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89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盖体、筒体和加长筒,盖体一端设有法兰一,另一端设有热媒连接管,筒体两端设有法兰一,筒体侧面设有冷媒连接管,加长筒的两端设有法兰一,筒体设在加长筒的两端且通过螺栓连接,盖体设在筒体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筒体和加长筒内设有两个热交换管一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热交换管一和热交换管二均包括若干个管道,热交换管一的管道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二和法兰三,法兰二上设有连接孔和冷媒通孔,热交换管二的管道两端均设有法兰二,热交换管二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热交换管一的法兰二与热交换管二的法兰二通过螺栓连接,本装置组装灵活性高,各部件通用性强,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热交换器主要由筒体、端盖和内部交换管组成,现有热交换器的维护并不方便,清洗内部交换管路只能连接水管冲刷,效果低下,针对不同客户要求每次都需要重新设计筒体长度,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热交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盖体、筒体和加长筒,所述盖体一端设有法兰一,另一端设有热媒连接管,所述筒体两端设有法兰一,所述筒体侧面设有冷媒连接管,所述加长筒的两端设有法兰一,所述筒体设在加长筒的两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体设在筒体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筒体和加长筒内设有两个热交换管一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所述热交换管一和热交换管二均包括若干个管道,所述热交换管一的管道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二和法兰三,所述法兰二上设有连接孔和冷媒通孔,所述热交换管二的管道两端均设有法兰二,所述热交换管二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热交换管一的法兰二与热交换管二的法兰二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筒盖上设有安装架。优选的,所述筒体和加长筒上均设有可视树脂玻璃。优选的,所述法兰二的侧面设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管道上设有若干个散热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热交换器,本装置为组合式可拆卸结构,根据客户要求来选择装置的长度,基本配置为两个筒体加上两个盖体,筒体之间可以根据要求添加适当的加长筒,加长筒与筒体的两端都设有法兰一,加长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法兰一,然后选择两个热交换管一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热交换管二在连接时需对齐法兰二上的各个孔然后用螺栓连接法兰二上的连接孔,热交换管二与热交换管一是连接两个法兰二的一端,热交换管一的法兰三分别朝向盖体,法兰二和法兰三的外径比筒体和加长筒的内径略小,将连接在一起的热交换管一和热交换管二插入筒体与加长筒内,然后在两端的筒体分别用螺栓连接盖体和筒体的法兰一,装置即组合完成,热媒从热媒连接管进入盖体,然后通过法兰三进入热交换管一的管道内,流向热交换管二的管道内,最后从另一端的热交换管一的管道流出,且从另一端盖体上的热媒连接管流出,冷媒从冷媒连接管流入筒体内侧,然后从法兰二上的冷媒通孔流动,最后从另一个筒体的冷媒连接管流出,冷媒与管道和散热片接触,吸收热媒传递的热量,达到热交换的目的,本装置组装灵活性高,各部件通用性强,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内部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热交换管二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热交换管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热交换管一和热交换管二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法兰三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法兰二示意图。其中,1-盖体,2-热媒连接管,3-法兰一,4-安装架,5-筒体,6-热交换管一,61-法兰二,62-散热片,63-管道,64-连接孔,65-冷媒通孔,66-法兰三,7-可视树脂玻璃,8-冷媒连接管,9-加长筒,10-热交换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6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盖体1、筒体5和加长筒9,所述盖体1一端设有法兰一3,另一端设有热媒连接管2,所述筒体5两端设有法兰一3,所述筒体5侧面设有冷媒连接管8,所述加长筒9的两端设有法兰一3,所述筒体5设在加长筒9的两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体1设在筒体5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筒体5和加长筒9内设有两个热交换管一6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10,所述热交换管一6和热交换管二10均包括若干个管道63,所述热交换管一6的管道63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二61和法兰三66,所述法兰二61上设有连接孔64和冷媒通孔65,所述热交换管二10的管道63两端均设有法兰二61,所述热交换管二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热交换管一6的法兰二61与热交换管二10的法兰二61通过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盖上设有安装架4,便于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5和加长筒9上均设有可视树脂玻璃7,便于观察内部流通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法兰二61的侧面设有密封垫,提高密封性,防止冷媒与热媒混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63上设有若干个散热片62,提高热交换率。基于上述,本技术结构的一种新型热交换器,本装置为组合式可拆卸结构,根据客户要求来选择装置的长度,基本配置为两个筒体5加上两个盖体1,筒体5之间可以根据要求添加适当的加长筒9,加长筒9与筒体5的两端都设有法兰一3,加长筒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法兰一3,然后选择两个热交换管一6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10,热交换管二10在连接时需对齐法兰二61上的各个孔然后用螺栓连接法兰二61上的连接孔64,热交换管二10与热交换管一6是连接两个法兰二61的一端,热交换管一6的法兰三66分别朝向盖体1,法兰二61和法兰三66的外径比筒体5和加长筒9的内径略小,将连接在一起的热交换管一6和热交换管二10插入筒体5与加长筒9内,然后在两端的筒体5分别用螺栓连接盖体1和筒体5的法兰一3,装置即组合完成,热媒从热媒连接管2进入盖体1,然后通过法兰三66进入热交换管一6的管道63内,流向热交换管二10的管道63内,最后从另一端的热交换管一6的管道63流出,且从另一端盖体1上的热媒连接管2流出,冷媒从冷媒连接管8流入筒体5内侧,然后从法兰二61上的冷媒通孔65流动,最后从另一个筒体5的冷媒连接管8流出,冷媒与管道63和散热片62接触,吸收热媒传递的热量,达到热交换的目的,本装置组装灵活性高,各部件通用性强,拆卸方便,便于维护内部结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盖体(1)、筒体(5)和加长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一端设有法兰一(3),另一端设有热媒连接管(2),所述筒体(5)两端设有法兰一(3),所述筒体(5)侧面设有冷媒连接管(8),所述加长筒(9)的两端设有法兰一(3),所述筒体(5)设在加长筒(9)的两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体(1)设在筒体(5)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筒体(5)和加长筒(9)内设有两个热交换管一(6)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10),所述热交换管一(6)和热交换管二(10)均包括若干个管道(63),所述热交换管一(6)的管道(63)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二(61)和法兰三(66),所述法兰二(61)上设有连接孔(64)和冷媒通孔(65),所述热交换管二(10)的管道(63)两端均设有法兰二(61),所述热交换管二(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热交换管一(6)的法兰二(61)与热交换管二(10)的法兰二(61)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包括盖体(1)、筒体(5)和加长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一端设有法兰一(3),另一端设有热媒连接管(2),所述筒体(5)两端设有法兰一(3),所述筒体(5)侧面设有冷媒连接管(8),所述加长筒(9)的两端设有法兰一(3),所述筒体(5)设在加长筒(9)的两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盖体(1)设在筒体(5)的一端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筒体(5)和加长筒(9)内设有两个热交换管一(6)和若干个热交换管二(10),所述热交换管一(6)和热交换管二(10)均包括若干个管道(63),所述热交换管一(6)的管道(63)两端分别设有法兰二(61)和法兰三(66),所述法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精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