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昆士兰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细菌由蔗糖生产乙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32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发展一种新的,从精制蔗糖、粗制蔗糖、甘蔗汁、甘蔗糖蜜、蔗糖水解物和转化糖,应用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mobilis)一步发酵生产商业性的乙醇产品.本发酵法的蔗糖水解率为94-98%,乙醇的转化率为95-98%.在24-30小时内,200克/升蔗糖能转化产生95.5克/升乙醇.发酵后的发酵液反复接种,无需离心或用膜过滤.(*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专利技术是关于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的高活力菌株,在微氧条件下使得蔗糖一步发酵产生乙醇的方法。 传统的乙醇发酵方法是利用酵母菌经过两步发酵完成,其第一步包括酵母细胞的好气性增殖称为生长阶段;第二步包括在少氧或缺氧条件下嫌气发酵产生乙醇。为了在第二步能进一步增殖酵母细胞,需要加入少量空气或氧气。如果要提高总发酵效率加入少量空气或氧气是需要的,也可通过沉淀和离心系统偶而地再循环利用酵母细胞来提高。由于酵母发酵恒定地取决于菌体生长与产乙醇率两个因素的配合,为了使乙醇生产最合适,其培养液中则必须添加能促进生长的物质或能完善地控制通气条件。 因此,传统的酵母发酵法(阶段2)取决于巨大的接种量,每毫升接种量几乎达5-10百万个细胞。最适宜的发酵温度是30℃,发酵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冷却设备来控制。在发酵时间中要得到9-11%(体积比)乙醇,则批量发酵第二阶段所要时间是30-70小时。通过菌体循环使用以提高接种菌密度80-100倍时,则这个发酵时间能减少到10小时。 第二个生产乙醇的方法是大家熟知的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细菌发酵产生乙醇(参见欧洲专利号0047641-George Weston Ltd.)。这个方法也是一个如上所述的酵母两步发酵法,但细菌在生长阶段(阶段1)不需要增加空气。代之以增加适量氮气来维持厌气条件。在产生乙醇的第二阶段中,糖的浓度决不能超过6%(重量/体积),这就需要分步地、或流加浓缩的糖液。发酵温度最好是28℃-33℃。适宜的pH是约5.5。这一方法也需要提供氮气和额外的营养物质。 第三个乙醇生产方法,已叙述过,它是在两阶段发酵中利用固定化酵母或固定化发酵单胞菌属(Zymomonas)的菌株,每步需要用限量的糖(即10%重量/体积)。(参见英国专利号2055121-Tanabe Sngaku Co.Ltd.)。 在用酵母发酵的实例中,转换碳源已知可用蔗糖、葡萄糖、糖蜜和和甘蔗汁;在利用发酵单胞菌的两步发酵的实例中,碳源限定为葡萄糖;在用固定化细胞的发酵法中,则限定是葡萄糖和糖蜜。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细菌,从蔗糖一步发酵产生乙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理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一步批量发酵法,或如有需要,调整这个培养方法,如批量供给,连续供给或多步供给系统使放入的能源低。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理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其中蔗糖的质量对方法不是必需的因素。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是一种从蔗糖(或它的水解产物或转化糖)发酵产生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了微生物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蔗糖,在微氧条件下一步发酵产生乙醇,其中蔗糖包含在发酵培养液中。 在说明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发酵罐中,从蔗糖(或其水解物或转化糖)发酵产生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微生物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mobilis)在微氧条件下,使蔗糖一步发酵产生酒精,其中蔗糖包含在发酵培养液中。

【技术特征摘要】
AU 1985-2-22 PG.9422书中,所有“蔗糖”这一术语也包括它的水解产物和转化糖。 “一步发酵”是指在发酵中,细胞生长和产乙醇阶段在同一发酵罐中完成。发酵起始可用含有运动发酵单胞菌的种子培养液加到含有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或把发酵培养基加到含有一部分前发酵培养液的发酵罐中而完成。前发酵培养液含有运动发酵单胞菌。 “微氧条件”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气体(氧气、空气、氮气等等)于发酵罐中,而发酵培养液表面暴露在空气中。运动发酵单胞菌在生长和产乙醇阶段,不需要空气或氧气(好气)或氮气(厌气),但能耐受发酵培养液表面的空气。 优选的微生物菌株-运动发酵单胞菌中产率高的菌株已保藏在澳大利亚的Queensland大学微生物学系,保藏号UQM2716,和美国菌种保藏库(ATCC)12301,美国马里兰州20852,1984年4月24日的保藏号为39676。 这菌株是通过连续培养技术从国家工业细菌保藏委员会的NCIB11199,英国Torry研究所的AB9 8DG,和ATCC的29191中筛选所衍生出来的。筛选决定于特性改进与蔗糖转化的代谢率的改进,这些特征只是在ATCC 29191亲本菌株分类学的描述上有差异,其描述请见《伯氏细菌鉴定手册》第8版(1975)第576-580页。其亲本菌株NCIB11199/ATCC.29191和Zymomonas mobilis其它的菌株也能应用。 最好得自甘蔗或甜菜的蔗糖,以及以精制糖、精制糖、甘蔗汁、甜菜汁、糖蜜(含有蔗糖渣、蔗糖水解物和/或转化糖)或其类似物,或其它任何一个基质的复合物形式,都可供发酵罐用。 为了获得最高产率的乙醇,适用的蔗糖浓度在10-30%范围,糖浓度15~25%间更好,最好用的蔗糖浓度是20%。 在用精制糖或粗制糖时,培养液中最好要包含任何一种或多种下列成份,酵母浸出液;蛋白胨(酪蛋白水解物);磷酸二氢钾;硫酸铵(NH4)2SC4或尿素;和硫酸镁(MgSO4·7H2O)。这些成份每一个提供的适宜的浓度范围为0.01~0.5%,最好用0.2%。 上面指名的培养基成分也可用加入适当浓度的甘蔗汁,甜菜汁或糖蜜代替,因为在这些汁中或糖蜜中发现含有上述培养基成分。 对于甘蔗汁或其浓缩液,甜菜汁或其浓缩液和糖蜜的任何一种作为发酵基质时,不需要额外补给任何其它物质。 最好在发酵过程中pH保持在4.0-7.0间,开始时pH最好为6.5~7.0间,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pH值下降,以后如1-2小时后,pH保持在0.5~6.0间。pH范围可用加氢氧化钠或其它合适的碱性物质进行控制。 发酵罐的温度最好维持在34-40℃间,并最好控制在35℃的恒定温度。 在发酵过程已完成时,微生物最好用过滤,离心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而乙醇则被蒸馏出来。 为使本发明使人完全明白,现将方法的最佳实施例叙述如下。在所有实施例中,百分率都表示为“%重量/体积”1%相当于10克/升。 实例1(开始生长和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用甘蔗汁为基质1800毫升含有12.1%蔗糖的甘蔗汁放入2升的发酵罐中。 把在微氧条件37℃生长于下列培养基的200毫升运动发酵单胞菌(ATCC 39676),经12-24小时培养后的种子培养物,放入发酵罐中。培养基含有10%蔗糖,0.2%酵母浸出液,0.2%酪蛋白水解物(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2%MgSO4·7H2O,0.2%硫酸铵。发酵过程的pH值开始前调到6.8。过第一个1-2小时后,pH下降到6.0,然后用添加2N氢氧化钠(80克/升)控制在6.0。在35℃,100转/分搅动速率下完成培养。 经24小时发酵后,被利用的糖全部转化为乙醇,其浓度为60.8克/升或6.08%(重量/体积)。 实例2(生长和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以甘蔗汁为基质90升含有15.2%蔗糖的甘蔗汁放入100升发酵罐中。 把10升生长在与实例1相同的培养基上的运动发酵单胞菌(ATCC 39676)经12-24小时培养的种子培养物放入发酵罐中。开始pH调到6.8,在发酵过程中,pH用加入8N氢氧化钠控制pH6.0或5.0。在35℃250转/分搅动速率下完成培养。 经26小时发酵,所利用的糖全部转化为乙醇,其浓度达85克/升,或8.5%(重量/体积)。 实例3(生长和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取精制糖为基质1800毫升含有9.69%(96.94克/升)精制蔗糖,0.2%酵母浸出液,0.2%酪蛋白水解物(蛋白胨),0.2%硫酸铵,0.2%MgSO4·7H2O和0.2%磷酸二氢钾的发酵培养液放入2升发酵罐中。 把200毫升生长在例1所用培养基上的运动发酵单胞菌(ATCC39676)经12-24小时培养的种子培养物放入发酵罐中。开始pH调为6.8。在发酵中用2N氢氧化钠控制pH在5.0或6.0。在35℃,100转/分搅动速率下完成培养。 经10小时发酵后,发酵完成并完全转化为乙醇,其浓度达4.7%(重量/体积)或47.22克/升。 实例4(生长和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用精制糖为基质1800毫升含有18.25%(182.54克/升)精制蔗糖。并把和实例3叙述的营养成份的发酵培养液加到2升发酵罐中。 把200毫升生长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培养液的运动发酵单胞菌(ATCC 39676)经12-25小时培养后的种子培养物放入发酵罐中。开始pH调为6.8。在发酵中用添加2N氢氧化钠以控制pH在5.0或6.0。在35℃以100转/分搅动速率发酵完成培养。 经19小时发酵后,得乙醇,其浓度为8.94%(重量/体积)或89.44克/升。 实例5(生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用精制糖为基质这个实例是连续应用罐中的细菌发酵液作为种子培养物以用于后续的批量发酵。把200毫升由实例4得来的发酵物作为种子培养物加入到具有相同成份的1800毫升发酵培养液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经19小时完成发酵,使产生相同浓度的乙醇。 这种重新使用发酵液,不需要过滤,浓缩或离心,能成功地反复应用到6次。 实例6(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用工厂的粗制糖(蔗糖)为基质利用工厂的粗制糖和实例4的发酵液进行发酵,并只需要加入0.05%泛酸钙,0.02%(MgSO4·7H2O)和0.02%磷酸二氢钾(当甘蔗汁或其浓缩液作为基质时,不需要再补给物质)。 实例7(生产乙醇阶段-实验室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斯特沃纳多尔
申请(专利权)人:昆士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