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20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插件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元件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元件座包括设置在上表面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定位板和固定所述定位板的支撑座,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元件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气缸和设置在气缸两边输出端可开闭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应夹取元件的位置上分别装设有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可快速准确地实现元件的定位,其夹持稳定、工作效率高,不容易出现夹坏或夹偏元件的情况,且不受元件的大小与形状的限制。

A two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plug-in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ug-in robot two positioning device technical field of plug-in robot, including the element seat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element seat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for placing components and fixing the positioning plate supporting seat, wherein the position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tructure element cooperatio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ylinder and a cylinder arranged on the output end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lamping arm and second arm of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clip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elemen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mping head chuck. A plug-in robot two time position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positioning of component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clamping and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nd is not easy to appear the condition of clamping or clamping elements, and is not limited by the size and shape of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插件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承载电子元件的塑料托盘有量大、损耗快和规格多样化等特点。由于电子元件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每一种托盘都需要重新开模,频繁的开模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而且,电子元件的精度非常粗糙,为了让电子元件都能放到托盘卡位内,塑料托盘的卡位一般设计成比电子元件尺寸大,所以在插件机器人夹头夹放电子元件时会出现夹错位或者夹不准等情况。再者,在需要精确定位电子元件的场合时,塑料托盘的精度较低。为了减少托盘的损耗,提高夹放的精度,则需要使用到对电子元件进行二次定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精确的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包括元件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元件座包括设置在上端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定位板和固定所述定位板的支撑座,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元件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气缸和设置在气缸两边输出端可开闭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在定位板的上方分别装设有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配合对元件进行夹取并精确定位,经过二次定位后,元件都会被夹持到一个固定位置上,以便后续工序的定位和夹持。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楔形的纠正块。纠正块可设置在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不设有纠正块的凹槽用于对元件进行夹取定位,设有纠正块的凹槽用于对元件进行纠偏,防止出现夹坏或者夹偏的情况出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对应地设置有腰型通孔和安装槽,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通过所述腰型通孔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安装在安装槽内使结构更加紧凑美观,且通过腰型通孔的设计可对夹头的位置进行微调,确保定位的精度;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可拆卸安装方式,通过快速更换不同形式的夹头达到可适应不同元件的形状和尺寸的要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四周分别开设有若干条T型凹槽,所述T型凹槽与角码配合安装,可调节地固定所述支撑座的位置。角码可在T型凹槽的任一高度固定安装,将支撑座固定在安装平面上,使定位板的高度实现可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结构为凹槽或者凸起,起二次定位前预定位元件的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端部分别设置有缓冲块,用于保护元件。优选的,所述气缸为双杆平移气缸或手指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可快速准确地实现元件的定位,其夹持稳定、工作效率高,不容易出现夹坏或夹偏元件的情况,且不受元件的大小与形状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元件座的结构图。图3是图1夹持机构的结构图。图4是图1初始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1二次定位后的示意图。图6是图1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结构图。附图标号说明:1、元件座;11、定位板;111、定位结构;12、支撑座;121、T型凹槽;2、夹持机构;21、气缸;211、第一夹臂;212、第二夹臂;213、第一夹头;214、第二夹头;2131、第一凹槽;2141、第二凹槽;2130、纠正块;2111、腰型通孔;2112、安装槽;3、角码;10、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包括元件10座1和夹持机构2,所述元件10座1包括设置在上表面的用于放置元件10的定位板11和固定所述定位板11的支撑座12,所述定位板11上设置有与元件10配合的定位结构111,优选为凹槽或凸台,用于对元件10进行预定位。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气缸21和设置在气缸21输出端可开闭的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本实施例中气缸21采用双杆平移气缸或手指气缸,所述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相对应元件10的位置上分别装设有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对元件10进行夹取并实现精确定位;经过二次定位后,元件10都会被夹持到一个固定位置上,以便后续工序的定位和夹持。优选的,如图6所示为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结构图,所述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凹槽2131和第二凹槽2141,所述第一凹槽2131或所述第二凹槽2141内设置有楔形的纠正块2130,纠正块2130可设置在第一凹槽2131或第二凹槽2141内,不设有纠正块2130的凹槽用于对元件10进行夹取定位,设有纠正块2130的凹槽用于对元件10进行纠偏,防止出现夹坏或者夹偏的情况出现。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端部还设置有缓冲块,用于保护元件10。参考图3所示为夹持机构的结构图,所述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对应地设置有腰型通孔2111和安装槽2112,所述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通过所述腰型通孔2111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112内。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安装在安装槽2112内使结构更加紧凑美观,且通过腰型通孔2111的设计可对夹头的位置进行微调,确保定位的精度;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的可拆卸安装方式,通过快速更换不同形式的夹头达到可适应不同元件10的形状和尺寸的要求。参考图2所示为元件10座的结构图,所述支撑座12四周分别开设有若干条T型凹槽121,所述T型凹槽121与角码3配合安装,可调节地固定所述支撑座121的位置。角码3可在T型凹槽的任一高度固定安装,将支撑座121固定在安装平面上,使定位板11的高度实现可调。参考图4和图5,图4所示为初始位置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二次定位后的示意图,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如图4所示,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处于张开状态,当元件10被放置在定位板11上待夹持的位置时,传感器会向控制系统发出反馈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气缸21带动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作相对运动,当刚好夹住元件10时,二次定位动作结束。无论元件10被放置在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可夹持范围内任何位置时,当二次定位动作结束后,元件10都可以被夹持了一个固定位置上。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利用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的配合实现快速精确地定位元件;第一夹头213或第二夹头214上根据元件的尺寸设置有T型凹槽121和楔形的纠正块2130,夹持更加稳定、工作效率更高,且可以纠偏元件,不容易出现夹坏或者夹偏元件的情况;第一夹头213或第二夹头214通过腰型通孔2111安装调节更加方便,夹持精度更高,且可以方便更换不同的夹头以适应不同的元件。以上具体结构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者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座(1)和夹持机构(2),所述元件座(1)包括设置在上端用于放置元件的定位板(11)和固定所述定位板(11)的支撑座(12),所述定位板(11)上设置有与元件配合的定位结构(111);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气缸(21)和设置在气缸(21)输出端可开闭的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所述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在定位板(11)的上方分别装设有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座(1)和夹持机构(2),所述元件座(1)包括设置在上端用于放置元件的定位板(11)和固定所述定位板(11)的支撑座(12),所述定位板(11)上设置有与元件配合的定位结构(111);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气缸(21)和设置在气缸(21)输出端可开闭的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所述第一夹臂(211)和第二夹臂(212)在定位板(11)的上方分别装设有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213)和第二夹头(214)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凹槽(2131)和第二凹槽(2141),所述第一凹槽(2131)或所述第二凹槽(2141)内设置有楔形的纠正块(21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插件机器人二次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蓬江区珠西智谷智能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