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174121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杉醇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为:MgSO↓[4].7H↓[2]O200-300mg,KNO↓[3]200-300mg,KH↓[2]PO↓[4]350-400mg,Ca(NO↓[3])↓[2].4H↓[2]O450-550mg,FeSO↓[4]27-29mg,C↓[10]H↓[14]N↓[2]O↓[8]Na↓[2].2H↓[2]O36-38mg,MnSO↓[4].H↓[2]O0.8-1.2mg,ZnSO↓[4].7H↓[2]O0.4-0.6mg,KI0.2-0.3mg,CoCl↓[2].6H↓[2]O0.02-0.03mg,H↓[3]BO↓[3]0.2-0.3mg,盐酸噻胺8-12mg,Choline0.4-0.6mg,L-半胱氨酸8-12mg,H↓[2]NCONH↓[2]180-220mg,Inositol80-120mg,6-苄基腺嘌呤0.1-1mg/L,α-萘乙酸0.5-1.5mg/L,蔗糖或葡萄糖20-50g/L,麦芽糖20-50g/L,组合前体物质,组合代谢调节物质和组合诱导子,用水定容至1L,pH5.6-5.8。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在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特别是涉及紫杉醇的生物合成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技术介绍
紫杉醇(pacilitaxel,商品名taxol),是1967年美国化学家Wall和Wani等首先从太平洋紫杉(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树皮中提取出来的具有独特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用该化合物制备的药物于1990年进入III期临床试验,1992年底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对常规化疗无效的卵巢癌和乳腺癌。1995年,我国北京协和药厂与海口制药厂分获二类新药批准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生产紫杉醇及其注射液的国家。由于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和广谱高效的抗癌活性,现已成为继阿霉素和顺铂后最常用的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一种高效的细胞毒素,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研究表明,紫杉醇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纤维蛋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紧密相关,紫杉醇可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迅速聚合形成对热与钙稳定的微管,并以非共价键化学计量地与聚合微管结合。这样,对于迅速分裂的肿瘤细胞,紫杉醇可“冻结”有丝分裂纺锤体,从而使肿瘤细胞停止在G2期和M期,直至死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物合成紫杉醇的培养基,其配方为:MgSO↓[4].7H↓[2]O200-300mg,KNO↓[3]200-300mg,KH↓[2]PO↓[4]350-400mg,Ca(NO↓[3])↓[2].4H↓[2]O450-550mg,FeSO↓[4]27-29mg,C↓[10]H↓[14]N↓[2]O↓[8]Na↓[2].2H↓[2]O36-38mg,MnSO↓[4].H↓[2]O0.8-1.2mg,ZnSO↓[4].7H↓[2]O0.4-0.6mg,KI0.2-0.3mg,CoCl↓[2].6H↓[2]O0.02-0.03mg,H↓[3]BO↓[3]0.2-0.3mg,盐酸噻胺8-12mg,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