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6546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2:51
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下,在起落架轮轴处施加航向载荷;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位移;计算起落架轮轴处的航向刚度值;描绘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曲线;构建起落架模型;计算所述弹性元件的刚度值;根据所述弹性元件刚度值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为数据进行起落架着陆模拟,得到轮胎起旋载荷与回弹载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以往起落架分析中起旋和回弹载荷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有效的分析出起落架起旋和回弹载荷,并且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结构力学领域,具体涉及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中明确规定起落架载荷的分析中要考虑到起落架动态特性、起旋和回弹。当前的起落架动态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将起落架所有部件刚体化,该方法建模简单,分析效率高,但由于没有考虑到起落架部件弹性,分析得到的起旋载荷不真实,同时没有回弹载荷;另一种是将起落架所有部件柔性化,该方法有效的反映了部件的弹性,但建模复杂,同时运算效率低下,可行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解决起落架动态分析中起旋和回弹载荷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S)下,在起落架轮轴处施加正航向载荷(Fx)以及负航向载荷(-Fx);步骤二,通过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位移(Ux)以及负航向位移(-Ux);步骤三,计算每一个缓冲器压缩量(S)下的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为正航向载荷(Fx)与正航向位移(Ux)的比值以及负航向载荷(-Fx)与负航向位移(-Ux)的比值;步骤四,描绘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曲线;步骤五,构建起落架模型,包括外筒、活塞杆、前撑杆、轮轴、弹性元件;步骤六,根据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弹性元件的刚度值(K);步骤七,根据所述弹性元件刚度值(K)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为数据进行起落架着陆模拟,得到轮胎起旋载荷与回弹载荷。优选地是,所述步骤五中的所述起落架模型在LMS动力学分析软件中构建,所述外筒一端安装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软件中的模拟固定点一连接,所述外筒另一端套装所述活塞杆一端,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外筒的筒身外壁上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前撑杆一端相连,所述前撑杆另一端与软件中的模拟固定点二连接。优选地是,所述步骤六中的所述弹性元件的刚度值(K)用公式K=Ex×(L/c)2计算,其中,Ex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L为所述外筒上转轴到所述轮轴中心的垂向距离,为一定值;c为所述外筒上转轴到所述前撑杆的最小距离,也为一定值。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的分析出起落架起旋和回弹载荷,并且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中起落架模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中起落架模型标注参数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中轮轴处航向刚度值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中弹性元件刚度值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现有方法和试验测量三种方法得到的起落架起旋和回弹载荷对比图。附图标记:1-外筒、2-活塞杆、3-前撑杆、4-轮轴、5-弹性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用字母S表示)下,起落架轮轴处都施加正航向载荷(Fx)以及负航向载荷(-Fx),其中,正负号代表方向。步骤二,通过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位移(Ux)以及负航向位移(-Ux),其中,正负号代表方向。步骤三,根据缓冲器压缩量(S)由低到高不断变化,计算出一系列起落架轮轴处的航向刚度值(Ex),缓冲器压缩量(S)下的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为载荷(Fx)与位移(Ux)的比值,即Ex=Fx/Ux和Ex=-Fx/-Ux。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计算出的一系列起落架轮轴处的航向刚度值(Ex),描绘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的对应关系曲线图,其中,对应关系曲线共有两条,一条为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刚度值曲线,一条为起落架轮轴处负航向刚度值曲线。步骤五,在LMS动力学分析软件内构建起落架模型,起落架模型包括外筒1、活塞杆2、前撑杆3、轮轴4、弹性元件5,将所有部件刚度化,即只赋予刚度属性,不赋予其他属性,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见图1所示,外筒1一端安装有转轴,并通过转轴与软件中的模拟固定点一连接,外筒1另一端套装活塞杆2一端,活塞杆2另一端与轮轴4连接,外筒1的筒身外壁上通过弹性元件5与前撑杆3一端相连,前撑杆3另一端与软件中的模拟固定点二连接。步骤六,结合图2计算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假设在轮轴4处有一载荷增量ΔFx,对应的前撑杆3处载荷增量为ΔFc,根据载荷平衡有:ΔFx×L=ΔFc×c,由此可得ΔFc=ΔFx×L/c(1)假设在载荷ΔFx作用下轮轴4处有一航向微小位移增量δx,此时弹性元件5的压缩量增量为δc,由能量法有:ΔFx×δx=ΔFc×δc,则δc=δx/(ΔFc/ΔFx)=δx/(L/c)(2)由公式(1)、(2)可知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K=ΔFc/δc=(ΔFx×L/c)/(δx/(L/c))=(ΔFx/δx)×(L/c)2=Ex×(L/c)2图2中,c为外筒1上转轴到前撑杆3的最小距离,该值为一个定值;L为外筒1上转轴到轮轴4中心的垂向距离,在给定的缓冲器压缩量(S)下,L也为一个定值。可知弹性元件5刚度值(K)与缓冲器压缩量(S)下的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的比值为一个定值。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根据轮轴处航向刚度(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曲线图设置,即用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替代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可得到弹性元件刚度(K)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曲线图,其中,对应关系曲线共有两条,一条为替换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刚度值(Ex)得到的弹性元件5的压缩刚度曲线,一条为替换起落架轮轴处负航向刚度值得到的弹性元件5的拉伸刚度曲线。步骤七,根据弹性元件刚度值(K)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为数据进行起落架着陆动态模拟仿真,得到轮轴起旋载荷与回弹载荷,其中,轮轴起旋载荷为航向方向即机头反方向载荷,回弹载荷为航向反方向即机头方向载荷。下面举例,以测量从低到高4组压缩量测量值为例,正航向载荷施加110000N,负航向载荷施加-130000N,测量得到轮轴航向位移,数值见表1。表1根据表1中数据,拟合出轮轴处航向刚度与缓冲器压缩量对应关系曲线,具体见图3。在缓冲器压缩85mm时,根据步骤三计算出轮轴正航向刚度为5189N/mm,负航向刚度为4262N/mm。在该状态下,外筒1上转轴到前撑杆3的最小距离c=5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S)下,在起落架轮轴处施加正航向载荷(Fx)以及负航向载荷(‑Fx);步骤二,通过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位移(Ux)以及负航向位移(‑Ux);步骤三,计算每一个缓冲器压缩量(S)下的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为正航向载荷(Fx)与正航向位移(Ux)的比值以及负航向载荷(‑Fx)与负航向位移(‑Ux)的比值;步骤四,描绘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曲线;步骤五,构建起落架模型,包括外筒(1)、活塞杆(2)、前撑杆(3)、轮轴(4)、弹性元件(5);步骤六,根据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步骤七,根据所述弹性元件(5)刚度值(K)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为数据进行起落架着陆模拟,得到轮胎起旋载荷与回弹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航向刚度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任意一缓冲器压缩量(S)下,在起落架轮轴处施加正航向载荷(Fx)以及负航向载荷(-Fx);步骤二,通过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起落架轮轴处正航向位移(Ux)以及负航向位移(-Ux);步骤三,计算每一个缓冲器压缩量(S)下的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为正航向载荷(Fx)与正航向位移(Ux)的比值以及负航向载荷(-Fx)与负航向位移(-Ux)的比值;步骤四,描绘出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曲线;步骤五,构建起落架模型,包括外筒(1)、活塞杆(2)、前撑杆(3)、轮轴(4)、弹性元件(5);步骤六,根据起落架轮轴处航向刚度值(Ex)与缓冲器压缩量(S)对应关系,计算所述弹性元件(5)的刚度值(K);步骤七,根据所述弹性元件(5)刚度值(K)与缓冲器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方威孙琳贾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