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8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管夹,包括下夹板和上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上端转动连接,下夹板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板,第二凹槽的左右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接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三凹槽内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挡板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了管件与管夹的碰撞,降低了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管夹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管夹。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中的燃油管、制动管等管件需要利用管夹固定,将管件贯穿管夹,通过管夹定位,但现有技术的管夹只具有简单的定位功能,对于噪声的降低并无帮助,而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传递到车内后将大大削弱汽车的静音性能,例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油经过燃油管时对燃油管造成脉冲,使燃油管震动并与管夹碰撞,而管夹无法对燃油管的脉冲和震动进行削弱,产生较大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减震管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管夹,包括下夹板和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夹板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二凹槽的左右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接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三凹槽内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一螺纹杆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挡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挡板远离连动杆的一端侧壁相抵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上端侧壁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下夹板的侧壁上连接有卡件槽,所述上夹板的下端面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连接有第四弧形板,所述上夹板的侧壁上连接卡件。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弹簧。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均为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卡件槽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卡件槽内的一端上连接有卡块,且卡件为工字型。本技术中,将管件放置在第二弧形板内,将上夹板转动至第四弧形板与管件的上端相抵接触,转动第二螺纹杆,使得卡块与卡件相抵接触,使得下夹板与上夹板紧密连接,并对管件进行固定夹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对管件进行减震缓冲,降低了由于管件与管夹碰撞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汽车行驶中的静音效果,由于第一弹簧长期受到管件的压力使得第一弹簧的弹性降低,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便于更换第一弧形板,即便于更换第一弹簧,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静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减震管夹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卡件与卡件槽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下夹板、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挡板、5第三凹槽、6第一螺纹杆、7连接板、8连动杆、9第一弧形板、10连接块、11固定块、12第一弹簧、13第二弧形板、14卡件槽、15第二螺纹杆、16卡块、17上夹板、18第四凹槽、19第三弧形板、20第二弹簧、21第四弧形板、22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汽车减震管夹,包括下夹板1和上夹板17,上夹板17与下夹板1的上端转动连接,下夹板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3,第二凹槽3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板4,第二凹槽3的左右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5,第三凹槽5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接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位于第三凹槽5内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远离第一螺纹杆6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8,连动杆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与挡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凹槽3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弹簧,在取出第一弧形板9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便于取出第一弧形板9,第一凹槽2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9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位于第二凹槽3内,连接块10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与挡板4远离连动杆8的一端侧壁相抵接触,第一弧形板9的上端侧壁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上连接有第二弧形板13,下夹板1的侧壁上连接有卡件槽14,上夹板17的下端面设有第四凹槽18,第四凹槽18内设有第三弧形板19,第一弧形板9和第三弧形板19均为金属材料制成,在受到挤压力时不会由于变形对管夹造成影响,第三弧形板19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下端连接有第四弧形板21,第二弧形板13和第四弧形板21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既能保护管件不会由于碰撞造成损伤,又能进行外力的缓冲,提高汽车的静音效果,上夹板17的侧壁上连接卡件22,卡件槽14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5位于卡件槽14内的一端上连接有卡块16,且卡件22为工字型,便于上夹板17与下夹板1的连接和分离,操作简单。本技术中,将管件放置在第二弧形板13内,将上夹板17转动至第四弧形板21与管件的上端相抵接触,转动第二螺纹杆15,使得卡块16与卡件22相抵接触,使得上夹板17与下夹板1紧密连接,并对管件进行固定夹紧,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20能对管件进行减震缓冲,在更换第一弹簧12时,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6在连动杆8的作用下,将挡板4由于第二凹槽3侧壁垂直状态转至与第二凹槽3的侧壁平行状态,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将第一弧形板9弹出,便于更换第一弧形板9,即便于更换第一弹簧12,操作简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减震管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震管夹,包括下夹板(1)和上夹板(17),所述上夹板(17)与下夹板(1)的上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板(4),所述第二凹槽(3)的左右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接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位于第三凹槽(5)内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第一螺纹杆(6)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8),所述连动杆(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与挡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板(9),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位于第二凹槽(3)内,所述连接块(10)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与挡板(4)远离连动杆(8)的一端侧壁相抵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上端侧壁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上连接有第二弧形板(13),所述下夹板(1)的侧壁上连接有卡件槽(14),所述上夹板(17)的下端面设有第四凹槽(18),所述第四凹槽(18)内设有第三弧形板(19),所述第三弧形板(19)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下端连接有第四弧形板(21),所述上夹板(17)的侧壁上连接卡件(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管夹,包括下夹板(1)和上夹板(17),所述上夹板(17)与下夹板(1)的上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挡板(4),所述第二凹槽(3)的左右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的侧壁上设有内外连接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位于第三凹槽(5)内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远离第一螺纹杆(6)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动杆(8),所述连动杆(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与挡板(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设有第一弧形板(9),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块(10),且连接块(10)位于第二凹槽(3)内,所述连接块(10)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固定块(11),且固定块(11)与挡板(4)远离连动杆(8)的一端侧壁相抵接触,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上端侧壁连接有多个第一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吴生友张立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鼎众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