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41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及车辆,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传动组件、位置调整结构、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位置调整结构、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分别与后视镜的镜片连接。传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传动件啮合,传动使镜片绕第一转轴旋转的驱动力;传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传动件啮合,传动使镜片绕第二转轴旋转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镜片从当前角度位置调整至预存的目标角度位置调整,提高了后视镜角度调整的精度和调整效率。

A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and vehicle for a rearview mirr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and a vehicle mirror angle adjustment,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a drive motor, the driv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position adjusting structure, a first angle sensor; second angle sensor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tor,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tructure, angle sensor and angle sensor second.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nsmission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ens of the rearview mirror respectively. When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located at the first position, it is engaged with the first drive part, and the driving force makes the lens rotate arou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When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position, it is meshed with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driving force makes the lens rotate arou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lens from the current angle to the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pre-existing target,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the adjustment efficiency of the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行车事故越来越多,因此为了行车安全,行车时的驾驶员视角越发得到重视。驾驶员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需要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以便于正确的选择行驶道路,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不同乘员在先后驾驶同一辆汽车时,需要对汽车后视镜及时进行角度调整,以使驾驶同一辆汽车的不同乘员,能够通过后视镜反应后方车辆的行驶状况。目前,传统的汽车后视镜在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驾驶员手动校正,这样调整方式操作不便,并且调整精度差,不利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及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调整后视镜操作不便,且调整精度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通过第一转轴与后视镜的镜片连接;第二传动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镜片连接;其中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调整结构;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啮合,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旋转,所述镜片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旋转,所述镜片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检测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第一旋转角度的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的第二旋转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位置调整结构、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蜗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的蜗杆;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优选地,所述后视镜包括一壳体,所述镜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优选地,上述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镜片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传动件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镜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固定于所述镜片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传动件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镜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键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优选地,所述位置调整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电磁铁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电磁铁连接一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一挡块,且所述挡块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电磁铁、所述弹簧和所述传动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挡块之间。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中,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镜片的当前位置,控制器根据镜片的当前位置,向位置调整结构输出控制信号,使传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并与第一传动件啮合,以使镜片绕第一转轴旋转至预存的第一目标角度位置,以及使传动组件位于第二位置,并与第二传动件啮合,以使镜片绕第二转轴旋转至预存的第二目标角度位置。本方案能够将镜片从当前角度位置调整至预存的目标角度位置调整,实现了后视镜可记忆式的自动角度调整,并且有利于提高后视镜角度调整的精度,以及提高调整效率,有利于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示意图之一;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示意图之二;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电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镜片;2、驱动电机;201、输出轴;3、传动组件;301、第二齿轮;302、蜗杆;4、第一传动件;5、第一转轴;6、第二传动件;7、第二转轴;8、第一固定座;9、第二固定座;10、电磁铁;11、弹簧;12、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传动件4、第二传动件6、驱动电机2、设置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201上的传动组件3、驱动传动组件3在输出轴201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调整结构、检测第一传动件4转动的第一旋转角度值的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第二传动件6转动的第二旋转角度值的第二角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2、位置调整结构、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第一传动件4通过第一转轴5与后视镜的镜片1连接;第二传动件6,通过第二转轴7与镜片1连接;其中第二转轴7的轴线与第一转轴5的轴线垂直设置。传动组件3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传动件4啮合,通过驱动电机2的驱动力带动第一传动件4旋转,镜片1绕第一转轴5旋转;传动组件3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传动件6啮合,通过驱动电机2的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件6旋转,镜片1绕第二转轴7旋转。该实施例中,后视镜安装于车身结构上位于前挡风玻璃两侧的位置处。控制器安装于汽车机舱内。控制器获取第一旋转角度值和预设的第一目标角度值,向位置调整结构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使传动组件3处于第一位置,并控制驱动电机2带动传动组件3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4使镜片1绕第一转轴5从第一旋转角度值位置旋转至预设的第一目标角度值位置,以及获取第二旋转角度值和预设的第二目标角度值,向位置调整结构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传动组件3处于第二位置,并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传动组件3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件6使镜片1绕第二转轴7从第二旋转角度值位置旋转至预设的第二目标角度值位置。其中,上述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存储与不同乘员一一对应的镜片的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包括:镜片1绕第一转轴5旋转的第一目标角度值,以及镜片1绕所述第二转轴7旋转的第二目标角度值。计算器,计算第一旋转角度值和预设的第一目标角度值之间的第一角度差值,以及计算第二旋转角度值和预设的第二目标角度值之间的第二角度差值,并将第一角度差值和第二角度差值发送至控制器。具体的,当控制器检测到用户选择存储器内一乘员对应的镜片位置信息的选择指令时,获取存储器中对应该乘员的第一目标角度值以及第二目标角度值。并分别获取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件(4),通过第一转轴(5)与后视镜的镜片(1)连接;第二传动件(6),通过第二转轴(7)与所述镜片(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7)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5)的轴线垂直设置;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201)上设置有传动组件(3);驱动所述传动组件(3)在所述输出轴(201)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调整结构;其中,所述传动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啮合,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4)旋转,所述镜片(1)绕所述第一转轴(5)旋转;所述传动组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6)配合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旋转,所述镜片(1)绕所述第二转轴(7)旋转;检测所述第一传动件(4)转动的第一旋转角度的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传动件(6)转动的第二旋转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2)、所述位置调整结构、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件(4),通过第一转轴(5)与后视镜的镜片(1)连接;第二传动件(6),通过第二转轴(7)与所述镜片(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轴(7)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5)的轴线垂直设置;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201)上设置有传动组件(3);驱动所述传动组件(3)在所述输出轴(201)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位置调整结构;其中,所述传动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啮合,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4)旋转,所述镜片(1)绕所述第一转轴(5)旋转;所述传动组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6)配合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6)旋转,所述镜片(1)绕所述第二转轴(7)旋转;检测所述第一传动件(4)转动的第一旋转角度的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传动件(6)转动的第二旋转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2)、所述位置调整结构、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4)包括第一齿轮;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第二齿轮(301);其中,所述传动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齿轮(301)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6)包括蜗轮;所述传动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301)固定连接的蜗杆(302);其中,所述传动组件(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蜗杆(302)与所述蜗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包括一壳体,所述镜片(1)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于所述壳体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铁勇李文东马立璞屈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