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45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乘型车辆,其包括配置在挡泥板(32)上方的尾灯(35)和照亮牌照(38)的牌照灯(37)。尾灯(35)的灯座(55)包括:壳体部(61),所述壳体部保持并收纳光源(51);灯底座部(62),所述灯底座部与所述壳体部(61)成一体并且所述牌照灯(37)安装于其上;上方紧固部(65),所述上方紧固部在未插置所述挡泥板(32)的状态下紧固在车架(2)上;和紧固在所述挡泥板(32)上的下方紧固部(64)。向所述牌照灯(37)供电的第一配线(71)在不贯通所述挡泥板(32)的状态下在从所述挡泥板(32)与所述灯底座部(62)之间通过的同时延伸到比所述挡泥板(32)高的位置。

Cross multiplicative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ross multiplying vehicle, which includes a taillight (35) arranged above the fender (32) and a license plate lamp (37) that illuminates the license plate (38). (35) the tail lamp holder (55) includes a housing (61), the Ministry of the housing department to maintain and storing light source (51); the lamp base (62), wherein the lamp base and the Housing Department (61) as a whole and the license plate lamp (37) installed thereon; the top fastening part (65), the top fastening part without inserting the fender (3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stening on the frame (2); and fixed on the fender (32) below the fastening part (64). The first wiring (71) supplied to the license plate lamp (37) extends to the position higher than the said fender (32) when it passes through the fender (32) without passing through the fender (32) and the lamp base part (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乘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乘型车辆。
技术介绍
EP2557025A1公开了一种作为跨乘型车辆的一个示例的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配置在后轮上方的后端下盖。该后端下盖是与阻挡砂砾和其它飞散物的挡泥板对应的部件。后端下盖包括盖基部和后翼子板。在EP2557025A1的图5和图7中,示出了牌照灯安装于其上的灯底座是与挡泥板(后端下盖)和尾灯分开的部件并且安装在挡泥板上。挡泥板安装在车架上。尾灯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地固定在挡泥板的两个紧固壁上。灯底座和尾灯因此经由挡泥板安装在车架上。此外,在EP2557025A1的图5中,示出了牌照灯的配线在灯底座与挡泥板之间的空间中向上延伸。在EP2557025A1的图9中,示出了牌照灯的配线向上穿过插入孔,从而沿上下方向贯通挡泥板。对于EP2557025A1,灯底座、尾灯和前照灯的重量以及由于这些重量而引起的载荷(振动等)施加至挡泥板(后端下盖)。挡泥板因此必须被制成为高强度的。然而,这引起挡泥板的重量增加。另外,对于EP2557025A1,灯底座和前照灯分别安装在挡泥板上并且这种布置因此在组装便利性方面不好。此外,牌照灯的配线必须穿过挡泥板的插入孔且因此难以排布配线。专利技术人因此考虑利用尾灯减小施加至挡泥板的载荷。存在尾灯在未插置挡泥板的状态下安装在车架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灯底座安装在尾灯上来减小施加至挡泥板的载荷。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灯底座必须仍安装在尾灯上。因此就组装便利性而言存在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乘型车辆,对于该跨乘型车辆,能降低挡泥板所需的强度,能提高组装便利性,并且牌照灯的配线的排布容易。通过根据如下所述的跨乘型车辆来实现本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跨乘型车辆,所述跨乘型车辆包括:车架;后轮,所述后轮在车辆侧视图中配置在所述车架的下方;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包括在车辆侧视图中配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后轮之间的部分和配置在所述后轮的后方的部分;尾灯,所述尾灯配置在所述挡泥板的上方;牌照灯,所述牌照灯照亮配置在所述挡泥板的后方的牌照;和第一配线,所述第一配线向所述牌照灯供电,其中,所述尾灯包括光源、灯座和透明盖,所述光源向后方发光,所述灯座是与所述挡泥板分开的部件并且保持和收纳所述光源,所述透明盖是与所述灯座分开的部件,配置在所述光源的后方,并且透过所述光源的光,所述灯座包括壳体部、灯底座部、上方紧固部和下方紧固部,所述壳体部向后方开口并且保持和收纳所述光源,所述灯底座部与所述壳体部成一体并且所述牌照灯安装于其上,所述上方紧固部在未插置所述挡泥板的状态下紧固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下方紧固部配置在所述挡泥板的后方并且紧固在所述挡泥板上,并且所述第一配线在不贯通所述挡泥板的状态下在从所述挡泥板与所述灯底座部之间通过的同时延伸到比所述挡泥板高的位置。对于本布置结构,牌照灯安装于其上的灯底座部不是与挡泥板成一体,而是与尾灯的壳体部成一体。尾灯的上方紧固部在未插置挡泥板的状态下安装在车架上。灯底座部和牌照灯的重量以及由于这些重量而引起的载荷因此经由尾灯传递到车架。因此能降低挡泥板所需的强度并且能减轻挡泥板的重量。此外,灯底座部与尾灯的壳体部成一体并且因此灯底座部和壳体部不必分别安装在车架上。由此能提高跨乘型车辆的组装便利性。另外,向牌照灯供电的第一配线在不贯通挡泥板的状态下在从挡泥板与灯底座部之间通过的同时延伸到比挡泥板高的位置。第一配线的排布因此与第一配线贯通挡泥板的情况相比变得容易。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对上述跨乘型车辆增加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所述灯座还包括牌照底座部,所述牌照底座部与所述壳体部成一体并且所述牌照安装于其上。对于本布置结构,不仅灯底座部而且牌照安装于其上的牌照底座部也与尾灯的壳体部成一体。因此能减小从牌照和牌照底座部施加至挡泥板的载荷。因此能进一步减轻挡泥板的重量。所述跨乘型车辆还包括骑车者坐于其上的车座,所述车架包括配置在所述车座的下方的左右一对下框架和在所述后轮的上方从所述一对下框架中的一者延伸到所述一对下框架中的另一者的后横向部件,并且所述第一配线从所述后横向部件后方的空间通过。所述跨乘型车辆还包括向所述尾灯供电的第二配线,并且所述第一配线和所述第二配线从所述后横向部件后方的空间通过。所述跨乘型车辆还包括骑车者坐于其上的车座,所述车架包括配置在所述车座下方的左右一对下框架和在所述后轮的上方从所述一对下框架中的一者延伸到所述一对下框架中的另一者的后横向部件,所述挡泥板还包括紧固在所述车架上的中间紧固部,并且所述挡泥板的所述中间紧固部和所述灯座的所述上方紧固部紧固在所述后横向部件上。对于本布置结构,挡泥板的中间紧固部和灯座的上方紧固部紧固在同一部件、也就是车架的后横向部件上。因此,与挡泥板的中间紧固部和灯座的上方紧固部紧固在分开的部件上的情况相比,能减少车架的部件数目。由此能进一步提高跨乘型车辆的组装便利性。所述灯座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配线保持在所述挡泥板与所述灯座之间的下保持部。所述灯座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配线保持在比所述尾灯的光源高的位置处的上保持部。对于本布置结构,保持第一配线的上保持部设置在尾灯处。上保持部将第一配线保持在比尾灯的光源高的位置处。第一配线因此能被引导到高位并且第一配线的一部分能配置在比挡泥板高的位置处。所述跨乘型车辆还包括向所述尾灯供电的第二配线,并且所述上保持部除保持所述第一配线以外还保持所述第二配线。对于本布置结构,尾灯的上保持部不仅保持向牌照灯供电的第一配线,而且保持向尾灯供电的第二配线。因此能在可靠地保持第一配线和第二配线的同时减少保持部的数目。此外,能使尾灯轻量化,这是因为能减少保持部的数目。所述上保持部从所述灯座的上方紧固部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上方紧固部包括支承所述第一配线的上表面。对于本布置结构,第一配线不仅由灯座的上保持部保持,而且由灯座的上方紧固部的上表面支承。由此能进一步降低第一配线相对于灯座的移动量。上方紧固部紧固在车架上并且因此与灯座的其它部分相比相对于车架移动的可能性低。上保持部从这种稳定的上方紧固部向上延伸。因此能可靠地限制第一配线相对于车架的移动。所述灯座的上方紧固部包括供将所述灯座紧固在所述车架上的螺栓插入其中的贯通孔,所述灯座的所述下方紧固部包括供将所述灯座紧固在所述挡泥板上的螺栓插入其中的贯通孔,并且所述上方紧固部的贯通孔和所述下方紧固部的贯通孔沿相互不同的方向贯通所述灯座。对于本布置结构,两个螺栓分别插入上方紧固部的贯通孔和下方紧固部的贯通孔中。上方紧固部和下方紧固部由此紧固在车架上。此外,上方紧固部的贯通孔和下方紧固部的贯通孔沿相互不同的方向贯通灯座。灯座由此在多个方向上被紧固并且因此能提高灯座相对于车架的紧固强度。所述灯座还包括所述牌照安装于其上的牌照底座部,并且所述牌照底座部以在车辆后视图中与所述下方紧固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下方紧固部的后方。对于本布置结构,紧固在挡泥板上的灯座的下方紧固部在车辆后视图中与牌照安装于其上的牌照底座部重叠。牌照底座部配置在下方紧固部的后方。下方紧固部因此在车辆后视图中由牌照底座部隐藏。将下方紧固部紧固在挡泥板上的螺栓因此在车辆后视图中由牌照底座部隐藏。螺栓和下方紧固部由此受到牌照底座部保护。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跨乘型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乘型车辆(1),包括:车架(2);后轮(Wr),所述后轮在车辆侧视图中配置在所述车架(2)的下方;挡泥板(32),所述挡泥板包括在车辆侧视图中配置在所述车架(2)与所述后轮(Wr)之间的部分和配置在所述后轮(Wr)的后方的部分;尾灯(35),所述尾灯配置在所述挡泥板(32)的上方;牌照灯(37),所述牌照灯照亮配置在所述挡泥板(32)的后方的牌照(38);和第一配线(71),所述第一配线向所述牌照灯(37)供电;其中,所述尾灯(35)包括光源(51)、灯座(55)和透明盖(53,54),所述光源向后方发光,所述灯座是与所述挡泥板(32)分开的部件并且保持和收纳所述光源(51),所述透明盖是与所述灯座(55)分开的部件,配置在所述光源(51)的后方,并且透过所述光源(51)的光,所述灯座(55)包括壳体部(61),所述壳体部向后方开口并且保持和收纳所述光源(51),灯底座部(62),所述灯底座部与所述壳体部(61)成一体并且所述牌照灯(37)安装于其上,上方紧固部(65),所述上方紧固部在未插置所述挡泥板(32)的状态下紧固在所述车架(2)上,和下方紧固部(64),所述下方紧固部配置在所述挡泥板(32)的后方并且紧固在所述挡泥板(32)上,并且所述第一配线(71)在不贯通所述挡泥板(32)的状态下在从所述挡泥板(32)与所述灯底座部(62)之间通过的同时延伸到比所述挡泥板(32)高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04 JP 2016-1965531.一种跨乘型车辆(1),包括:车架(2);后轮(Wr),所述后轮在车辆侧视图中配置在所述车架(2)的下方;挡泥板(32),所述挡泥板包括在车辆侧视图中配置在所述车架(2)与所述后轮(Wr)之间的部分和配置在所述后轮(Wr)的后方的部分;尾灯(35),所述尾灯配置在所述挡泥板(32)的上方;牌照灯(37),所述牌照灯照亮配置在所述挡泥板(32)的后方的牌照(38);和第一配线(71),所述第一配线向所述牌照灯(37)供电;其中,所述尾灯(35)包括光源(51)、灯座(55)和透明盖(53,54),所述光源向后方发光,所述灯座是与所述挡泥板(32)分开的部件并且保持和收纳所述光源(51),所述透明盖是与所述灯座(55)分开的部件,配置在所述光源(51)的后方,并且透过所述光源(51)的光,所述灯座(55)包括壳体部(61),所述壳体部向后方开口并且保持和收纳所述光源(51),灯底座部(62),所述灯底座部与所述壳体部(61)成一体并且所述牌照灯(37)安装于其上,上方紧固部(65),所述上方紧固部在未插置所述挡泥板(32)的状态下紧固在所述车架(2)上,和下方紧固部(64),所述下方紧固部配置在所述挡泥板(32)的后方并且紧固在所述挡泥板(32)上,并且所述第一配线(71)在不贯通所述挡泥板(32)的状态下在从所述挡泥板(32)与所述灯底座部(62)之间通过的同时延伸到比所述挡泥板(32)高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型车辆(1),其中,所述灯座(55)还包括牌照底座部(63),所述牌照底座部与所述壳体部(61)成一体并且所述牌照(38)安装于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型车辆(1),还包括:车座(16),骑车者坐在所述车座上;其中,所述车架(2)包括配置在所述车座(16)下方的左右一对下框架(5)和在所述后轮(Wr)的上方从所述一对下框架(5)中的一者延伸到所述一对下框架(5)中的另一者的后横向部件(7),并且所述第一配线(71)从所述后横向部件(7)后方的空间通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乘型车辆(1),还包括:第二配线(72),所述第二配线向所述尾灯(35)供电;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隆太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