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8313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包括浓水产生装置、中水产生装置、空压机站冷却塔、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微涡沉淀池、溶药槽和污泥地下池,浓水产生装置的出水口和中水产生装置的出水口均与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空压机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出水口和空压机站冷却塔的出水口均与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溶药槽与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连通,微涡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地下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浓水和中水外排造成浪费或经过处理回用到生产中影响生产和增加企业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铅锌冶炼工程中通常配套设计有化学水处理站和生活水处理站;现有设计中,化学水处理站产出的浓水进入深度水处理站,经超滤和反渗透膜过滤后得到除盐水和高浓水,除盐水回用于生产水系统,高浓水进入厂区浓水池自然蒸发;生活水处理站产生的中水夏天用于厂区绿化、倒班宿舍卫生间使用,冬季除倒班宿舍能部分回用外,大部分进入深度水处理站处理或进入中水池回用于生产水系统;除盐水和中水直接回用于生产,将对生产造成巨大影响,主要会堵塞管道、影响锌冶炼净化、电解工艺操作控制,长期以来,同行业中,一直不能将这些水质较好的生产废水有效回用,造成废水大量外排浪费、或者经过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对生产造成影响,同时处理废水需要花费费用,造成厂区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解决目前生产废水直接外排浪费或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影响生产和增加成本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进水管、空压机站冷却塔、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微涡沉淀池、溶药槽和污泥地下池,所述废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溶药槽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所述污泥地下池连通。可选地,其还包括空压机站换热设备,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空压机站换热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空压机站换热设备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可选地,其还包括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和余热发电站冷却塔,所述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余热发电站冷却塔的进水口和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余热发电站冷却塔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可选地,其还包括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所述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余热发电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可选地,其还包括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和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所述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的进水口和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可选地,其还包括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所述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使得化学水处理站产生的浓水和生活水处理站产生的中水经过微涡沉淀池的处理后可作为空压机站、余热发电站和硫酸制备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解决了浓水和中水外排造成浪费或经过处理回用到生产中影响生产和增加企业成本的问题;同时可减少空压机站、余热发电站和硫酸制备系统的循环冷却水的补新水量,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另外该水处理方法具有运行稳定、药耗低、产水量大、水质优、节约反冲洗水、排泥操作简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系统连接图;图2为实施例2的系统连接图;图3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微涡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如下:1、废水进水管;2、空压机站冷却塔;3、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4、微涡沉淀池;401、沉淀池进水口;402、沉淀池出水口;403、排泥口;5、溶药槽;6、污泥地下池;7、空压机站换热设备;8、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9、余热发电站冷却塔;10、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11、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12、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13、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进水管1、空压机站冷却塔2、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3、空压机站换热设备7、微涡沉淀池4、溶药槽5和污泥地下池6,废水进水管1的出水口与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3的进水口连通,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3的出水口与空压机站换热设备7的进水口连通,空压机站换热设备7的出水口分别与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进水口401和空压机站冷却塔2的进水口连通,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出水口402和空压机站冷却塔2的出水口均与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3的进水口连通,溶药槽5与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进水口401连通,微涡沉淀池4的排泥口403与污泥地下池6连通。本实施例中废水进水管1的进水口与化学水处理站浓水出水口和生活水处理站中水出水口连通。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还包括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8、余热发电站冷却塔9、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10、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11、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12和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13,其中,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8的出水口与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10的进水口连通,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10的出水口分别与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进水口401和余热发电站冷却塔9的进水口连通,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出水口402和余热发电站冷却塔9的出水口均与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8的进水口连通;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11的出水口与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13的进水口连通,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13的出水口分别与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进水口401和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12的进水口连通,微涡沉淀池4的沉淀池出水口402和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12的出水口均与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11的进水口连通。本技术的上述2个实施例中的空压机站冷却塔2、空压机站换热设备7、硫酸制备系统冷却塔12、硫酸制备系统换热设备13、余热发电站换热设备10和余热发电站冷却塔9均采用FNH-3800型冷却塔,处理水量:3800m3/h,设计风量:225×103m3/h,属于现有设备,因此在本文中不详细叙述其具体结构。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流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3、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8和硫酸制备系统循环冷却水池11分别和空压机站、余热发电站和硫酸制备系统之间形成水的循环;空压机站的循环冷却水、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和硫酸制备系统的循环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工作过程和流程均相同,因此整个系统工作流程以空压机站的循环冷却水循环利用为例说明,首先空压机站利用过的水、化学水处理站产生的浓水、生活水处理站产生的中水均进入空压机循环冷却水池,然后空压机循环冷却水池中的循环水进入空压机站换热设备7内与外界进入空压机站换热设备7的冷空气换热降低水的温度,经过降温的循环水进入微涡沉淀池4中,溶药槽5中的药剂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废水进水管、空压机站冷却塔、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微涡沉淀池、溶药槽和污泥地下池,所述废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溶药槽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所述污泥地下池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废水进水管、空压机站冷却塔、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微涡沉淀池、溶药槽和污泥地下池,所述废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溶药槽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所述污泥地下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空压机站换热设备,所述空压机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空压机站换热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空压机站换热设备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和所述空压机站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浓水再生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和余热发电站冷却塔,所述余热发电站循环冷却水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余热发电站冷却塔的进水口和所述微涡沉淀池的沉淀池进水口连通,所述微涡沉淀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王国栋廖浩贵陆继思杨燕新张晓旭曹雪林姜宏楠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