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种多肽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应用,属于生物领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临床普遍采用杜冷丁、美沙酮以及吗啡等药物来缓解癌痛、关节炎和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会出现药量递增、耐受、药效持久性差乃至成瘾等局限性,由此导致许多病人的疼痛得不到适当的镇痛治疗,尤其是手术后疼痛和对吗啡不敏感病人的疼痛。因此,筛选高效、低耐受、持久非成瘾的镇痛新药已成为必需。目前,此类候选药物中有一类以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为代表。它们化学性质稳定,镇痛作用均强于吗啡且效果持久,没有阿片类药物的种种缺陷。据报道,目前具镇痛活性的此类多肽包括蝎哺乳动物毒素、蝎昆虫毒素、蛇毒、蜘蛛毒素和海螺毒素,而海螺毒素MV II A已经FDA批准上市,MV II A的变体多肽和海螺毒素SO3已获得中国专利授权。由于种种原因,暂未有蝎毒用于开发镇痛药物的成功报道。蛇毒由于分子量较大而抗原性较强,使用中会引发过敏问题,蜘蛛毒素为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其作用靶点(N型钙离子通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给药需脊椎管内注射,使用不便。MV II A和SO3同属于欧米加-海螺毒 ...
【技术保护点】
阿尔法-海螺毒素变体多肽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方向N端到C端为:AP2.1:GCCADPRCNYDHPEIC*或AP2.0:GCCADPRCNYDHPEIC其中,AP2.1具有酰胺化的C端,*-表示酰 胺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国,杨仑,连桂芳,徐朗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