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262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30‑40份、胆茶碱10‑20份、β‑环糊精40‑60份、PEG‑6000 0.1‑0.5份、淀粉1‑10份、羟甲基纤维素2‑5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35份、β‑环糊精50份、PEG‑6000 0.3份、淀粉3份、羟甲基纤维素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加工简单,设备投资少,采用纳米分散技术对难溶性原料进行理化处理,在不改变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氨茶碱片的水溶性,增强了药物进入体内的缓释作用。该分散片克服了普通氨茶碱片的缺点,减少了氨茶碱片中辅料种类和用量,该片溶出度大,生物利用度高,保证了临床用药的疗效和安全。

A compound aminophylline nanoscale dispersible tabl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空气污染成为危害人类生活的一大公害,同时各种新的病毒、细菌、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复杂化,加之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氨茶碱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不仅要求临床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研究,使其安全性能有所改善,治疗疗效得以提高,从而有助于及疾病的治疗。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因其具有支气管扩张、抗炎、免疫调节、拮抗腺苷受体和增强呼吸等作,对缓解慢性哮喘症状和改善哮喘病情安全、有效。茶碱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中枢神经兴奋,这些不良反应在舒张气管的治疗片量10~20mg/L时都可能发生。片量过大或静脉给药速度太快,是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中毒的最常见原因。影响氨茶碱代谢、清除的因素较多,发生中毒的片量在不同情况、不同的患者不尽一致,个体差异较大。老年人或心、肝、肾功能不良,休克,脱水,酸碱失衡,严重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均可使氨茶碱的半衰期延长,即使片量不大,也可使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中毒。氨茶碱血药浓度除了个体差异大以外易受生理、病理、联合用药等的影响。例如,服用罗红霉素后,氨茶碱的血药浓度会升高,提示清除率降低,抑制了茶碱代谢。其影响机制可能是该药物增加细胞色素P488失活片量而使氨茶碱的代谢受阻。因此有人建议,根据平均参数制定给药方案,在无药物因素影响下,止喘片量12mg/(kg.d),无明显心肝功能异常者8mg/(kg.d),心肝功能异常者5mg/(kg.d)。目前,较为公认的使用片量是:对慢支、COPD等急性发作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范围为10~20mg/L,轻中度哮喘患者应维持在5~10mg/L,血药浓度大于20mg/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会显著增大。对于小儿来说,更应慎用氨茶碱。因为小儿排泄和解毒功能尚未完善,其清除率自然就很低了。服用量稍有不当很容易引起中毒,重者可危及生命。小儿应按体重来计算,资料表明,若一次服用超过5~6mg/kg体重,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内即可出现中毒。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或脑水肿而死亡。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虽是指导合理用药的理想方法,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费用较高,难在各级医院推广。在无条件进行氨茶碱浓度监测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积累的经验用药,结合患者年龄、心、肝、肾功能,以及联合用药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安全的个体化给药方案。高速纳米分散机是高效、快速、均匀地将一个相或多个相(液体、固体)进入到另一互不相溶的连续相(通常液体)的过程的设备的设备。当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材料的细度达到微米数量级时,甚至纳米级时,体系可被认为均质。当外部能量输入时,两种物料重组成为均一相。高剪切均质机由于转子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切线速度和高频机械效应带来的强劲动能,使物料在定、转子狭窄的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机械及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液层摩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等综合作用,形成悬浮液(固/液),乳液(液体/液体)和泡沫(气体/液体)。高剪切均质机从而使不相溶的固相、液相、气相在相应熟工艺和适量添加片的共同作用下,瞬间均匀精细的分散乳化,经过高频管线式高剪切分散均质乳化机的循环往复,终得到稳定的高品质产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可口服也可以溶解后装在容器瓶中以喷雾形式在患者发病时候按需治疗,且这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稳定性较好,制备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制备周期短,成本低药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传统茶碱类药物片量过大或静脉给药速度太快产生的头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中枢神经兴奋等问题,该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可按自己的体重确定服用片量,实现个性化给药,使得药物的摄入量更准确,安全性更高;同时,药物有效成分以纳米级形式高度溶解分散片中,有利于充分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30-40份、胆茶碱10-20、β-环糊精40-60份、PEG-60000.1-0.5份、淀粉1-10份、羟甲基纤维素2-5份。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茶碱和β-环糊精混合粉碎,过60-100目筛,然后和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2)以淀粉和水制作成淀粉含量为8%-15%的淀粉浆作粘合剂,进行制粒,在40-50℃下烘干,整粒;(3)加入PEG-6000作为水溶性润滑剂;(4)将装有药液的盛药皿放入真空冷冻干燥箱,降温至零下45℃,保持2小时,抽真空,然后逐渐升温至0℃,保持2小时,再降温至零下45℃,保持2小时,再逐渐升温至0℃,保持2-4小时,再逐渐升温至28-32℃干燥4-6小时,整个过程真空度保持在10帕;最后将装药的盛药皿盖盖紧,并装入铝箔袋进行密封得到氨茶碱组合物冻干片。本专利技术对复方氨茶碱溶液进行高速纳米分散,其纳米分散机剪切速率可以达到200rpm,转子的速度可以达到66m/s。在该速度范围内,由剪切力所造成的湍流结合专门研制的电机可以使乳液粒径范围小到纳米级,粒经分布更窄。由于能量密度极高,无需其他辅助分散设备,可以达到普通的高压均质机的400BAR压力下的颗粒大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30份、胆茶碱10份、β-环糊精50份、PEG-60000.5份、淀粉3份、羟甲基纤维素5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茶碱和β-环糊精混合粉碎,过60-100目筛,然后和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2)以淀粉和水制作成淀粉含量为8%-15%的淀粉浆作粘合剂,进行制粒,在40-50℃下烘干,整粒;(3)加入PEG-6000作为水溶性润滑剂;(4)将装有药液的盛药皿放入真空冷冻干燥箱,降温至零下45℃,保持2小时,抽真空,然后逐渐升温至0℃,保持2小时,再降温至零下45℃,保持2小时,再逐渐升温至0℃,保持2-4小时,再逐渐升温至28-32℃干燥4-6小时,整个过程真空度保持在10帕;最后将装药的盛药皿盖盖紧,并装入铝箔袋进行密封得到氨茶碱组合物冻干片。实施例2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40份、胆茶碱10份、β-环糊精50份、PEG-60000.5份、淀粉3份、羟甲基纤维素5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茶碱和β-环糊精混合粉碎,过60-100目筛,然后和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2)以淀粉和水制作成淀粉含量为8%-15%的淀粉浆作粘合剂,进行制粒,在40-50℃下烘干,整粒;(3)加入PEG-6000作为水溶性润滑剂;(4)将装有药液的盛药皿放入真空冷冻干燥箱,降温至零下45℃,保持2小时,抽真空,然后逐渐升温至0℃,保持2小时,再降温至零下45℃,保持2小时,再逐渐升温至0℃,保持2-4小时,再逐渐升温至28-32℃干燥4-6小时,整个过程真空度保持在10帕;最后将装药的盛药皿盖盖紧,并装入铝箔袋进行密封得到氨茶碱组合物冻干片。实施例3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40份、胆茶碱10份、β-环糊精20份、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30‑40份、胆茶碱10‑20、β‑环糊精40‑60份、PEG‑6000 0.1‑0.5份、淀粉1‑10份、羟甲基纤维素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氨茶碱30-40份、胆茶碱10-20、β-环糊精40-60份、PEG-60000.1-0.5份、淀粉1-10份、羟甲基纤维素2-5份。2.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方氨茶碱纳米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茶碱和β-环糊精混合粉碎,过60-100目筛,然后和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2)以淀粉和水制作成淀粉含量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铖高煜
申请(专利权)人: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