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585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

Dendritic cell subset CD103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subset of dendritic cells, CD1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的体外培养方法及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体外培养
,具体涉及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的体外培养方法及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未成熟的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的DC表面会形成树突样结构,它可刺激幼稚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在调节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维持机体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加拿大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树突状细胞以来,它的生物学活性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实验研究主要靠自主分离培养为主,成熟稳定的分离培养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根据DCs表面分子表达情况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子集,CD103+DC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集,是能够表达整合素分子αEβ7的α链CD103分子的树突状细胞。肠道CD103+DC不仅可以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cells,treg)的产生,而且可以指导T细胞表面归巢分子CCR9和α4β7的表达。研究发现,当机体处于稳态时,小肠固有层(Laminapropia,LP)中的CD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

【技术保护点】
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

【技术特征摘要】
1.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为小鼠骨髓源CD103+DC,体外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完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是由含有FLT3L、GM-CSF、FBS和双抗的RPMI-1640培养基配制而成,其中FLT3L的含量为200ng/mL,GM-CSF的含量为10ng/mL,FBS的含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10%,双抗的含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1%;2)小鼠骨髓源细胞的培养:取6-8周龄C57BL/6小鼠,脱颈处死,置于75%酒精中浸泡30min;用DPBS冲洗小鼠胫骨、腓骨腔以获得骨髓源细胞,获得的骨髓源细胞以离心力300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3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作用2min,以离心力300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DPBS悬浮细胞,用细胞筛过滤,滤液以离心力300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一定体积的完全培养基悬浮细胞,使细胞浓度最终为1.5×107个/mL,并移至6孔板中培养;培养至第5d,每孔加入1/2体积的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于第9d收集细胞,以离心力300g离心5min;加入完全培养基重悬,继续培养至第15d,收获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的体外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的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子集CD103+DC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骨髓源细胞培养至第15d时,分别进行喷晶扫描电镜观察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在骨髓源细胞培养至第16d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晶扫描电镜观察过程为:将培养至第15d的骨髓源细胞,加100ng/mLLPS处理24h;收集细胞至15mL离心管,以离心力300g离心5min;将细胞用完全培养基重悬,转入放置多聚赖氨酸包被无菌盖玻片的48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喜张景艳张凯侯艳华王磊王学智张康王旭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