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刹车活门装置、试验系统及飞机刹车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117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内设有间隔板,间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第一容置区内设有第一调压弹簧、回力弹簧和引导座,引导座贯穿回力弹簧,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一推动杆,推动杆穿出壳体,端盖内设有摇杆和与摇杆连接的推杆,引导座穿过壳体,并与摇杆的端部接触,第二容置区内设有护套、阀套、芯体和第二调压弹簧,第二调压弹簧与芯体之间设阻尼孔第二容置区内还设有与高压油接通的第一接头、与刹车系统接通的第二接头和与回油路接通的第三接头。该飞机刹车活门装置结构简单,减压精度高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飞机刹车活门装置的飞机刹车系统及上述飞机刹车系统的测试系统。

Aircraft brake valve device, test system and aircraft brake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ke valv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cov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spacer, spacer plate of the housing interior space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holding area and second holding area, the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adjusting spring, spring back seat and guide first, guide the seat through the return spring, the first the pressure adjusting spring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push rod, the push rod penetrates out of the casing, end cover rocker and rocker and connecting rod, a guide through the shell, and the rocker end contact, second holding in a sheath, a valve sleeve, a core body and a pressure regulating spring second, second between the pressure spring and the cor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hole second accommodating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or, the second connector and connect the high-pressure oil brake system is switched on and switched on the joint and the return oil line. The aircraft brake valv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decompression precis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aircraft brake system adopting the aircraft brake valve device and a testing system for the aircraft brak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刹车活门装置、试验系统及飞机刹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航空
,特别是涉及一种飞机刹车活门装置、试验系统及飞机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增加和科技实力的增长,航空科技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飞机的安全系统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提升。飞机刹车活门作为飞机上的重要液压功能性部件,具有着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其直接决定了飞机的飞行姿态、调整及飞机的安全着陆,因此,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的性能很重要。但现有的飞机刹车活门还存在结构复杂、减压精度低、稳压效果差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飞机的安全性能,此外,与飞机刹车活门配合使用,对飞机刹车活门进行测试的试验装置也存在测试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减压精度高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一种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端盖,所述壳体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内设有第一调压弹簧、回力弹簧和引导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回力弹簧连接,所述引导座贯穿所述回力弹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一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穿出所述壳体,所述端盖内设有摇杆和与所述摇杆连接的推杆,所述引导座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摇杆的端部接触,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设有护套、阀套、芯体和第二调压弹簧,所述第二调压弹簧与所述芯体之间设阻尼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壳体和所述护套,并与所述芯体接触,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还设有与高压油接通的第一接头、与刹车系统接通的第二接头和与回油路接通的第三接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时,通过操作推动杆进行工作,手握刹车手柄时,推动杆向左推第一调压弹簧并压缩回位弹簧,经引导座、摇杆和推杆的传动,芯体克服弹簧力量向右移动,使高压油液经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通,再通过第二接头通往刹车系统,使飞机刹车减速,进一步通过第三接头使回油路关闭,同时,通向刹车系统的油液有一部分经阻尼孔进入芯体的右腔,随着刹车压力增大,芯体逐渐向左移,压缩第二调压弹簧,出油孔关小,当刹车压力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出油孔关闭,刹车压力不再增大,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减压精度,此外,当松开刹车手柄时,回位弹簧和第一调压弹簧伸张而放松,芯体移向左极限位置,刹车系统油路与回油路相通,解除刹车。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簧座与所述回力弹簧连接,所述引导座与所述第一弹簧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与所述推动杆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压弹簧远离所述阻尼孔的一端设有第三弹簧座,所述第三弹簧座与所述第二容置区的内壁接触,所述摇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端盖内。进一步地,所述摇杆与所述推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还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摇杆的中间设有转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区和所述第二容置区的空间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包括柱体部和分别设于所述柱体部两端的第一弧形抵靠部和第二弧形抵靠部,所述第一弧形抵靠部靠近所述第一调压弹簧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抵靠部与所述柱体部之间设有卡位板。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板的高度为所述第一容置区高度的二分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精度高的上述飞机刹车活门装置的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箱、进油阀、精密油滤、比例减压阀和供压开关,所述供压开关远离所述比例减压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精密油滤与所述比例减压阀之间设有蓄压器;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回油箱和回油开关,所述回油开关远离所述回油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头连接,所述回油开关和所述进油阀之间通过进油安全阀接通,所述回油开关还连接一负载开关,所述负载开关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负载开关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设有负载压力表;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单向活门、流量传感器和流量开关,所述单向活门远离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回油开关和所述进油安全阀连接,所述流量开关远离所述流量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回油开关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验系统,在作业时,首先打开进油阀,高压油液进入系统,精密油滤对油液过滤,比例减压阀将供油压力调节到所需压力值至第一接头,测量流阻时,打开流量开关,关闭回油开关;非流阻检测时,打开回油开关,关闭流量开关,从而保证该试验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进油压力表、泄压阀和回油安全阀,所述进油压力表与所述精密油滤连接,所述泄压阀设于所述蓄压器和所述精密油滤之间,所述回油安全阀与所述回油开关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飞机刹车系统,包括上述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包括壳体101和与所述壳体101连接的端盖102。所述壳体101内设有间隔板103,所述间隔板103将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容置区104和第二容置区10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区104和所述第二容置区105的空间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容置区104内设有第一调压弹簧106、回力弹簧107和引导座108,所述第一调压弹簧106的第一端与所述回力弹簧107连接,所述引导座108贯穿所述回力弹簧107,所述第一调压弹簧106的第二端连接一推动杆109,所述推动杆109穿出所述壳体101,所述端盖102内设有摇杆110和与所述摇杆110连接的推杆111,所述引导座108穿过所述壳体101,并与所述摇杆110的端部接触。请参考图2,所述推动杆109包括柱体部1091和分别设于所述柱体部1091两端的第一弧形抵靠部10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机刹车活门装置、试验系统及飞机刹车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内设有第一调压弹簧、回力弹簧和引导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回力弹簧连接,所述引导座贯穿所述回力弹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一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穿出所述壳体,所述端盖内设有摇杆和与所述摇杆连接的推杆,所述引导座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摇杆的端部接触,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设有护套、阀套、芯体和第二调压弹簧,所述第二调压弹簧与所述芯体之间设阻尼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壳体和所述护套,并与所述芯体接触,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还设有与高压油接通的第一接头、与刹车系统接通的第二接头和与回油路接通的第三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内设有第一调压弹簧、回力弹簧和引导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回力弹簧连接,所述引导座贯穿所述回力弹簧,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一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穿出所述壳体,所述端盖内设有摇杆和与所述摇杆连接的推杆,所述引导座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摇杆的端部接触,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设有护套、阀套、芯体和第二调压弹簧,所述第二调压弹簧与所述芯体之间设阻尼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壳体和所述护套,并与所述芯体接触,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还设有与高压油接通的第一接头、与刹车系统接通的第二接头和与回油路接通的第三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簧座与所述回力弹簧连接,所述引导座与所述第一弹簧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压弹簧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与所述推动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压弹簧远离所述阻尼孔的一端设有第三弹簧座,所述第三弹簧座与所述第二容置区的内壁接触,所述摇杆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端盖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与所述推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区内还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摇杆的中间设有转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刹车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区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震钰陈伟民罗皓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广应科通用航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