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17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填料、蓄水池以及排水管,所述填料的下方设有第一重力翻折板以及第二重力翻折板,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对称的设在冷却塔本体的两侧,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的总长度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宽度相适应,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可在冷却水的重力下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侧壁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吸附臭气的活性炭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冷却塔内的臭气成分,防止臭气流出冷却塔外,改善了周边环境。

A cooling tower of th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冷却塔。
技术介绍
含有大量渣料或颗粒物污水的冷却与处理一直是个难题,火力发电厂渣水冷却通常采用一套冷却塔系统来处理污水,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圆形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采用逆流式气热交换技术,填料采用优聚氯乙波片,以扩散淋水面积;通过旋转布水方式,实现布水均匀,增强冷却效果。现有的冷却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冷却水塔里面的水易发臭,冷却塔里的水一般是污水,存在杂质,如氮磷污染等,水质容易发浑发臭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冷却塔,减少冷却塔内的冷却水散发出臭味。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冷却塔,包括呈柱体结构的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填料、蓄水池以及排水管,所述填料的下方设有第一重力翻折板以及第二重力翻折板,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对称的设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铰接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重力翻折板铰接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的总长度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可在冷却水的重力下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侧壁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吸附臭气的活性炭网板。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内设有第三重力翻折板,所述第三重力翻折板可在冷却水的重力下与所述排水管的侧壁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优选的,所述冷却风机的上方设有活性炭网孔板。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冷却水从冷却塔上端冲刷至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的上方,由于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的端部铰接在冷去塔本体的侧壁上,因此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在冷却水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折,与冷却塔本体之间形成夹角,冷却水在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之间的间隙处流淌至蓄水池内,当冷却水流淌至蓄水池内时,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恢复到水平状态,并能遮盖蓄水池内的臭气,同时,蓄水池上方的活性炭网板可有效吸附冷却水夹杂的臭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冷却塔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冷却塔内的臭气成分,防止臭气流出冷却塔外,改善了周边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风机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风机冷却塔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风机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冷却塔,包括呈柱体结构的冷却塔本体10,冷却塔本体10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20、填料30、蓄水池40以及排水管5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填料30的下方设有第一重力翻折板60以及第二重力翻折板70,第一重力翻折板60与第二重力翻折板70对称的设在冷却塔本体10的两侧,第一重力翻折板60铰接在冷却塔本体10的左侧,第二重力翻折板70铰接在冷却塔本体10的右侧,第一重力翻折板60与第二重力翻折板70的总长度与冷却塔本体10的宽度相适应,第一重力翻折板60与第二重力翻折板70可在冷却水的重力下与冷却塔本体10的侧壁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第一重力翻折板60和第二重力翻折板70的下方设有用于吸附臭气的活性炭网板。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冷却水从冷却塔上端冲刷至第一重力翻折板60和第二重力翻折板70的上方,由于第一重力翻折板60和第二重力翻折板70的端部铰接在冷去塔本体10的侧壁上,因此第一重力翻折板60和第二重力翻折板70在冷却水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折,与冷却塔本体10之间形成夹角,冷却水在第一重力翻折板60和第二重力翻折板70之间的间隙处流淌至蓄水池40内,当冷却水流淌至蓄水池40内时,第一重力翻折板60和第二重力翻折板70恢复到水平状态,并能遮盖蓄水池40内的臭气,同时,蓄水池40上方的活性炭网板80可有效吸附冷却水夹杂的臭气。为了防止排水管50内的臭气反味,排水管50内设有第三重力翻折板90,第三重力翻折板90可在冷却水的重力下与排水管50的侧壁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为了进一步降低冷却塔内的臭气,冷却风机20的上方设有活性炭网孔板8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冷却塔内的臭气成分,防止臭气流出冷却塔外,改善了周边环境。虽然本专利技术主要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是只是作为实例来加以描述,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做出多种变型和应用而不脱离实施例的实质特性。例如,对实施例详示的每个部件都可以修改和运行,与所述变型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可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实施例,其含义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地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中出现于各处的这些术语不一定都涉及同一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都认为其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其他实施例就可以实现的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机冷却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体结构的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填料、蓄水池以及排水管,所述填料的下方设有第一重力翻折板以及第二重力翻折板,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对称的设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铰接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重力翻折板铰接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的总长度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可在冷却水的重力下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侧壁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和第二重力翻折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吸附臭气的活性炭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体结构的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填料、蓄水池以及排水管,所述填料的下方设有第一重力翻折板以及第二重力翻折板,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对称的设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铰接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重力翻折板铰接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一重力翻折板与第二重力翻折板的总长度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宽度相适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祯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洋冷却设备仪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