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936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包括外护板和内护板,外护板摩托车侧车体上,外护板的中部设置一镂空孔,内护板从外侧盖合于镂空孔处,并从内侧安装固定件装配外护板和内护板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护板和内护板的设置令两者结构小巧,便于分别加工,根据运用的车型不同,可以采用多组外护板和内护板的结构进行外壳的设置;外护板和内护板可以分别喷涂,可以轻松的完成上色的工作。内护板采用外侧盖合的方式,保持外表面与外护板的契合美观,采用内侧安装固定的方式,提高两者装配的牢固性,在外护板没拆卸之前无法单独拆卸内护板,保证护板的一体性,保证侧面结构强度。

A split type vehicle side shield for motor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cycle type vehicle side guard plate, including the outer plate and the inner plate, outer panel of motorcycle side body, a hollow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outer panel, the inner plate from the outside is covered on the hollow hole, and is fixed from the inner outer panel assembly and the inner panel as a whole. The utility model protection plate and inner guard plate making the set of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models, can adopt the structure of guard board sets the outer guard board and within the shell; the outer guard board and inner guard plate can be respectively sprayed, can easily complete the work. In the plate with outer covering mode, keep the outer surface and the outer panel of the combination of appearance, fixed by medial approach, improve the fastness of the two outer panel assembly, in no prior to removal alone can not disassemble the inner shield, ensure integrity protection board, ensur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二轮摩托车,一部分其侧面不带有侧板,一部分有比较完整的侧板结构,令摩托车的侧面被包裹,形成对侧面起到保护作用的外壳,或者是起到装饰效果的外壳。外壳采用较大的结构,整体一块的外壳在运输上比较麻烦,而且当需要在整块外壳上喷涂不同色彩来装饰车的外表时,把不同区域的色彩间隔防止喷涂串色也是比较繁琐的一道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小,具有一定结合强度,便于安装和加工的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包括外护板和内护板,外护板安装于摩托车侧车体上,外护板的中部设置一镂空孔,内护板从外侧盖合于镂空孔处,并从内侧安装固定件装配外护板和内护板为一体。作为一种改进,外护板于镂空孔的周边形成台阶,内护板盖合于镂空孔处时外周边抵于台阶处。作为一种改进,台阶设置为整圈。作为一种改进,台阶上设置有挡棱,内护板的外周边设置有延伸边,内护板安装于外护板上时,延伸边位于挡棱外侧而与镂空孔相隔。作为一种改进,台阶和内护板上设置有三个装配孔,装配孔呈三角位置排列。作为一种改进,内护板安装于外护板上时,两者外表面平整过渡。作为一种改进,外护板的内侧设置有卡块和安装孔,卡块和安装孔分设于外护板的两侧,由卡块限位于摩托车侧车体上,由安装孔穿设紧固件定位外护板。作为一种改进,卡块为两个,其上下排列设置并与安装孔形成三角位置排列。作为一种改进,卡块包括外壁,外壁的一侧边形成镂空槽,镂空槽朝向安装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外护板和内护板的设置令两者结构小巧,便于分别加工,根据运用的车型不同,可以采用多组外护板和内护板的结构进行外壳的设置;外护板和内护板可以分别喷涂,可以轻松的完成上色的工作。内护板采用外侧盖合的方式,保持外表面与外护板的契合美观,采用内侧安装固定的方式,提高两者装配的牢固性,在外护板没拆卸之前无法单独拆卸内护板,保证护板的一体性,保证侧面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护板和内护板配合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为本技术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外护板1和内护板2,外护板1安装于摩托车侧车体上,外护板1的中部设置一镂空孔11,内护板2从外侧盖合于镂空孔11处,并从内侧安装固定件装配外护板1和内护板2为一体。本技术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喷涂上色,可以分别对外护板1和内护板2上色,形成颜色或者图案的区分,有利于对摩托车的外观进行装饰。装配时,首先将内护板2盖合于外护板1的镂空孔11处,内护板2与外护板1整体契合形成完整的外表结构,从内侧采用螺旋件、卡接件等具体固定件装配两者,让两者成为较为牢固的一体结构;之后再将外护板1安装于摩托车侧车体上。安装好之后,从外侧无法对内护板2进行拆卸或破坏,提高了外护板1和内护板2的一体性,能够保证侧面的结构强度。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外护板1于镂空孔11的周边形成台阶12,内护板2盖合于镂空孔11处时外周边抵于台阶12处。以上结构进一步来提高结构的牢固性,内护板2的外周边抵于台阶12处,给内护板2提供良好的支撑,有利于承受外部的冲击力而不易损坏。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台阶12设置为整圈。整圈的台阶12提高整体的结构牢固度,并且台阶12和内护板2良好的盖合封闭空间,结构配合强度高。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台阶12上设置有挡棱13,内护板2的外周边设置有延伸边21,内护板2安装于外护板1上时,延伸边21位于挡棱13外侧而与镂空孔11相隔。如图3所示的剖视图,挡棱13良好的限制延伸边21的位置,而整个周边的挡棱13有利于内护板2的安装,延伸边21能够装配入挡棱13和台阶12侧壁围成的空间中,杂物、垃圾不易通过该复合结构,保证清洁。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台阶12和内护板2上设置有三个装配孔4,装配孔4呈三角位置排列。如图2所示,在三个角落形成三角结构来安装紧固件至装配孔4,牢固装配外护板1和内护板2,从而适应整体侧护板的结构,并且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内护板2安装于外护板1上时,两者外表面平整过渡。以上设置方式令外侧表面呈现光滑平整的状态,提高侧护板的流畅感;而驾驶者的腿部在侧边也不会受到磕碰;外护板1和内护板2之间因台阶12、延伸边21等结构的设置而不必紧密贴合,只是令两者流畅过渡即可。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外护板1的内侧设置有卡块5和安装孔3,卡块5和安装孔3分设于外护板1的两侧,由卡块5限位于摩托车侧车体上,由安装孔3穿设紧固件定位外护板1。外护板1的安装由卡块5和安装孔3配合实现,一侧的卡块5与摩托车侧车体上的结构相卡,另一侧到位后安装孔3对应到摩托车侧车体上的螺纹孔,通过螺旋件装配;结构上保证牢固,减少了与外侧想通的孔结构,提高外表面整体性,且拆卸简单。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卡块5为两个,其上下排列设置并与安装孔3形成三角位置排列。卡块5与安装孔3形成牢固的三点定位结构,两个卡块5在摩托车侧车体上良好限位,可由安装孔3在另一侧固定,整体牢固性好。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卡块5包括外壁51,外壁51的一侧边形成镂空槽52,镂空槽52朝向安装孔3设置。摩托车侧车体上具有可卡入镂空槽52的卡点结构,镂空槽52从一侧卡向卡点,达到三个方向的限位,并由镂空槽52朝向上的安装孔3安装螺旋件后,整体能够被牢固的安装在摩托车侧车体上,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具有较好的牢固度。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板(1)和内护板(2),所述外护板(1)安装于摩托车侧车体上,外护板(1)的中部设置一镂空孔(11),所述外护板(1)于镂空孔(11)的周边形成台阶(12),所述内护板(2)从外侧盖合于镂空孔(11)处时外周边抵于台阶(12)处,并从内侧安装固定件装配外护板(1)和内护板(2)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板(1)和内护板(2),所述外护板(1)安装于摩托车侧车体上,外护板(1)的中部设置一镂空孔(11),所述外护板(1)于镂空孔(11)的周边形成台阶(12),所述内护板(2)从外侧盖合于镂空孔(11)处时外周边抵于台阶(12)处,并从内侧安装固定件装配外护板(1)和内护板(2)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12)设置为整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12)上设置有挡棱(13),所述内护板(2)的外周边设置有延伸边(21),所述内护板(2)安装于外护板(1)上时,延伸边(21)位于挡棱(13)外侧而与镂空孔(11)相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辆侧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立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