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82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中部的导向杆、与导向杆活动连接的料箱及驱动料箱运动的推动装置;所述导向杆下端固定在池体底部,外壁上固定有螺旋盘;所述料箱中部呈螺旋状,并与螺旋盘螺旋连接,外侧部呈网状结构,上端面具有一呈环形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推杆及固定在一对推杆上端的连接杆;所述推杆下端嵌套设置在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动装置实现料箱的上下运动,同时由于螺旋盘的设计,可使料箱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不仅可以避免工件在同一位置处表面形成蒸汽膜,还能通过料箱的运动实现水流的内循环,进一步对工件表面形成冲击,工作效率高。

An internal cycle quenching cooling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淬火冷却水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
技术介绍
热处理工件淬火处理工艺,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的某个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使用冷却水对工件进行急速冷却,使工件的金属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得到在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方面具有大幅提高的工件。专利号为201510610402.8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到了一种淬火冷却水池,包括池体及池壁,池壁内侧设置有导流装置,使得池壁处的水向上流动,水池中心的水向下流动;导流装置包括导流罩、搅拌桨、连轴器、电机以及支撑架;导流罩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水池池壁上,导流罩为弧状空壳体,一端为平面且敞口,朝向水池中心,另一端为弧形且封闭,朝向水池池壁;搅拌桨设置在导流罩内部且桨叶为轴流式桨叶,搅拌桨通过连轴器与设置在水池侧壁上方的电机连接。该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实现池体内液体的循环,而工件在池体内部则处于静止状态,循环的水对工件表面的冲击仍然较小,因此其工作效率仍有待提高,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经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提升空间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中部的导向杆、与导向杆活动连接的料箱及驱动料箱运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池体呈中空柱状结构,上端具有一进料口;所述导向杆沿池体中轴线方向设置在池体中部,下端固定在池体底部,外壁上固定有螺旋盘;所述料箱中部呈螺旋状,并与螺旋盘螺旋连接,外侧部呈网状结构,上端面具有一呈环形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推杆及固定在一对推杆上端的连接杆;所述推杆下端嵌套设置在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若干呈环形的限流板。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测温仪。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板,所述推杆沿竖直方向贯穿固定板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推动装置实现料箱的上下运动,同时由于螺旋盘的设计,可使料箱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不仅可以避免工件在同一位置处表面形成蒸汽膜,还能通过料箱的运动实现水流的内循环,进一步对工件表面形成冲击,工作效率高;(2)池体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若干呈环形的限流板,尽量保证同一层面的水在同一层面内水平循环,避免出现紊乱现象;(3)池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测温仪,用于对池体内部进行温度监控,保证工作的合理性;(4)导向杆上端固定连接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板,推杆沿竖直方向贯穿固定板设置,而该固定板则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池体,2、进料口,3、限流板,4、测温仪,5、导向杆,6、螺旋盘,7、固定板,8、料箱,9、导向槽,10、推杆,1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包括池体1、设置在池体1中部的导向杆5、与导向杆5活动连接的料箱8及驱动料箱8运动的推动装置;其中池体1呈中空柱状结构,上端具有一进料口2,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若干呈环形的限流板3,限流板3之间还设置有测温仪4;导向杆5沿池体1中轴线方向设置在池体1中部,下端固定在池体1底部,导向杆5上端固定连接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固定板7,外壁上固定有螺旋盘6;料箱8中部呈螺旋状,并与螺旋盘6螺旋连接,外侧部呈网状结构,上端面具有一呈环形设置的导向槽9;推动装置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推杆10及固定在一对推杆10上端的连接杆11;推杆10沿竖直方向贯穿固定板7设置,下端嵌套设置在导向槽9内,并可沿导向槽9滑动。工作时,将工件放置在料箱8中,然后向下按压连接杆11,使其带动料箱8向下运动,由于料箱8与螺旋盘6螺旋连接,因此在料箱8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转动,并对水造成扰流作用,从而使同一层面的液体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循环,整个工作过程,通过工件自身的运动会与水形成冲击,同时扰动的水循环也会对工件表面产生冲击,从而有效保证工件淬火冷却的高效性,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合理。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中部的导向杆、与导向杆活动连接的料箱及驱动料箱运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池体呈中空柱状结构,上端具有一进料口;所述导向杆沿池体中轴线方向设置在池体中部,下端固定在池体底部,外壁上固定有螺旋盘;所述料箱中部呈螺旋状,并与螺旋盘螺旋连接,外侧部呈网状结构,上端面具有一呈环形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推杆及固定在一对推杆上端的连接杆;所述推杆下端嵌套设置在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淬火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中部的导向杆、与导向杆活动连接的料箱及驱动料箱运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池体呈中空柱状结构,上端具有一进料口;所述导向杆沿池体中轴线方向设置在池体中部,下端固定在池体底部,外壁上固定有螺旋盘;所述料箱中部呈螺旋状,并与螺旋盘螺旋连接,外侧部呈网状结构,上端面具有一呈环形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推杆及固定在一对推杆上端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琨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