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02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软垫下体和后悬置软垫上体;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的一端和副车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另一端和后悬置支架连接。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包括底脚、硫化外管、连接外管、橡胶主簧和内管,所述硫化外管、橡胶主簧和内管硫化在一起并与所述连接外管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所述底脚和所述连接外管固连。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包括连接支架、衬套外管、衬套硫化外管、橡胶衬套和内芯子;所述衬套硫化外管、橡胶衬套和内芯子硫化在一起并与所述衬套外管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连接支架固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A sectional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gmented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assembl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comprises a lower body and a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body; one end of the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body and the oth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frame, and one end of the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body connected together, wherein the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body of the other one end and a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The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body comprises a foot, vulcanization outer tube, connecting outer tube, rubber spring and the inner tube, the outer tube, vulcanized rubber spring and the inner tube are vulcanized togeth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tube shrink fitting together, the foot and the connecting tube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rear suspension cushion body comprises a connecting bracket bushing, outer tube, outer tube, rubber vulcanization liner bushing and inner core; the outer tube, vulcanized rubber bushing bushing and inner core vulcanized together with the outer tube and bushing shrink fitting together, the lining the outer tube and the connecting bracket fix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动力总成
,具体的说是变速箱侧后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动力总成和车身之间的弹性连接件,主要起支撑动力总成重量、限制动力总成在各种工况下的位移、保证动力总成在各种工况下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衰减动力总成激励向车身传递的振动,因此悬置系统的设计好坏对汽车的可靠性和舒适性有直接影响,悬置结构也随着车型的增多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后悬置软垫总成作为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缓车身、车厢的震动和保证汽车传动装置的平稳运转。如果后悬置软垫总成失效(硬化、破损或者脱落),则无法吸收车辆行驶中的颠簸,发动机运转时将发生振动,而且在汽车加速和制动时,发动机前后窜动,容易导致相关机件的破裂。所以,后悬置软垫总成的设计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开发一套成本降低,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满足NVH性能及可靠性的汽车发动机后悬置,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可消除预载,避免异响,保证NVH各项指标表现良好,满足整车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包括后悬置软垫下体和后悬置软垫上体;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的一端和副车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另一端和后悬置支架连接。进一步,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包括底脚、硫化外管、连接外管、橡胶主簧和内管,所述硫化外管、橡胶主簧和内管硫化在一起并与所述连接外管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所述底脚和所述连接外管固连。进一步,所述底脚有两个,两个底脚关于所述连接外管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外管外壁上;所述底脚和所述副车架连接。进一步,所述底脚是L型板结构,所述L型板结构的立板加工成弧形面以与所述连接外管外壁面相适应,所述L型板结构的底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L型板结构的两侧底板与立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所述底脚L型板结构的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结构,所述L型板结构的底板与副车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进一步,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包括连接支架、衬套外管、衬套硫化外管、橡胶衬套和内芯子;所述衬套硫化外管、橡胶衬套和内芯子硫化在一起并与所述衬套外管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连接支架固连。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是由两块长条板以及两块长条板之间的拉撑组成的“A”字形结构,所述“A”字形结构的尖端部与所述衬套外管连接,所述“A”字形结构的另一端两脚的外端加工成一对与所述拉撑垂直的平行平面,平行平面与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连接。进一步,所述平行平面上分别加工有腰型孔以与螺柱、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的内管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内芯子和所述后悬置支架通过一个横穿螺栓连接。该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后悬置软垫总成采用分体式结构,后悬置软垫上体与后悬置软垫下体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后悬置软垫上体合理的腰型孔设计,能消除预载,NVH各项指标表现良好,能满足整车要求。(2)本专利技术中,后悬置软垫上体的连接支架可以设计成不同长度,满足不同扭矩车型的需求及空间布置,而后悬置软垫下体结构保持不变,实现标准化、通用化。(3)本专利技术中,后悬置软垫总成下体连接外管与副车架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后悬置软垫下体的金属骨架与副车架无相对运动,避免异响问题的出现。同时,两者由相对运动变为静止,节省后悬置软垫X向布置空间。(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占用面积小,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满足NVH性能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后悬置软垫下体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后悬置上体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后悬置软垫下体;11—底脚;12—硫化外管;13—连接外管;14—橡胶主簧;15—内管;2—后悬置软垫上体;21—连接支架;22—衬套外管;23—衬套硫化外管;24—橡胶衬套;25—内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后悬置软垫下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后悬置上体的左视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包括后悬置软垫下体1和后悬置软垫上体2;后悬置软垫下体1的一端和副车架连接,另一端和后悬置软垫上体2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后悬置软垫上体2的另一端和后悬置支架连接(图1中未画出副车架和后悬置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后悬置软垫下体1包括底脚11、硫化外管12、连接外管13、橡胶主簧14和内管15。硫化外管12、橡胶主簧14和内管15硫化在一起并与连接外管13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底脚11和连接外管13固连,本实施例中,底脚11和连接外管13焊接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底脚11有两个,两个底脚11关于连接外管13的中心轴线对称的设置在连接外管13的外壁上;底脚11和所述副车架连接。底脚11是L型板结构,L型板结构的立板加工成弧形面以与连接外管13的外壁面相适应,L型板结构的底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L型板结构的两侧底板与立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底脚11L型板结构的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结构,L型板结构的底板与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后悬置软垫上体2包括连接支架21、衬套外管22、衬套硫化外管23、橡胶衬套24和内芯子25;衬套硫化外管23、橡胶衬套24和内芯子25硫化在一起并与衬套外管22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衬套外管22与连接支架21固连。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支架21是由两块长条板以及两块长条板之间的拉撑组成的“A”字形结构,“A”字形结构的尖端部与衬套外管22连接,“A”字形结构的另一端两脚加工成一对与拉撑垂直的平行平面,平行平面与后悬置软垫下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平行平面上分别加工有腰型孔以与螺柱、后悬置软垫下体1的内管15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后悬置软垫上体2的内芯子25和后悬置支架通过一个横穿螺栓连接。加工装配时,将硫化外管12、橡胶主簧14和内管15硫化在一起形成硫化部件,将底脚11与连接外管13焊接在一起形成焊接部件,最后将硫化部件压装入连接外管13,该硫化部件和该焊接部件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形成后悬置软垫下体1。将衬套硫化外管23、橡胶衬套24和内芯子25硫化在一起形成硫化部件,将衬套外管22与连接支架21焊接在一起形成焊接部件;最后将该硫化部件压装入衬套外管22内,该硫化部件和该焊接部件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形成后悬置软垫上体2。然后,后悬置软垫下体1通过一个螺柱与后悬置软垫上体2连接,后悬置软垫下体1通过两个螺栓连接到副车架上,后悬置软垫下体1的连接外管13与副车架无相对运动。后悬置软垫上体2和后悬置支架通过一个横穿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后悬置软垫总成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对连接外管13、橡胶主簧14、底脚11的合理设计,后悬置软垫下体1和副车架通过螺栓连接,副车架为后悬置软垫下体1提供外伸两个安装凸台,不需要副车架在整车X向提供悬置安装开口,提高副车架强度和刚度。后悬置软垫下体1金属骨架部分(底脚11和连接外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软垫下体和后悬置软垫上体;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的一端和副车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另一端和后悬置支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软垫下体和后悬置软垫上体;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的一端和副车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悬置软垫上体的另一端和后悬置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软垫下体包括底脚、硫化外管、连接外管、橡胶主簧和内管,所述硫化外管、橡胶主簧和内管硫化在一起并与所述连接外管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所述底脚和所述连接外管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有两个,两个底脚关于所述连接外管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外管外壁上;所述底脚和所述副车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是L型板结构,所述L型板结构的立板加工成弧形面以与所述连接外管外壁面相适应,所述L型板结构的底板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L型板结构的两侧底板与立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飞杨磊曾鹏宇石建伟高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