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418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其中,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后支腿,后支腿包括后支撑部,后支撑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后支撑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身的后端,后支撑部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后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弱,不耐冲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中的无人机起落架的后支腿所具备的抗击能力较强,因而能够承受突发的冲击力影响而保护无人机机身上的精密电子组件的相对安全。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landing gear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UAV landing gear and UAV, the UAV landing gear including the rear legs, the rear leg comprises a back supporting part, after the support portion has a first end and a two end opposite the first end, the rear suppor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to the UAV fuselage rear support the second end is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supporting surface, after the section shape of a triangle of suppor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without landing the weak structural strength,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free leg landing with the fighting ability, and can withstand the impact force and the impact of the relative safety protection emergency no precisi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machine on th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人机飞行器因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引起了其在多个领域内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无人机的机体底部位置以向上支撑机体,是能够保证无人机安全着陆和起飞稳定性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的无人机配置的起落架,虽然能够对无人机的机体形成支撑并且能够支持无人机完成起飞或者降落着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弱,不耐冲击。由于无人机在降落着陆的过程中,在机体惯性的作用影响下,起落架承受了较大的冲击力,而起落架与无人机机体之间的连接处往往是作用应力集中的区域,该区域很容易在降落着陆时因承受超过负荷的冲击而发生断裂。由于起落架断裂的位置离无人机机体很近,这对无人机的机体损坏程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弱,不耐冲击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后支腿,后支腿包括后支撑部,后支撑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后支撑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身的后端,后支撑部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后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进一步地,后支撑部的截面面积在沿后支撑部的第一端指向后支撑部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递减。进一步地,后支撑部具有中空的中空腔。进一步地,后支撑部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支撑填充物。进一步地,后支腿还包括后支腿迂回部,后支腿迂回部的第一端连接于后支撑部的第二端,后支腿迂回部与后支撑部的连接处形成拐弯转折而形成拐弯转折夹角,后支腿迂回部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进一步地,无人机起落架还包括前支腿,前支腿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身的前端,前支腿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拐弯转折夹角的开口朝向前支腿。进一步地,后支腿还包括后接地部,后接地部的第一端连接于后支腿迂回部的远离后支撑部的一端,后接地部的第二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后接地部用于支撑于支撑面。进一步地,无人机起落架还包括连接腿,连接腿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前支腿,连接腿可拆卸地连接于后支腿的后接地部的第二端上。进一步地,后支腿还包括竖直或水平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后支撑部的第一端,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身的后端。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连接在机体以支撑机体的起落架,起落架为前述的无人机起落架。本技术方案使用三角形截面形状设计的后支腿,能够使支腿整体的机械强度得到增强,使得起落架的后支腿能够更加符合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要求,并且使无人机在起飞或降落过程中,后支腿所具备的抗击能力较强,因而能够承受突发的冲击力影响而保护无人机机身上的精密电子组件的相对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的前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热机起落架的后支腿的结构;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无机起落架的整体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的安装状态的结构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中紧固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1、前支腿;13、后支腿;111、第一连接部;112、前支撑部;113、前支腿迂回部;114、前接地部;115、加强部;131、第二连接部;132、后支撑部;133、后支腿迂回部;134、后接地部;2、缓冲减振件;12、连接腿;1110、第一连接孔;1140、第二连接孔;1310、第三连接孔;1340、第四连接孔;3、紧固组件;31、连接螺栓;32、锁紧螺母;121、前端部连接孔;122、后端部连接孔;135、支撑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后支腿13,后支腿13包括后支撑部132,后支撑部13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后支撑部13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身的后端,后支撑部132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支撑于支撑面(如地面),后支撑部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使用三角形截面形状设计的后支腿13,能够使支腿整体的机械强度得到增强,使得起落架的后支腿13能够更加符合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强度要求,并且使无人机在起飞或降落过程中,后支腿13所具备的抗击能力较强,因而能够承受突发的冲击力影响而保护无人机机身上的精密电子组件的相对安全。如图2所示,由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需进行降落时候起落架的后支腿13与地面接触的瞬间产生的冲击力集中作用至后支腿13上,当后支腿13所承受的冲击力超过了后支腿13自身机械强度能够承受的冲击限度时候,此时,后支腿13则会断裂以消减冲击力传递至无人机机身,从而避免造成精密电子组件上被损坏,而为了使后支腿13产生断裂的位置能够远离无人机机身上的精密电子组件,因此,后支撑部132的截面面积在沿后支撑部132的第一端指向后支撑部132的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递减,即后支腿13的后支撑部132由无人机机身向支撑面的方向逐渐缩小设计,确保受力断裂点远离无人机机身,将对无人机机身的损坏程度降到最小。本技术方案在设计后支腿13的后支撑部132时候,在能够满足后支撑部132对机械强度的要求的前提下,为了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以及降低后支腿13的整体重量,因此将后支撑部132具有中空的中空腔。本技术方案的后支腿13采用注塑成型工艺进行制造,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为了使设计有中空腔的后支撑部132能够在热塑后逐渐降温成型固定的过程避免变形,因而在后支撑部132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支撑填充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支腿(13),所述后支腿(13)包括后支撑部(132),所述后支撑部(13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的后端,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所述后支撑部(132)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支腿(13),所述后支腿(13)包括后支撑部(132),所述后支撑部(13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的后端,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支撑面,所述后支撑部(132)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部(132)的截面面积在沿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一端指向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依次递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部(132)具有中空的中空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部(132)的中空腔内填充有支撑填充物(135)。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13)还包括后支腿迂回部(133),所述后支腿迂回部(13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支撑部(132)的第二端,所述后支腿迂回部(133)与所述后支撑部(132)的连接处形成拐弯转折而形成拐弯转折夹角,所述后支腿迂回部(133)的第二端用于支撑于所述支撑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锭锋徐智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