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89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包括车头、车体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底盘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厢体;所述厢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布置有表冷器,所述表冷器与所述车头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箱以及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表冷器相连,所述表冷器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冷却水的出水管;所述表冷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填料,所述厢体的顶部设置布水盘,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喷淋水箱以及喷淋水泵,所述厢体内、位于所述表冷器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喷淋水箱相连的收水盘;所述厢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所述厢体位于所述表冷器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进风格栅。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式移动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式移动冷却塔。
技术介绍
现阶段,冷却塔设备使用时基本都是应用在某固定场所或安装在特定位置,这主要是由于需冷却设备基本都是长期安装于工厂或车间等地。但对于某些领域中涉及到需经常因工作要求更换使用地的情况来说,这样固定式的冷却塔的使用则会受到很大局限。因为构成冷却系统的组成中不光含有冷却塔设备主体,同时还需要有水泵组、阀门组、仪表组或水箱等构成,通常情况下这些设备及辅机是现场通过管路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对于需要更换使用地的用户来说,这样形式的冷却设备显然不方便。对此,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移动式冷却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其结构紧凑并且能够便于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包括车头、与所述车头相连的车体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底盘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厢体;所述厢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布置有表冷器,所述表冷器与所述车头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箱以及与所述循环水箱相连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表冷器相连,所述表冷器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冷却水的出水管;所述表冷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填料,所述厢体的顶部设置能够通过喷淋嘴向所述散热填料喷水的布水盘,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为所述布水盘供水的喷淋水箱以及喷淋水泵,所述厢体内、位于所述表冷器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喷淋水箱相连的收水盘;所述厢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所述厢体位于所述表冷器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进风格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表冷器的数量为串联的两个,其沿着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各个所述表冷器上方分别设置有所述散热填料。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厢体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水盘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两个所述表冷器的下方,所述收水盘在位于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喷淋水箱相通的回水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循环水泵以及所述循环水箱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厢体之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厢体之外的位置还设置有电控箱。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喷淋水箱之间设置有喷淋过滤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水箱还连接有补水水泵,所述补水水泵上连接有软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软管与所述补水水泵之间设置有补水过滤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水箱上设置有有压水接口。实施本技术的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设置在汽车上,因此便于移动。风机位于厢体顶部,喷淋水箱位于车体下方,将布水器以及散热填料位于厢体内,这种设置,可以使得结构更为紧凑。设置补水水泵,则可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如喷淋水箱水位不足,则通过外接软管与外部水源相接为喷淋水箱供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车载式移动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风机;2-布水盘;3-喷淋嘴;4-散热填料;5-表冷器;6-进风格栅;7-电控箱;8-循环水箱;9-循环水泵;10-喷淋水泵;11-喷淋过滤器;12-喷淋水箱;13-补水水泵;14-有压水接口;15-补水过滤器;16-软管;17-收水盘;18-厢体;19-底板;20-热水接口;21-车头;22-进水管;23-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车载移动冷却塔是根据需冷却主设备的移动要求配套使用,一般是闭式冷却塔。如用于移动雷达、移动数据站、移动大型发电机、大型公路铁路建筑设备、矿山设备等。成型的车载移动式冷却塔是用货运汽车车厢(或拖挂平板)稍做改动,建造一台冷却塔于其上。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包括车头21、与车头21相连的车体底盘(图中未标)以及设置于车体底盘上的底板19,底板19上设置有厢体18,该厢体18可以容纳冷却塔的部分部件并且对其形成外部保护。厢体18内沿着长度方向布置有表冷器5,该表冷器5位于厢体18内,底板19上方。表冷器5与车头21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箱8以及与循环水箱8相连的循环水泵9,循环水泵9通过进水管22与表冷器5相连,表冷器5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冷却水的出水管23,这样需要冷却的水输入到循环水箱8内,之后循环水泵9将其泵送至表冷器5冷却并且由出水管23输出至设备。如图所示,循环水泵9以及循环水箱8位于底板19上、厢体18之外,具体是,位于车体底板19上且位于厢体18和车头21之间。循环水箱8上设置热水接口20,以承接需要冷却的设备的热水。表冷器5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填料4,厢体18的顶部设置能够通过喷淋嘴3向散热填料4喷水的布水盘2,底板19的下方设置有为布水盘2供水的喷淋水箱12以及喷淋水泵10,厢体18内、位于表冷器5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喷淋水箱12相连的收水盘17。喷淋嘴3所喷出的喷淋水经过散热填料4进一步散热,之后,喷淋在表冷器5对其冷却,最终,喷淋水由收水盘17返回至喷淋水箱12,从而循环利用。厢体18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1,厢体18位于表冷器5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进风格栅6。风机1工作时,进风格栅6向厢体18内进风,对表冷器5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表冷器5的数量为串联的两个,其沿着厢体18的长度方向布置,其共用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各个表冷器5上方分别设置有散热填料4,对应地,各散热填料4上分别设置布水盘2。基于此,优选地,风机1位于厢体18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收水盘17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两个表冷器5的下方,收水盘17在位于中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喷淋水箱12相通的回水口(图中未标)。共用一个收水盘17,使得结构紧凑。请继续参照图1,为保证喷淋水质量,避免杂质汇入,喷淋水泵10与喷淋水箱12之间设置有喷淋过滤器11。优选地,喷淋水箱12还连接有补水水泵13,补水水泵13上连接有软管16。由于喷淋水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耗损,通过该补水水泵13可以有效地为喷淋水箱12补水。同样优选地,软管16与补水水泵13之间设置有补水过滤器15,这样,可以直接接江河里的水,通过该补水过滤器15进行过滤。进一步,喷淋水箱12上设置有有压水接口14,当存在有压水的场合时,可以将软管16由喷淋水泵10取下,一端连接该有压水接口14,另一端与有压水水源相连。闭式冷却塔有被蒸发的喷淋循环水,需要不间断的补水。由于冷却塔的移动,难有固定的有水压水源,带有补水过滤器15的补水水泵13,软管16一端快接接在补水过滤器15的进水口,另一端置于池塘、河流、湖泊等水源内,供补水水泵13吸水。若有有压水源,软管16快接便可直接接在有压水接口14上,另一端接有压水源。另外,底板19上、位于厢体18之外的位置还设置有电控箱7,该电控箱7邻近循环水泵9以及循环水箱8设置。该电控箱7,可以控制风机1、循环水泵9以及喷淋水泵10。并且,该电控箱7能方便的接入电源,方便电控操作。本技术中,将冷却塔的风机1由出冷却塔的上部置于冷却塔内部;将喷淋水箱12置于底板19下,冷却塔的最高点为一平面,从地面到顶部总高度不超过4.5米。冷却塔宽度不超过车厢宽度,冷却塔长度不超过车厢长度。这使得冷却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式移动冷却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与所述车头相连的车体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底盘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厢体;所述厢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布置有表冷器,所述表冷器与所述车头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箱以及与所述循环水箱相连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表冷器相连,所述表冷器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冷却水的出水管;所述表冷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填料,所述厢体的顶部设置能够通过喷淋嘴向所述散热填料喷水的布水盘,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为所述布水盘供水的喷淋水箱以及喷淋水泵,所述厢体内、位于所述表冷器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喷淋水箱相连的收水盘;所述厢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所述厢体位于所述表冷器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进风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与所述车头相连的车体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底盘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厢体;所述厢体内沿着长度方向布置有表冷器,所述表冷器与所述车头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箱以及与所述循环水箱相连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表冷器相连,所述表冷器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冷却水的出水管;所述表冷器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填料,所述厢体的顶部设置能够通过喷淋嘴向所述散热填料喷水的布水盘,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为所述布水盘供水的喷淋水箱以及喷淋水泵,所述厢体内、位于所述表冷器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喷淋水箱相连的收水盘;所述厢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所述厢体位于所述表冷器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进风格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的数量为串联的两个,其沿着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各个所述表冷器上方分别设置有所述散热填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移动冷却塔,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享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