机吊架的刚度、强度大大提高,使车架稳定性和抗振能力得以加强。所述发动机连接管5两端与锻件中吊臂连杆3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小减震套7,优选的,本技术发动机连接管5两端的减震套设置在发动机连接管5的内腔中,位于两个小减震套7之间的发动机连接管5内腔中的设置有内轴套8,内轴套8的两端分别与小减震套7连接;两个小减震套7分别与发动机吊耳10联接;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1和锻件右吊臂连杆2与车架的连接端上均安装有大减震套6,大减震套6上设有螺栓安装座,大减震套6与车架吊耳9之间通过螺栓联接;本技术设置的大减震套6和小减震套7的作用在于:发动机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源下先通过两个小减震套7进行第一次消震,再通过两个大减震套6进行第二次消震。上述锻件左吊臂连杆1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吊臂连杆3连并形成的夹角角度α为23°-33°,具体为夹角为:锻件左吊臂连杆1的中线与锻件右吊臂连杆2的中线在锻件左吊臂连杆1与锻件右吊臂连杆2设置有大减震套6的一端为交点形成的夹角,优选的,本技术选用设置的夹角角度α为28°。上述大减震套6和小减震套7均为橡胶材质制成。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新型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吊架管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与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小减震套,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与车架的连接端上均安装有大减震套。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包括锻件左吊臂连杆、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相互连接而成,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中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吊架管连接,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之间通过发动机连接管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与锻件中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小减震套,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连杆与车架的连接端上均安装有大减震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连接管两端的减震套设置在发动机连接管的内腔中,位于两个减震套之间的发动机连接管内腔中的设置有内轴套,内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排量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左吊臂连杆和锻件右吊臂之间通过的锻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立徐恒梁灵辉陈玲珍陈明仁
申请(专利权)人:金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