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玻璃管和套在玻璃管外柱面上以对玻璃管进行加热的第一电热丝、套在所述玻璃管内柱面上以对玻璃管进行加热的第二电热丝以及卡接在所述玻璃管端面上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在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套在玻璃管上时进行导向,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为环形螺旋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解决了玻璃管截断过程中加热不够集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管切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管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长度不均匀的玻璃管进行截断,使其符合长度的要求。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两根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用于放置玻璃管101的支撑辊2,机架1上在支撑辊2正下方设有火焰喷头,机架1下方设有与火焰喷头相连通的燃气罐。机架1上设有驱动支撑辊2转动的电机,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支撑辊2转动。支撑辊2与玻璃管101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比较大,支撑辊2转动时可以带动支撑于其上面的玻璃管101转动,火焰喷头喷出的火焰绕玻璃管101相对旋转对玻璃管101进行加热,加热处因受热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在加热的地方蘸水,玻璃管101由于温度骤降,由膨胀的状态迅速收缩,导致加热处与未加热处之间断裂,从而对玻璃管101进行切割。该方案中,火焰喷在玻璃管101表面时会向四周扩散,沿玻璃管101轴向的加热宽度范围大,因此玻璃管101加热不够集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其优点是解决了玻璃管截断过程中加热不够集中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包括玻璃管和套在玻璃管外柱面上以对玻璃管进行加热的圆形的第一电热丝;还包括套在所述玻璃管内柱面上以对玻璃管进行加热的圆形的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圆心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第一电热丝套在玻璃管外柱面上时,第一电热丝与玻璃管接触面积比较窄,近似于圆形的线接触,第一电热丝向玻璃管传导热量时更加集中,因此玻璃管被截断时的断面更加平整。圆形的第二电热丝套在玻璃管内柱面上时,第二电热丝与玻璃管接触面积比较窄,近似于圆形的线接触,第二电热丝向玻璃管传导热量时更加集中,因此玻璃管被截断时的断面更加平整。第二电热丝与第一电热丝的圆心重合,第一电热丝与玻璃管接触的圆以及第二电热丝与玻璃管接触的圆形成圆环形截面,玻璃管的断面接近该圆环形截面,因此玻璃管截断后的断面更加平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卡接在所述玻璃管端面上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在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套在玻璃管上时进行导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管插入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之间时先与导向套相抵触,第一电热时沿导向套滑动至玻璃管的外柱面上,第二电热丝沿导向套滑动至玻璃管的内柱面上,导向套使玻璃管插入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之间时更容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热丝为环形螺旋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螺旋状的第一电热丝长度增大,截面直径减小,电阻增大,因此在通同样大小的电流情况下发热效率更高。由于玻璃管的外直径具有误差,玻璃管插入第一电热丝中间时,玻璃管外柱面与第一电热丝相抵触,第一电热丝受力发生形变伸长,环形螺旋状的第一电热丝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能,可以随着玻璃管的外直径变化而相应的伸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内直径比所述玻璃管的外直径小0.5mm~2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热丝内直径比玻璃管外直径小,第一电热丝套在玻璃管上时,第一电热丝处于被拉伸状态,第一电热丝具有恢复形变的趋势,第一电热丝与玻璃管表面接触更加紧密,第一电热丝向玻璃管传导热量的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热丝为环形螺旋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螺旋状的第二电热丝长度增大,截面直径减小,电阻增大,因此在通同样大小的电流情况下发热效率更高。由于玻璃管的外直径具有误差,第二电热丝套在玻璃管中间时,玻璃管内柱面与第二电热丝相抵触,第二电热丝受力发生形变缩短,环形螺旋状的第二电热丝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能,可以随着玻璃管的内直径变化而相应的伸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外直径比所述玻璃管的内直径大0.5mm~2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热丝外直径比玻璃管内直径大,第二电热丝套在玻璃管内时,第二电热丝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二电热丝具有恢复形变的趋势,第二电热丝与玻璃管内表面接触更加紧密,第二电热丝向玻璃管传导热量的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热丝外面套有一圈防止其他物体与所述第一电热丝接触的第一防护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的电热丝通电后具有较高的温度,操作人员与第一电热丝接触时可能会被烫伤,其他物体与第一电热丝接触时可能会扯断第一电热丝,因此,第一防护壳可以保护第一电热丝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热丝外面套有一圈防止其他物体与所述第二电热丝接触的第二防护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的电热丝通电后具有较高的温度,操作人员与第二电热丝接触时可能会被烫伤,其他物体与第二电热丝接触时可能会扯断第二电热丝,因此,第二防护壳可以保护第二电热丝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电热丝与玻璃管接触的表面宽度比较小,近似于圆形线接触,可以使第一的电热丝向玻璃管传导的热量更加集中;2、第二电热丝和第一电热丝同时加热可以使玻璃管受热部位形成一个圆环形的截面,玻璃管受热效率更高,玻璃管内外表面受热更加均匀,受热更加集中,玻璃管断面更加平整;3、环形螺旋状的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玻璃管直径的变化而相应的伸缩;4、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可以分别保护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第一电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装配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导向套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体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支撑辊;3、支撑盘;4、第一电热丝;5、第二电热丝;6、第一防护壳;7、第二防护壳;8、固定杆;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9、导向套;91、卡槽;92、内锥面;93、外锥面;101、玻璃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如图2所示,机架1上设有两根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支撑辊2,支撑辊2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支撑盘3。玻璃管101架在支撑盘3上,沿支撑辊2滑动支撑盘3以调支撑盘3之间的距离,以支撑不同长度的玻璃管101。如图2和图3所示,两辊轴之间设有与玻璃管101同轴的第一电热丝4和第二电热丝5,第一电热丝4和第二电热丝5为圆环状,第一电热丝4与第二电热丝5的圆心重合。第一电热丝4和第二电热丝5均采用钨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电热丝4外面套有一圈第一防护壳6,第一防护壳6具有开口朝向轴线的环形凹槽,第一电热丝4位于该凹槽内,第一防护壳6可以避免第一电热丝4与其他物体接触。第一电热丝4露出第一防护壳6约3mm,第一电热丝4套上玻璃管101过程中,第一防护壳6不会与玻璃管101相抵触。第一电热丝4两端均从第一防护壳6上面穿出并与电线连接,电线通电时,第一电热丝4发热。第二电热丝5外面套有一圈第二防护壳7,第二防护壳7具有开口背向轴线的环形凹槽,第二电热丝5位于该凹槽内,第二防护壳7可以避免第二电热丝5与其他物体接触。第二电热丝5露出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玻璃管(101)和套在玻璃管(101)外柱面上以对玻璃管(101)进行加热的圆形的第一电热丝(4);还包括套在所述玻璃管(101)内柱面上以对玻璃管(101)进行加热的圆形的第二电热丝(5),所述第二电热丝(5)与所述第一电热丝(4)的圆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玻璃管(101)和套在玻璃管(101)外柱面上以对玻璃管(101)进行加热的圆形的第一电热丝(4);还包括套在所述玻璃管(101)内柱面上以对玻璃管(101)进行加热的圆形的第二电热丝(5),所述第二电热丝(5)与所述第一电热丝(4)的圆心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卡接在所述玻璃管(101)端面上的导向套(9),所述导向套(9)在所述第一电热丝(4)和所述第二电热丝(5)套在玻璃管(101)上时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管截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热丝(4)为环形螺旋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美华科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