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7950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冷却塔、中央控制器、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和冷却水过渡合流罐,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的进水口处,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的出水口处,冷却水过渡合流罐设于冷却塔的出水口和制冷机组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每个冷却塔的进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每个冷却塔内设有节能控制器、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风机,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节能控制器和流量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节能控制、节能效果显著、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Optimization control system of cooling tower f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oling tower fan optimization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es a central controller, cooling tower, cooling water inlet temperature sensor, cooling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and a cooling water tank combined transition temperature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inlet, chiller condenser cooling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of cooling water a sensor is arranged at the outlet of the condenser refrigeration unit, cooling water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outlet transition confluence water inlet condenser cooling tower and refrigeration unit, the inlet of each cooling tower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control valve, each cooling tower with energy-saving controller, tower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cooling fan, the central controll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water inlet temperature a sensor, a cooling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outdoor energy-saving control Flow control val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energy saving control, obvious energy saving effect, low manufacture cos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资源的紧张和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压力的加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据了建筑物能耗的一半以上,其中风机等设备的能耗占据很大一部分。冷却塔是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必不可少的部件。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对中央空调制冷机的运行效率具有较大影响,在出水温度不低于制冷机安全运行的最低温度的前提下,冷却培出水温度越低,制冷机的能效比越高,反之,冷却培出水温度越高,制冷机的能效比越低。以往风机的调节方法是通过设定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值,控制器通过PID调节改变风机运行台数来稳定冷却水进水温度值。由于冷却水进水温度值的设定是通过运行人员的经验进行设定,而且设定好后很少变换设定值,造成风机不该运行的时候也在运行,浪费不必要的能源。中国专利CN204007303U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冷却水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变频器、水泵、冷却塔及冷凝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泵与冷凝器之间的进水管上,所述的温控器通过外接电路分别接通至温度传感器和变频器上,所述的变频器通过电路与冷却塔中的风机相接通。该专利中冷却塔出水温度即使能变化,也不能根据室外空气状态而改变,不能接近冷却塔在一定的室外空气状态能达到的最低出水温度值。结果是导致冷却塔未能利用全年变化的室外空气状态的有利条件,使制冷机的实际运行能效比低,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冷却塔,所述多个冷却塔的进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的出水口,多个冷却塔的出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的进水口,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器、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和冷却水过渡合流罐,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的进水口处,所述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的出水口处,所述冷却水过渡合流罐设于多个冷却塔的出水口和制冷机组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每个冷却塔的进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每个冷却塔内设有节能控制器以及分别连接节能控制器的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风机,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节能控制器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多个冷却塔采用多个功率不同的冷却塔。每个冷却塔还包括冷却塔壳体、静电过滤器、制冷器、多个导流风道和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冷却塔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进风区、集水区和出风区,所述集水区和出风区之间设有散热隔板,所述静电过滤器、制冷器和冷却风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进风区,所述多个导流风道竖直设于散热隔板上,每个导流风道的顶端与进风区相通,底端与出风区相通,所述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设于集水区,所述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设于进风区,所述节能控制器分别连接静电过滤器、制冷器和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冷却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于集水区上。所述每个导流风道上设有翅片。所述冷却水过渡合流罐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呈圆柱形,罐体的下部呈圆锥形,罐体的顶部设有连接冷却塔出水口的第一接口,罐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出水口的第二接口。所述中央控制器采用PXC36型控制器。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采用HTY1000型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和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均采用PT1000型电阻温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增加了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自动设定冷却水进水温度,又利用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检测机组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值来判断机组此时的负荷,根据负荷决定冷却水进水温度的设定值。克服原先只能凭经验来设定冷却水进水温度,在机组负荷不是很大的时候设定的冷却水温度如果偏低,会使冷却塔风机台数最大限度的开启,形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的缺陷,使得制冷机组的效率明显提高、节省机组用电量。2、增加了冷却水过渡合流罐,特别适用于设置在多个功率不同的冷却塔与制冷机组冷凝器之间,能够先将多个冷却塔的冷却水均匀混合后再引入制冷机组冷凝器中,以保证冷却水进水温度测量精准,避免因冷却水边引入边混合而出现进入冷凝器的冷却水温度无法稳定的问题。同时中央控制器连接流量控制阀,可根据冷却功率调节进入冷却塔的冷却水流量,实现最佳的冷却负载分配。3、冷却塔利用导流风道设置,构成由上至下的散热导流通道,保证集水区内均匀散热,且节能控制器配合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实现静电过滤器、制冷器、冷却风机运行状态的自动节能控制,相比现有技术一直采用单纯的工频运行冷却风机,节能效果显著,达到很好的自动节能控制效果。4、冷却塔中导流风道上设置翅片,增加散热导流通道与集水区内部的散热面积,促进集水区内部快速散热。5、系统结构简单,各部件均可以由市场上买到,例如:中央控制器采用PXC36型控制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采用HTY1000型温湿度传感器,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和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均采用PT1000型电阻温度传感器,维护成本低,即使出现故障,维修简单方便,且便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冷却水循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冷却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冷却塔,2、制冷机组冷凝器,3、中央控制器,4、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5、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6、室外温湿度传感器,7、冷却水过渡合流罐,8、流量控制阀,9、水泵,101、冷却风机,102、静电过滤器,103、制冷器,104、导流风道,105、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06、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107、节能控制器,108、进风区,109、集水区,110、出风区,111、散热隔板,112、风机高度调节组件,113、水位传感器,114、冷却塔进水口,115、冷却塔出水口,116、进风口,117、出风口,701、罐体,702、第一接口,703、第二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冷却塔1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冷却塔1,多个冷却塔1的进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出水口,多个冷却塔1的出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器3、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和冷却水过渡合流罐7,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处,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出水口处,冷却水过渡合流罐7设于多个冷却塔1的出水口和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之间,每个冷却塔1的进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8,每个冷却塔1内设有节能控制器107以及分别连接节能控制器107的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05和冷却风机101,中央控制器3分别连接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冷却塔(1),所述多个冷却塔(1)的进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出水口,多个冷却塔(1)的出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器(3)、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和冷却水过渡合流罐(7),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处,所述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出水口处,所述冷却水过渡合流罐(7)设于多个冷却塔(1)的出水口和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之间,每个冷却塔(1)的进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8),每个冷却塔(1)内设有节能控制器(107)以及分别连接节能控制器(107)的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05)和冷却风机(101),所述中央控制器(3)分别连接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节能控制器(107)和流量控制阀(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冷却塔(1),所述多个冷却塔(1)的进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出水口,多个冷却塔(1)的出水口均连接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器(3)、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和冷却水过渡合流罐(7),所述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处,所述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设于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出水口处,所述冷却水过渡合流罐(7)设于多个冷却塔(1)的出水口和制冷机组冷凝器(2)的进水口之间,每个冷却塔(1)的进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8),每个冷却塔(1)内设有节能控制器(107)以及分别连接节能控制器(107)的塔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05)和冷却风机(101),所述中央控制器(3)分别连接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4)、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节能控制器(107)和流量控制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却塔(1)采用多个功率不同的冷却塔(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却塔(1)还包括冷却塔壳体、静电过滤器(102)、制冷器(103)、多个导流风道(104)和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106),所述冷却塔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进风区(108)、集水区(109)和出风区(110),所述集水区(109)和出风区(110)之间设有散热隔板(111),所述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胜锋宋佳耀谭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众祥源动力供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