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88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属于冶金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集水池、连接集水池与汽轮鼓风机组的冷却水输送管路,以及连接汽轮鼓风机组与冷却塔的冷却水回收管路;在冷却塔内设有安装于冷却水回收管路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水口朝上;在喷嘴的下方安装有N层淋水结构,所述N为正整数,相邻层淋水结构间设有垂直间距,第N层淋水结构上设有流水间隙。该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工作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流通路径和停留时间,增多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冷却流程,增大了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再则,空气扰流至淋水结构后,空气形成紊流,从而使循环水被充分冷却。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for steam turbine blower

The utility model is a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for a steam turbine blow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tallurgy.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for a steam turbine blower with good cooling effect. Including the cooling tower, cooling water pool, connection pool and turbo blower conveying pipeline, and connecting turbine blower unit and cooling tower cooling water recovery pipeline; a nozzle installed on the cooling water recycling pipe in the cooling tower, spray the nozzle mouth upward; in the N layer water structure installation the bottom of the nozzle, the N is a positive integer, the adjacent water lay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vertical spacing, the N lay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flow gap. The turbine blower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work to extend the circulating water flow path in the cooling tower and the residence time increased, the circulating water in the cooling process of cooling tower, the contact surface, the increase of circulating water and air and the air spoiler to drench water structure, air turbulence, so that the circulating water is full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金领域,具体的是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是用于对带走汽轮鼓风机乏汽热量的工业水进行冷却降温后循环使用的系统。随着冶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冶炼系统及相关企业出于节能的目的均采用汽轮鼓风机机组为高炉输送热风,由于冶炼高炉多座同时运行,汽轮鼓风机组也属于“鼓风机群”,循环水系统多采用母管制运行方式,循环水泵采用多台并列运行;循环水冷却塔采用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或机力通风冷却塔,冷却塔通风形式采用横流式或逆流式,循环水在冷去塔冷却通常分为3个阶段冷却,即循环水从分水器出来至填料上与上升的冷空气对流换热冷却,循环水在填料上流动是与上升的冷空气进行换热,循环水从从填料上下落至集水池水面过程中与冷却塔周围进入的冷空气进行换热。但是,由于冷却塔填料老化、结垢、堵塞等原因,循环水冷却塔效果差,换填料耗时耗资;冷却塔风机负荷大,飘水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位于冷却塔下方的集水池、连接集水池与汽轮鼓风机组的冷却水输送管路,以及连接汽轮鼓风机组与冷却塔的冷却水回收管路;在冷却塔内设有安装于冷却水回收管路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水口朝上;在喷嘴的下方安装有N层淋水结构,所述N为正整数,相邻层淋水结构间设有竖直间距,第N层淋水结构上设有流水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淋水结构包括多块水平布置的淋水板,相邻淋水板间设有水平间距,所述流水间隙为相邻淋水板间的水平间距。进一步的,第N层淋水结构与第N-1层淋水结构的淋水板错位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淋水板为混凝土浇筑板。进一步的,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3,且小于或者等于5。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输送管路包括母管、与汽轮鼓风机一一对应的M支分配管以及至少M+1支安装有循环水泵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一端安装于集水池,另一端连接于母管形成第一接头;M支分配管包括一支首端分配管、一支末端分配管和M-2支中间分配管;首端分配管与母管连接形成首端接头;末端分配管与母管连接形成末端接头;中间分配管与母管连接形成中间接头;邻近首端接头的中间接头与首端接头之间至少有两个第一接头;相邻两个中间接头之间至少有一个第一接头;邻近末端接头的中间接头与首端接头之间有至少两个第一接头;首端接头、末端接头和第一接头之间均设有分段阀;首端分配管上设有首端旁通管,首端旁通管与母管连接的连接点与首端接头之间至少有一个第一接头;末端分配管上设有末端旁通管,末端旁通管与母管连接的连接点与末端接头之间至少有一个第一接头;首端旁通接头与首端接头以及末端旁通接头与末端接头通过分段阀隔开。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与集水池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工作时,循环水从喷嘴喷出,由于喷嘴的喷水口朝上,那么,依靠余压及喷嘴的喷洒作用,循环水散开向上运动至最高点,循环水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冷空气接触,进行第一阶段冷却;接着,循环水依靠重力作用下落,与上升的冷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进行第二阶段冷却;然后,循环水下落到第一层淋水结构上,循环水被溅开、降速并由流水间隙下落到下一层淋水结构,在此过程中,循环水与上升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第三阶段冷却;最后,循环水从第最后一层淋水结构下落到集水池,在此过程中,循环水与上升及横流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第四阶段冷却。如此,便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流通路径,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停留时间,增多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冷却流程,并且,喷嘴向上喷洒有助于循环水分散,下降过程中,循环水碰撞淋水结构而被溅开,均有效增大了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再则,空气扰流至淋水结构后,空气形成紊流。流通路径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接触面的增大以及空气紊流的作用使循环水被充分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冷却塔1、集水池2、冷却水输送管路3、母管31、抽水管32、第一接头321、循环水泵33、首端分配管34、中间分配管35、末端分配管36、首端接头341、中间接头351、末端接头361、分段阀37、首端旁通管38、末端旁通管39、冷却水回收管路4、喷嘴5、淋水板6、水平间距7、竖直间距8、补水管路9、汽轮鼓风机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1、位于冷却塔1下方的集水池2、连接集水池2与汽轮鼓风机组的冷却水输送管路3,以及连接汽轮鼓风机组与冷却塔1的冷却水回收管路4;在冷却塔1内设有安装于冷却水回收管路4的喷嘴5,所述喷嘴5的喷水口朝上;在喷嘴5的下方安装有N层淋水结构,所述N为正整数,相邻层淋水结构间设有竖直间距8,第N层淋水结构上设有流水间隙。该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工作时,循环水从喷嘴5喷出,由于喷嘴5的喷水口朝上,那么,依靠余压及喷嘴5的喷洒作用,循环水散开向上运动至最高点,循环水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冷空气接触,进行第一阶段冷却;接着,循环水依靠重力作用下落,与上升的冷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进行第二阶段冷却;然后,循环水下落到第一层淋水结构上,循环水被溅开、降速并由流水间隙下落到下一层淋水结构,在此过程中,循环水与上升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第三阶段冷却;最后,循环水从第最后一层淋水结构下落到集水池2,在此过程中,循环水与上升及横流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第四阶段冷却。如此,便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1内的流通路径,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1内的停留时间,增多了循环水在冷却塔1内的冷却流程,并且,喷嘴5向上喷洒有助于循环水分散,下降过程中,循环水碰撞淋水结构而被溅开,均有效增大了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再则,空气扰流至淋水结构后,空气形成紊流。流通路径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接触面的增大以及空气紊流的作用使循环水被充分冷却。当然,淋水结构可以为一块淋水板6,在淋水板6上设有多个淋水孔。但是,为了便于加工制作,优选的,所述淋水结构包括多块水平布置的淋水板6,相邻淋水板6间设有水平间距7,所述流水间隙为相邻淋水板6间的水平间距7。为了使从上层的淋水板6流下的水能够掉落到下层淋水板6,被下层淋水板6阻挡、分散,进而增大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优选的,第N层淋水结构与第N-1层淋水结构的淋水板6错位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淋水板6为混凝土浇筑板。淋水板6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不容易腐蚀,在使用中也不需要更换。优选的,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3,且小于或者等于5。为了克服传统的母管制循环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循环水泵故障机检修时,需停汽轮鼓风机配合的缺点。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输送管路3包括母管31、与汽轮鼓风机10一一对应的M支分配管以及至少M+1支安装有循环水泵33的抽水管32;所述抽水管32一端安装于集水池2,另一端连接于母管31形成第一接头321;M支分配管包括一支首端分配管34、一支末端分配管36和M-2支中间分配管35;首端分配管34与母管31连接形成首端接头341;末端分配管36与母管31连接形成末端接头361;中间分配管35与母管31连接形成中间接头351;邻近首端接头341的中间接头351与首端接头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1)、位于冷却塔(1)下方的集水池(2)、连接集水池(2)与汽轮鼓风机组的冷却水输送管路(3),以及连接汽轮鼓风机组与冷却塔(1)的冷却水回收管路(4);在冷却塔(1)内设有安装于冷却水回收管路(4)的喷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5)的喷水口朝上;在喷嘴(5)的下方安装有N层淋水结构,所述N为正整数,相邻层淋水结构间设有竖直间距(8),第N层淋水结构上设有流水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1)、位于冷却塔(1)下方的集水池(2)、连接集水池(2)与汽轮鼓风机组的冷却水输送管路(3),以及连接汽轮鼓风机组与冷却塔(1)的冷却水回收管路(4);在冷却塔(1)内设有安装于冷却水回收管路(4)的喷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5)的喷水口朝上;在喷嘴(5)的下方安装有N层淋水结构,所述N为正整数,相邻层淋水结构间设有竖直间距(8),第N层淋水结构上设有流水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结构包括多块水平布置的淋水板(6),相邻淋水板(6)间设有水平间距(7),所述流水间隙为相邻淋水板(6)间的水平间距(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N层淋水结构与第N-1层淋水结构的淋水板(6)错位排列。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板(6)为混凝土浇筑板。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3,且小于或者等于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输送管路(3)包括母管(31)、与汽轮鼓风机(10)一一对应的M支分配管以及至少M+1支安装有循环水泵(33)的抽水管(32);所述抽水管(32)一端安装于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浪胡锋李建贞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