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飞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41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及飞机,包括:连通大气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通过第二腔体连接第三腔体;小活塞组件,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通过小活塞组件可实现连通和隔离;设于第三腔体内、用于输出刹车推力的大活塞组件,大活塞组件的活塞半径大于小活塞组件的活塞半径;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小活塞组件,以便带动小活塞组件的移动;当驱动装置正转,小活塞组件隔离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并向压缩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当驱动装置反转,小活塞组件向扩张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齿轮传动加液压传动的方式对推力进行放大,从而实现降低电刹车装置的功耗及重量。

An aircraft electric brake and an aircraft with th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craft electric braking device and aircraft, including: the first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ird cavity connected by second cavity; small piston assembly, the first cavity, the second cavity through a small piston assembly can achieve connectivity and isolation; in the third cavity, for the large piston component output brake force. The piston piston radius greater than the small radius and large piston assembly piston assembly;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output, the outpu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mall piston assembly, so as to drive the mobile small piston assembly; when the driving device is small, the piston assembly isolates the first cavity with second cavities, and move to the second compression cavity the direction; when the reverse drive, small piston component moves to the direction of cavity expansion in second, and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cond cavity Connect.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mode of gear drive and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o enlarge the thrust, thus reducing the power and weight of the electric br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飞机
本技术涉及制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飞机电刹车装置的飞机。
技术介绍
飞机刹车装置为飞机制动时提供刹车力矩,主要有液压刹车装置和电刹车装置两种。电刹车装置主要由电能进行驱动,实现刹车力的输出。目前,现有较为常见的飞机电刹车装置中采用旋转式机电作动器,其中心孔为中空结构,由大锥齿轮与行星传动的太阳齿轮一体构成,固定齿轮设置在壳体上,轴齿轮设置在输出轴上,旋转式机电作动器采用行星传动结构,传动效率比较低,而且结构复杂,不好加工,另外生产效率较低且体积较大。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的飞机电刹车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该飞机电刹车装置的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飞机电刹车装置的飞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包括:连通大气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第二腔体连接第三腔体;小活塞组件,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小活塞组件可实现连通和隔离;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用于输出刹车推力的大活塞组件,所述大活塞组件的活塞半径大于所述小活塞组件的活塞半径;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小活塞组件,以便带动所述小活塞组件的移动;当所述驱动装置正转,所述小活塞组件隔离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并向压缩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驱动装置反转,所述小活塞组件向扩张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优选的,所述小活塞组件包括:具有圆柱部的活门,所述圆柱部的一端设有带锥面台部;用于沿所述第二腔体移动的小活塞,所述小活塞的下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外周与所述第二腔体密封连接,所述开口腔内设有弹性件和所述带锥面台部,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带锥面台部与所述开口腔上非开口侧的倒锥孔压紧密封;所述圆柱部伸入于所述小活塞上部的轴孔中,所述小活塞上部设有与所述倒锥孔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小活塞上部外侧套设有套筒,柱形销径向穿入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小活塞,并与所述套筒固定,所述小活塞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轴向移动;所述柱形销与所述圆柱部轴向抵接;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所述小活塞在轴向上设有压缩状态的弹性件。优选的,所述大活塞组件包括:用于输出刹车推力的大活塞,所述大活塞为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具有单端开口的筒件,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三腔体的入口,所述大活塞的外周与所述第三腔体内壁密封,且所述大活塞能够沿所述第三腔体轴向移动;用于将所述大活塞带回原位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大活塞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固定件之间。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传动连接;与所述大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小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套筒轴向相抵。优选的,还包括电刹车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或第三腔体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刹车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上设有便于连通大气的通气塞组件。一种飞机,包括飞机电刹车装置,所述飞机电刹车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飞机电刹车装置。本技术所提供的飞机电刹车装置在进行刹车操作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运行,以传动装置带动小活塞组件进行直线移动,并阻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流通,从而对第二腔体进行压缩,第二腔体内的气或液将流入第三腔体中,并推动大活塞组件做功。由于大活塞组件的活塞半径大于小活塞组件的活塞半径,在具有同等压强的情况下,压力与受力面积成正比,在大活塞组件处实现了压力的放大。当松开刹车时,驱动装置反转,小活塞组件向扩张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并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从而将压力释放。本技术采用齿轮传动加液压传动的方式对推力进行放大,推力放大倍数和液压活塞的半径平方比成正比,从而实现降低电刹车装置的功耗、体积及重量等。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完全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而言,本申请的压力放大倍数高,且整体重量较轻,能够实现较大的减重效果,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飞机电刹车装置的飞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中小活塞组件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中大活塞组件的正剖图。图1-3中:上壳体1、电机2、大活塞组件3、下壳体4、压力传感器5、小活塞组件6、通气塞组件7、丝杠螺母8、丝杠9、端盖组件10、大齿轮11、小齿轮12;套筒13、小活塞14、柱形销15、第一弹簧16、活门17、第一密封圈18、矩形密封圈19、第一弹簧座20、第一挡圈21、第二弹簧22、第二挡圈23、第二弹簧座24;第三挡圈25、底座26、第四挡圈27、第二密封圈28、衬套29、大活塞30、拉杆31、第三弹簧32、第三密封圈33、第三弹簧座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该飞机电刹车装置的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飞机电刹车装置的飞机。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中小活塞组件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中大活塞组件的正剖图。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主要用于飞机,其结构中主要包括:小活塞组件6、大活塞组件3、传动组件和由上壳体1、下壳体4形成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与大气连通,其内部通常为常压状态,第一腔体通过第二腔体连接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为输出腔体,第三腔体内部设置的大活塞组件3能够沿第三腔体的轴向移动,当注入第三腔体内气或油液的量增长时,大活塞组件3向外输出。小活塞组件6设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并可沿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移动,且能够将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进行连通或隔离,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通过小活塞组件6实现连通和隔离。大活塞组件3设于第三腔体内,用于输出刹车推力,大活塞组件3的活塞半径大于小活塞组件6的活塞半径。传动组件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小活塞组件6,以便带动小活塞组件6的移动。当驱动装置正转,小活塞组件6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隔离,使二者之间不能够进行气液流动,并且小活塞组件6向压缩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对第二腔体内的气液进行压缩。当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飞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大气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第二腔体连接第三腔体;小活塞组件(6),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小活塞组件(6)可实现连通和隔离;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用于输出刹车推力的大活塞组件(3),所述大活塞组件(3)的活塞半径大于所述小活塞组件(6)的活塞半径;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小活塞组件(6),以便带动所述小活塞组件(6)的移动;当所述驱动装置正转,所述小活塞组件(6)隔离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并向压缩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驱动装置反转,所述小活塞组件向扩张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电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大气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第二腔体连接第三腔体;小活塞组件(6),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小活塞组件(6)可实现连通和隔离;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用于输出刹车推力的大活塞组件(3),所述大活塞组件(3)的活塞半径大于所述小活塞组件(6)的活塞半径;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小活塞组件(6),以便带动所述小活塞组件(6)的移动;当所述驱动装置正转,所述小活塞组件(6)隔离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并向压缩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当所述驱动装置反转,所述小活塞组件向扩张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电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活塞组件包括:具有圆柱部的活门(17),所述圆柱部的一端设有带锥面台部;用于沿所述第二腔体移动的小活塞(14),所述小活塞(14)的下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腔,所述开口腔外周与所述第二腔体密封连接,所述开口腔内设有弹性件和所述带锥面台部,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带锥面台部与所述开口腔上非开口侧的倒锥孔压紧密封;所述圆柱部伸入于所述小活塞(14)上部的轴孔中,所述小活塞(14)上部设有与所述倒锥孔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小活塞(14)上部外侧套设有套筒(13),柱形销(15)径向穿入于所述套筒(13)和所述小活塞(14),并与所述套筒(13)固定,所述小活塞(14)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虎胆周尹强李杰王昌银闫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德阳广汉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