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闲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诱变基因方法,与体外分子进化有关。
技术介绍
体外分子进化技术即在实验室模拟自然进化的过程,人为的引入突变和重组,构建出多样性突变文库, 配合适当的选择压,在短时间内定向选择出所需性质的突变酶。通过该技术,人们可以赋予天然酶不同的特性,使之更适合工农业生产的要求,如高活性、耐高温高压、极端pH等。对目标基因进行诱变,构建突 变体库是该技术关键的一步。目前诱变的方法主要是易错PCR (error-pronePCR),该方法基于TaqDNA聚 合酶的低保真度或用M^+取代Mg^使酶保真度降低的特性,或使用碱基类似物在PCR过程中导致错配掺入 错误的碱基,这些方法突变频率都局限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且突变频率不易控制,突变谱主要倾向于AT 向GC转换,这就大大限制了酶分子诱变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特别想得到在结构上发生较大变化的高活性酶 或具有新功能的酶,往往需要多轮诱变。对于GC含量较高的基因(如来源于高等动植物、霉菌、链霉菌), 上述方法更是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频率可控的GC特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频率可控的GC特异性DNA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氢氧化钠使纯化的DNA变性,加入化学诱变剂对苯二酚和亚硫酸氢纳使其中的C脱氨基变成U,再通过PCR方法,使U与A配对,导致DNA中的GC向AT转换,从而达到诱变效果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铎,柳鹏福,洪玉枝,林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