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发酵液或废液中菌体分离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979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向味精发酵液中投放混凝剂、助凝剂和絮凝剂,进而在室温下利用普通三足式低速离心机,压滤机或抽滤机等普通固液分离设备即可将味精发酵液或废液中菌体分离除去的新方法,使用铝盐类或钙盐类混凝剂,主要有硫酸铝、聚氯化铝、铝酸钠、铵矾和钾矾;絮凝剂主要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和天然动植物提取物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回收干菌体,变废为宝,可使味精产量增加10%。质量明显提高,能耗明显下降。与高速离心机分离菌体法相比,本法的设备费用仅为高速离心机法的1/10。(*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味精发酵液或废液中菌体分离的方法,属于轻化工(味精)生产及废水治理
现有技术中,味精生产是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经过细菌发酵,发酵液提取谷氨酸后,中和制得谷氨酸钠(味精)。但发酵液中存在的菌体及其它一些杂质,不仅影响着谷氨酸从发酵液中的提取,而且又造成谷氨酸提取后的废液对环境的污染。谷氨酸产生菌很小,其大小在直径0.7-1.0微米、长1.0-3.0微米,分离是比较困难的。国外通常采用高速或超高速离心机,如蝶片式离心机经多级分离后才能分离出菌体,但设备昂贵,能耗很大。国内有用国产蝶式离心机进行分离的,由于设备效能不好而达不到分离提取的指标。结果菌体随着谷氨酸提取后的废液排放,以致污染了环境。事实证明,不进行菌体分离就提取谷氨酸则会降低谷氨酸的提取率和产品的质量;如能分离出菌体,则既可以提高谷氨酸的提取率和产品质量,又可变废为宝,因菌体为含蛋白80-90%的高蛋白质,可以用来制备贵重药物或饲料。国内有人曾将发酵液加热至80℃以上以分离菌体,但需消耗大量能量,故未能在生产中应用;有人曾用絮凝剂配以助滤剂或者将絮凝沉降物加热以除去菌体,都由于方法不成熟而未能在生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味精发酵液或废液中菌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发酵液或废液中加入食品法允许使用的混凝剂和絮凝剂,在室温下进行吸附架桥交联反应后,利用普通的固液分离方法(离心脱水、压滤或抽滤),而将菌体分离除去;使用的混凝剂有铝盐类的硫酸铝、聚氯化 铝、铝酸钠、铵矾、钾矾,或钙盐类的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使用时只需加入上述混凝剂的任何一种,其加入量为需要分离菌体的溶液的百万分之100-150(100-150ppm);使用的絮凝剂有聚丙酰胺类的化合物、聚丙烯酸钠类的化合物、淀粉与 丙烯酰胺或丙烯单体的接枝共聚物以及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如蟹壳、海藻类提取物);使用时只需加入上述絮凝剂的任何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光岑超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环境保护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