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21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垫圈,包括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所述第一减震圈设置在第二减震圈的一侧,所述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上设有多个第一防震装置,所述第一防震装置包括连接体和第一伸缩轴,所述连接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伸缩轴插设在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伸缩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之间对称设有第二防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通过第一减震圈、第二减震圈、第一半弧轴、第二半弧轴和卡轴的相互配合,可以随时对减震圈垫进行拆卸更换,且可以适应不同的汽车弧面,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一种优良的汽车减震垫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垫圈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垫圈。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车辆的广泛应用,汽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会由于发动机的带动,不可避免的会震动,当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时,会由于遇到不同的路面状况,同样会使汽车震动,汽车的震动幅度过大,会磨损汽车配件,从而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故给汽车各个配件之间添加减震垫圈十分重要,车辆中所需用的减震零件用量也越来越多,市面上所出售的减震垫,因为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受环境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车运动时,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容易使减震垫产生变形、老化甚至开裂等现象,从而影响减震效果,造成车辆震动,即使频繁的更换减震垫,也增加了成本,更会造成用户的不便,且现有的减震垫圈的安装十分的不方便,需要对汽车的配件进行拆卸才能安装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减震垫圈安装不方便,且减震效果不好,容易磨损老化,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减震垫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垫圈,包括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所述第一减震圈设置在第二减震圈的一侧,所述第一减震圈和第二减震圈上设有多个第一防震装置,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减震垫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震垫圈,包括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所述第一减震圈(2)设置在第二减震圈(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上设有多个第一防震装置,所述第一防震装置包括连接体(9)和第一伸缩轴(4),所述连接体(9)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伸缩轴(4)插设在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第一伸缩轴(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之间对称设有第二防震装置,所述第二防震装置包括第二伸缩轴(5)和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减震圈(1)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伸缩轴(5)插设在第二凹槽上,所述第二伸缩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垫圈,包括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所述第一减震圈(2)设置在第二减震圈(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上设有多个第一防震装置,所述第一防震装置包括连接体(9)和第一伸缩轴(4),所述连接体(9)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伸缩轴(4)插设在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第一伸缩轴(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之间对称设有第二防震装置,所述第二防震装置包括第二伸缩轴(5)和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减震圈(1)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伸缩轴(5)插设在第二凹槽上,所述第二伸缩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减震圈(2)上,所述第二弹簧(7)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上,所述第二弹簧(7)的一端与第二伸缩轴(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圈(2)和第二减震圈(1)上均设有第一半弧轴(10)和第二半弧轴(11),所述第一半弧轴(10)和第二半弧轴(11)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块(12),两个所述连接块(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弧轴(10)和第二半弧轴(11)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块(15)和卡轴(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吴生友张立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鼎众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