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58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51
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包括轴体,在轴体上从左至右依次套有第一齿轮体、第二齿轮体、第三齿轮体和第四齿轮体,在轴体上还设有第五齿轮部,第五齿轮部设在第四齿轮体的右侧,在轴体设有内孔部,在轴体右端的内孔部的孔口处设有油碗,因为在轴体上设有尺寸不相同的第一齿轮体、第二齿轮体、第三齿轮体、第四齿轮体及第五齿轮部,可以把曲轴往复动力通过轴体传递出去,可实现不同转速及力矩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
本技术涉及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的设计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完成不同转速及力矩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实现不同转速及力矩要求的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包括轴体,在轴体上从左至右依次套有第一齿轮体、第二齿轮体、第三齿轮体和第四齿轮体,在轴体上还设有第五齿轮部,第五齿轮部设在第四齿轮体的右侧,在轴体设有内孔部,在轴体右端的内孔部的孔口处设有油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齿轮体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体的直径,第二齿轮体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体的直径,第三齿轮体的直径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体的直径,第一齿轮体的直径大于第五齿轮部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轴体上且处于第二齿轮体和第四齿轮体之间设有轴套部,在轴套部和第二齿轮体之间设有第一垫圈,在轴套部和第四齿轮体之间设有第二垫圈和弹性挡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轴体右端的内孔部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卡置凹孔,第一卡置凹孔的直径大于内孔部的直径,第一卡置凹孔的孔口设有倒角,油碗设于第一卡置凹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为在轴体上设有尺寸不相同的第一齿轮体、第二齿轮体、第三齿轮体、第四齿轮体及第五齿轮部,可以把曲轴往复动力通过轴体传递出去,可实现不同转速及力矩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轴体1,在轴体1上从左至右依次套有第一齿轮体2、第二齿轮体3、第三齿轮体4和第四齿轮体5,在轴体1上还设有第五齿轮部6,第五齿轮部6设在第四齿轮体5的右侧,所述第四齿轮体5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体3的直径,第二齿轮体3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体4的直径,第三齿轮体4的直径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体2的直径,第一齿轮体2的直径大于第五齿轮部6的直径,在轴体1上且处于第二齿轮体3和第四齿轮体5之间设有轴套部7,在轴套部7和第二齿轮体3之间设有第一垫圈8,在轴套部7和第四齿轮体5之间设有第二垫圈9和弹性挡圈10,在轴体1设有内孔部11,在轴体1右端的内孔部11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卡置凹孔12,第一卡置凹孔12的直径大于内孔部11的直径,第一卡置凹孔12的孔口设有倒角,在第一卡置凹孔12中设有油碗13。因为在轴体1上设有尺寸不相同的第一齿轮体2、第二齿轮体3、第三齿轮体4、第四齿轮体5及第五齿轮部6,可以把曲轴往复动力通过轴体1传递出去,可实现不同转速及力矩要求。同时在在轴套部7和第二齿轮体3之间设有第一垫圈8,在轴套部7和第四齿轮体5之间设有第二垫圈9和弹性挡圈10,可以减少轴套部7与第二齿轮体3之间以及轴套部7与第四齿轮体5之间的磨损。因为在第一卡置凹孔12的孔口设有倒角,且第一卡置凹孔12的直径大于内孔部11的直径,这样可以方便将油碗13装配进去,同时能更好的对油碗13起到限位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在轴体上从左至右依次套有第一齿轮体、第二齿轮体、第三齿轮体和第四齿轮体,在轴体上还设有第五齿轮部,第五齿轮部设在第四齿轮体的右侧,在轴体设有内孔部,在轴体右端的内孔部的孔口处设有油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在轴体上从左至右依次套有第一齿轮体、第二齿轮体、第三齿轮体和第四齿轮体,在轴体上还设有第五齿轮部,第五齿轮部设在第四齿轮体的右侧,在轴体设有内孔部,在轴体右端的内孔部的孔口处设有油碗。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排量发动机主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体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体的直径,第二齿轮体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体的直径,第三齿轮体的直径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体的直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运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