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转向节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620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左转向节臂,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杆段、纵向设置在横向杆段右端部后侧的平板段、设置在平板段后侧部顶面的竖向杆段以及设置在竖向杆段顶部并向左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杆段,横向杆段由左向右依次包括螺纹杆段、锥状连接段和直杆段,锥状连接段为由右向左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状,锥状连接段的外周面上设有键槽,螺纹杆段的直径小于锥状连接段的左端直径,螺纹杆段的左端部设有竖向销孔和纵向销孔,竖向销孔与纵向销孔交叉贯通设置;平板段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横拉杆连接孔;倾斜杆段的延伸端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直拉杆连接孔,直拉杆连接孔的轴线与倾斜杆段的轴线垂直设置。该左转向节臂加工方便,强度高,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转向节臂
本技术涉及一种左转向节臂。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转向系统通常包括用于安装左侧车轮装置的左转向节和用于安装右侧车轮装置的右转向节,左转向节上安装有左转向节臂,现有的左转向节臂通常为异性的U形结构,而左转向节臂的一端通常固定连接在转向节上,另一端与直拉杆的一端铰装连接在一起,而在左转向节臂的大致中部设置有横拉杆连接孔,该横拉杆连接孔用于连接转向横拉杆,该转向横拉杆的一端与右转向节铰装连接在一起,因此,当摇臂摆动时,摇臂通过直拉杆拉动左转向节臂摆动,从而驱动左转向节进行相应幅度的摆动,同时,左转向节臂也通过转向横拉杆同步带动右转向节进行相应幅度的摆动,继而完成车轮的转向动作;但是,由于现有的左转向节臂通常为异性的U形结构,因此,在加工制造复杂,同时,精度检测也比较困难,其次,现有的左转向节臂通常结构不合理,因此在高负荷工作状态下,也容易出现断裂和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强度高,安全性好的左转向节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杆段、纵向设置在横向杆段右端部后侧的平板段、设置在平板段后侧部顶面的竖向杆段以及设置在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左转向节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左转向节臂,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杆段(1)、纵向设置在横向杆段(1)右端部后侧的平板段(2)、设置在平板段(2)后侧部顶面的竖向杆段(3)以及设置在竖向杆段(3)顶部并向左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杆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段(1)由左向右依次包括螺纹杆段(5)、锥状连接段(6)和直杆段(7),所述锥状连接段(6)为由右向左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状,所述锥状连接段(6)的外周面上设有键槽(8),所述螺纹杆段(5)的直径小于锥状连接段(6)的左端直径,所述螺纹杆段(5)的左端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竖向销孔(9)和前后贯通的纵向销孔(10),所述竖向销孔(9)与纵向销孔(10)交叉贯通设置;所述平板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转向节臂,包括横向设置的横向杆段(1)、纵向设置在横向杆段(1)右端部后侧的平板段(2)、设置在平板段(2)后侧部顶面的竖向杆段(3)以及设置在竖向杆段(3)顶部并向左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杆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段(1)由左向右依次包括螺纹杆段(5)、锥状连接段(6)和直杆段(7),所述锥状连接段(6)为由右向左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状,所述锥状连接段(6)的外周面上设有键槽(8),所述螺纹杆段(5)的直径小于锥状连接段(6)的左端直径,所述螺纹杆段(5)的左端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竖向销孔(9)和前后贯通的纵向销孔(10),所述竖向销孔(9)与纵向销孔(10)交叉贯通设置;所述平板段(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横拉杆连接孔(11);所述倾斜杆段(4)的延伸端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直拉杆连接孔(12),所述直拉杆连接孔(12)的轴线与倾斜杆段(4)的轴线垂直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转向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杆段(4)的延伸端部为圆柱状端部(13),所述圆柱状端部(13)的直径大于倾斜杆段(4)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宽度,所述直拉杆连接孔(12)与圆柱状端部(13)同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家海赵国群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时正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