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186处理甲醇废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18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假单胞菌186是经筛选而获得的一株菌种,用在环保方面处理甲醇废水,只需采用一般废水处理池,接种该菌种,控制一定条件就能达到处理效果.甲醇去除率达99%以上.同时在处理后的废水中可提取菌体蛋白即甲醇蛋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用微生物方法即单一的微生物菌种处理甲醇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以及制药、试剂等各种含有甲醇的废水。利用假单胞菌186,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甲醇转化掉,其去除率达99%以上,其效果明显。目前美国、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均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甲醇废水。我国也有采用活性污泥法或流化床法处理甲醇废水。这些方法虽然起到了处理甲醇废水的效果,但能耗高、工艺较复杂。且不能提取甲醇蛋白。但利用假单胞菌186处理甲醇废水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工艺简单、效益明显,并能提取做为饲料用的甲醇蛋白,变害为利。假单胞菌186利用甲醇做为碳源的生理特性,从氧化甲醇过程中获得能量,供生长发育用,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通过高丝氨酸和阿洛醣生物合成途径,同化甲醇构成细胞-甲醇蛋白。工艺流程斜面菌种→三角瓶培养菌种→处理池废水处理→提取蛋白→废水排放。采用186菌处理甲醇废水,首先培养菌种,将斜面菌种移接至盛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培养基成分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05%,玉米浆0.02%,水99%)。在摇床上振荡培养,待菌种培养好后,接种到废水处理池中进行废水处理,工艺条件为废水中甲醇含量在1%以下,pH7-8,温度30-34℃。加适量的营养盐(同培养基成分),通气培养处理,待甲醇含量在5毫克/升以下时排放达到处理甲醇废水的目的,并分离菌体,干燥可得甲醇蛋白,可用作饲料蛋白。该菌种的形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0.6×1.0微米)单个或成对,丛生极毛(3-4根)。培养特征为,在普通细菌培养基上菌落呈微白色,平滑,凸起。生理生化特征为,利用乳糖、蔗糖产碱、氧化甘油生酸,还能利用肌醇、柳醇、鼠李糖、菊糖产碱。在基础培养基上氧化葡萄糖产酸。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甲基红(M、R)试验及苯丙氨酸脱氨酶均为阴性,此外,利用甜菜碱和柠檬酸生长。石蕊牛奶反应产碱。菌种保藏号CGMCC NO 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甲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醇废水的处理使用假单胞菌186(pseudomonassp)单一菌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甲醇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醇废水的处理使用假单胞菌186(pseudomonassp)单一菌种。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将德群张静江朱世琴胡惠全张治忠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